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塞爾:在被技術支配的破碎世界中 人只按照時間表來生活

撰文:01哲學團隊
出版:更新:

1973年10月8日,法國哲學家蓋布瑞・馬塞爾(Gabriel Marcel)告別了這個「破碎的世界」,享壽八十三歲。除了哲學工作,馬塞爾也是劇作家、戲劇評論家和音樂家。他在四十歲之齡信仰天主教,而沙特在《存在主義是一種人文主義》(L'existentialisme est un humanisme)一文中就將馬塞爾和雅斯培(Karl Jaspers)歸類為「有神論的存在主義者」,馬塞爾首先贊同這個頭銜,然而後來他拒絕了這標籤,寧願稱自己做的是「存在哲學」或「基督教蘇格拉底主義」。

沙特:存在先於本質 - EP76

其實沙特和馬塞爾並非互不相識,馬塞爾和當時的法國哲學家也有不少互動,譬如他時常舉辦的「星期五晚會」(Friday Evenings),出席的就有沙特、西蒙・波娃利科(Paul Ricoeur)列維納斯(Emmanuel Levinas)等人,他們討論的哲學問題,通常與馬塞爾那個星期思考的主題有關。

尚-保羅・沙特:人終究是一種無用的激情

由生活經驗到哲學思考

廣義地說,馬塞爾研究哲學的方法脫胎自存在主義思想和現象學。他堅持哲學首先由具體人生經驗(concrete experience)開展,而不是抽象的思考。故此,他經常會用生活例子來支持自己的哲學理念,也主張用日常語言來書寫哲學,試圖從生活中提煉哲學思考。

他的哲學觀和不少存在主義哲學家一樣,反對笛卡兒對於自我(self)本質的假設,以及由此建構的哲學體系。笛卡兒的心物二元論將自我假設為異質的思維和身體,於是自我劃分為內外的兩種實體,我們的內在思維和外在世界有明確的界限,思想和生活可以分離。馬塞爾和海德格一樣,認為「笛卡兒的自我」並非人類主體的本體。馬氏的其中一個哲學任務,就是以現象學方法重新展現主體的真實本質,並藉此解決笛卡兒哲學所衍生出的問題,例如知識的本質。

馬塞爾最為人熟悉的作品《The Mystery of Being》兩卷本(St. Augustine's Press)

活在破碎世界中的功能性的人

馬塞爾根據對日常生活的觀察,提出我們活在一個「破碎的世界」(broken world)。所謂破碎是指人們拒絕反思和想像,並且否定超越性(the transcendent)。現代社會的一個破碎特徵就是「功能概念的錯置」(misplacement of the idea of function)。馬塞爾舉出一個例子——一個在地下鐵分發乘車用幣的服務員。這個人的工作盲目、單調而重覆,其功能可以由自動售賣機取代;乘客與他之間不會交談,甚至連眼神交流也欠奉,他們之間的互動可見是淺薄的。

馬氏認為,這個人最初會對沉悶的工作感到憤怒,但對工作的單調功能性質的不滿會慢慢褪去,最後漠然地接受現實。這個人會變成「功能性的人」(functional man):他有分發錢幣的功能、在家裡有作為家長的功能、在公民社會有投票的功能等等。

馬塞爾《The Philosophy of Existence》(Cluny Media)

久而久之,這個人就會只按照一系列的「時間表」來生活,失去了好奇的感覺(sense of wonder),以至對於超越的渴求也會慢慢枯萎。終於,他用功能性去辨認自己的身份,不再意識到世界是破碎的。馬塞爾認為在這樣的破碎世界之中,所有人與所有事都被以功能來看待,所有問題都成為了技術的問題,亦即被技術(technics)支配了;而一個人的渴求,才是其之所以為人的定義。

_________________

+1

下載《香港01》App ,按「+」號加入《哲學》搶先看文章: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