The Matrix廿二世紀殺人網絡|《擬像與擬仿》一書與「真實已死」
【01哲學編按】《廿二世紀殺人網絡》(The Matrix)系列近日全套於 Netflix 上架,順勢成為香港收視的首十名。年底將會推出備受期待的系列第四集,此時我們可以一再重溫首三部曲,就由第一部開首 Neo 那本《擬象與擬仿》(Simulacra and Simulation)說起。
1999年,是一個有趣的年份。一邊廂有被稱為千年蟲(Millennium bug, or Y2K bug)的大恐慌,另一邊廂,一種現今看來似乎理所當然的想法開始擺在眾人面前:帶來便利的高端電腦技術,終有一日會反撲人類。就在這年,三齣電影相繼上映,分別為《感官遊戲》(Existenz)、《異次元駭客》(The Thirteenth Floor)和《廿二世紀殺人網絡》(The Matrix,下稱《廿》)。無獨有偶,它們有著反映時代的共同主題:探討「數碼虛擬和真實之邊界」的問題,當中以《廿》名氣最大,劇情也較為複雜,它是集末世氛圍和科技危難於一身的荷里活 A 級動作鉅獻。
如果真實世界並不真實
《廿》的劇情始於當代,講述黑客 Neo(奇洛李維斯 飾)在陰差陽錯下,結識了一班身穿新潮緊身服飾的法外之徒(Outlaws),並且被貌似政府特工的墨鏡人追捕。經過幾番逃亡,Neo 從 Morpheus(羅蘭士費斯賓 飾)手上選擇「真相藥丸」,如夢初醒,從一片頹敗的人類培植場中蘇醒過來。此際,一艘飛天母艦拯救了滿身營養液(羊胎水)、仿似初生嬰兒的 Neo。艦上,有著同一班法外之徒;差別在於,他們滿面蒼白,穿著殘舊破布,簡直是一副難民模樣,部分人身上還佈滿電子槽口。
船長 Morpheus 道出殘酷真相:其時正值廿二世紀,機械當道,人類文明近乎崩毀。Neo 過去眼中的現實(廿一世紀資本主義世界),不過是極度擬真的擬象母體(Matrix),乃由人工智能編制而成。稱霸地球的電腦機械,需要人體提供的能量維持運作,因此它們不但培育人類,還編寫虛擬世界給予人類「生活」,確保他們能穩定地供應能量。換言之,昔日的「萬物之靈」淪落為人肉電芯。最後,人類僅存小部分反抗份子,Morpheus 就是其中一員。Neo 隨後也加入反抗陣容,往返於現實和母體之中,與機械帝國決一死戰。
基本上《廿》是一盆豐盛的大雜燴,蘊涵各式內容,應有盡有:香港八十年代功夫片、基督教末世論、Phillip K. Dick 的科幻小說、古希臘神話,還有日本 cyberpunk 動畫般的美術設計等等。當然,總少不了大量哲學思想的引用,比方說 Neo 從人類培植場醒覺的那一場戲,無論從分鏡或意象角度,活脫就是古希臘哲人柏拉圖(Plato)洞穴比喻的電影版本:人們總是被眼前變幻莫測的東西所迷惑。就此,身兼導演與編劇的華卓斯基二人組(The Wachowskis)承認自己的創作受益於當代歐陸哲學概念,更是法國後現代思想家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的信徒,深受那本著名的《擬象與擬仿》(Simulacra and Simulation)影響。
布希亞主義還是康德主義?
提起布希亞,不得不說其複雜的思路變化。從早期研究馬克思(Karl Marx)的政治經濟學,然後追隨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的符號學及索緒爾(Ferdinand de Saussure)的語言學,後來與上述思想家分手,開創一條新思路。可以說,布氏的問題意識,是建基於三者的理論缺陷之上。譬如說,馬克思的經濟學沒法掌握「側重消費,不重生產」的資本主義新邏輯;巴特的符號學分析方法流於形式,嚴重忽略了歷史發展維度;索緒爾執迷於能指與所指的均稱性,莫視了資本主義社會後期能指無限自我繁衍的現象(例:美金脫離金本位)。
由此,布希亞在《擬象與擬仿》一書宣佈「真實已死」。他刻意模仿馬克思、恩格斯的歷史辯證寫法,譜出一段可歌可泣的擬仿物進化史:從舊時社會的擬真功能,乃至擺脫真實的對應物,繼而質變成自我指涉、無限衍生的擬仿體。總之,在當今社會,傳統的「真實與虛幻」二分法已經徹底失效。
舉例說,在布氏眼裡,爭論電視新聞內容與電影內容哪一項更真實,是毫無意義的蠢話。皆因兩者都是經過編碼、被鏡頭決定的派生物。就此,我們不可妄想能逆轉一切,尋找其原初的對應物,因所謂的「現實」正是由它們構成。換言之,所謂真實與虛擬的因果關係,早已顛倒過來,所以說,根本沒有「哪一項較為真實」的可比性。故此,布希亞才在九十年代發表了臭名昭著的〈波斯灣戰爭從未發生〉鴻文,志在挑戰牢固的真偽二分法。
表面上看,《廿》是布氏思想孕育出的標準產物,戲裡不僅大談虛擬與真實的問題,甚至當今現實不過是擬象而已,猶如聖經的一句睿智話:萬物皆虛空。然而,正如布希亞的說法,他認為《廿》這齣笨電影跟自己的理論扯不上任何關係。的確,華卓斯基姐妹花似乎誤解了布氏理論的重點,理由很簡單,因為在《廿》的世界觀裡,真實仍然存在。倘若按布氏分析,母體不過是一場大型擬象;所謂擬象,即是它依舊擔起前現代的擬真功能,有著一定對應物的模仿物。
與其說,《廿》是布希亞哲學的電影版本,倒不如說是康德先驗哲學的通俗化文本。在其劃時代《純粹理性批判》 (Critique of Pure Reason)裡,康德為了解答「知識是如何確立」的問題,極具詳盡地分析人類的認知構架。其中,他推論出時間與空間都是先驗的感性認識條件。換言之,由於認知者的先天構造,世間萬物皆以時空形式給予之。可以說,就像一個天生色盲的人,他眼下的世界,必然是沒有色彩的世界。就此,康德引進了一個重要的概念:物自身(thing-in-itself),即事物本身。道理很簡單,假如世界之謂世界,都是經過認知者的先驗框架構成,那麼務必存在事物的原本模樣。是故,康德為後世帶來了「經驗表象/物自身」的二分法。
難道《廿》不正在說著同一件事嗎?最明顯的首選 Cypher(Joe Pantoliano 飾)吃牛扒一幕了。當時 Cypher 瞞著隊友,暗地裡跟母體世界的 Agent 交易。期間,他用叉子刺起一塊厚切、多汁的牛扒肉,娓娓而談:「我知道它是不存在的,但我喜歡它所呈現的質感與味道。」
無論他的口味如何,他都深知口裡的牛肉並非真如他眼前所呈現的模樣,因而他仍假定事物背後有一沒法觸及的 X(物自身)。戲裡呈現的真實與虛幻分界,是近乎康德的經驗表象/物自身二分法,正對應於戲中機械編碼(沒法直接解讀的物自身)與擬象(經過人類先驗認知框架綜合成的經驗予料)之間的區分。故此,有別於維基百科、傳媒等廣泛流傳所講的,我們應該說《廿二世紀殺人網絡》是一齣標準的康德主義電影。
九十年代的科幻經典
《廿二世紀殺人網絡》是一份非常重要的電影瑰寶,還包含很多值得探討的議題。比方說,難不成錫安(Zion)或廿二世紀的末世景象,都是虛擬實境的一部分?Neo 自以為逃離了擬象,可能只不過墮進了另一重新的擬象之中(此乃哲學中經典的缸中腦問題)。另外,《廿》的外傳動畫合集《The Animatrix》中有提到機械勢力起義的源由:替代人類成為生產勞動力的人工智能,漸漸佔據了人類社會的主宰地位,最終達至自給自足,擺脫人類控制。除了階級矛盾的社會議題外,更可視之為一則預言:假如人工智能效能不斷提升,人類總有一天會失去社會價值。
無論如何,不管你曾看過與否,都應該重溫一下這齣殿堂之作。
_________________
下載《香港01》App ,按「+」號加入《哲學》搶先看文章: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