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西季威克:若倫理學有所謂「方法」 那就是「理性的程序」
西季威克揭示了「理性」在倫理學討論的重要性:理性既為人所共有,則倫理學之結論不管為何,都要通過理性的審核。這倡議除了使效益主義之基礎更為明顯和穩健外,更重要的是,一如西季威克對《方法》的期許,使倫理學的討論,有了證立或推翻的空間。
作者|程海
英國倫理學家亨利・西季威克(Henry Sidgwick,1838-1900)對許多人,甚至是對哲學有興趣的人來說,都是一個陌生的名字。他不如德國哲學家康德、尼采、叔本華、黑格爾等讓人聽其名而覺其理論玄妙,暗下生畏;亦不如盧梭、羅爾斯、諾齊克等在社會時政討論時頻繁出現;甚至,在論及英國倫理學時,亦常只講邊沁及彌爾,往往忽略他對效益主義討論的貢獻。不過,這位劍橋大學哲學家,卻被譽為是英國維多利亞時期最具影響力、最偉大的哲學家,其影響力甚至至今猶在(註一)。
西季威克提倡效益主義,以其鉅著《倫理學方法》(The Methods of Ethics,下稱《方法》),及《倫理學史綱》(Outline of the History of Ethics)聞名。他對後世哲學家的影響,可見於羅爾斯在《方法》一書的〈前言〉。羅爾斯講到,《方法》一書留意到其他作家(如彌爾)所忽略的效益主義的問題,並以一貫而徹底之嚴密方法處理之,使該書成為最富哲學性的經典著作;還有,《方法》一書,乃處理道德概念的「第一部道德哲學上真正的學術著作(the first truly academic work in moral philosophy)」(註二)。羅爾斯更認為,要準確認識效益主義,不可不仔細研讀《方法》這書。
生平簡述
這位維多利亞時期的哲學家一生在劍橋大學渡過:從表現超群的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本科生(當時他修習經典),到1883年成為道德哲學教授,影響遍及整個劍橋的道德哲學、道德科學的討論。除學術上的成就,西季威克還是劍橋大學的教育改革者。他提倡縮減有關經典的教學,引進更多現代學科的課程,以及支持女性高等教育。後世通常視他為設立英國第一所女子書院「紐姆學院(Newnham College)」的領導靈魂。而西季威克的著作,亦不限於倫理學,他同時有多部關於其他哲學領域如知識論,乃至諸如政治、經濟等學科的著作,如《政治經濟學的原則》(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1883)及《政治的元素》(The Elements of Politics,1891);這使他更受公認為劍橋大學哲學學派、經濟、政治理論學派的開山鼻祖。(註三)
在關於這哲學家的綱要裏,我希望扼要說明兩點:
一、西季威克《方法》的中心思想;及
二、《方法》處理哲學問題的態度及其評價。
《方法》之要旨
《方法》的主旨,直如其名,希望透過一有系統、深入的倫理學概念、不同學說、應用等的考證,從一中立的態度,檢視並批評我們所持的倫理理念的論證過程及立場。如西季威克所構想,他希望《方法》可定位為處理一種「倫理科學(ethical science)」(註四),一如物理學等學科。所謂「方法」,意指一種「理性的程序」,務求能拋開常有的追求道德答案的焦急,撇除感性思維所附帶的盲目,透過理性分析、判斷何種結論最為妥當,最應接受。
《方法》將當時迄止的各派倫理學學說,總結為三種方法:利己快樂主義(egoistic hedonism)、直觀主義(intuitionism)及利他快樂主義(universalistic hedonism,亦即通常所述的效益主義,utilitarianism)。西季威克認為,前二者及後二者均可分別相與調和,亦即在直觀主義這方法中得出的結論或行為準則,如承擔義務、追求知性、持守公義等,最終仍可訴諸兩種快樂主義,由此將直觀主義與兩種快樂主義,分別視為對同一結論的不同途徑,是謂殊途同歸。所謂直觀主義,即指某些倫理準則為能直截了當地明瞭,不靠任何論證過程而得悉,像數學公理(如集論公理)般不證自明。所謂直觀主義下的倫理準則,最終仍需訴諸快樂主義,意即暗示前者的標準非如想像中般明確、不可動搖,而彼等實乃建基於快樂主義。例如,假設「追求公義」為一不證自明的命題,我們經過深入反省後,卻可合理地追問:為何要追求公義?這答案,西季威克認為,乃出於對快樂或效益的考量,如:因追求公義可提升人類福祉。在這合理的考量及推論下,西季威克主張,直觀主義的基礎,並非純粹的直覺,而有一更深層的理論要求——利己快樂主義或效益主義。
雖然西季威克認為直觀主義可與利己快樂主義及效益主義互相調和,後二者卻不能。利己快樂主義和效益主義之不能互相調和,在於理性檢視兩者的前提及論點後,未能發現共同的基礎。西季威克稱這為「實踐理性的二元性(the dualism of practical reason)」。(註五)這「二元性」之證,在西季威克看來,在於兩種立場均能分別透過內省反思而獲得,且這過程中並沒有隱含互相矛盾的前提,故我們不能因此而否定這結論之妥當性。簡單來說,一方面,理性容許我們出於自利,追求個人快樂,不管世道之紛爭黑暗;另一方面,理性亦要求我們凡事設身處地般思考,承載一份悲天憫人的情感。我們不難想像,凡人均活在自我中心和彰顯大愛的爭扎之中:我們渴望自己成為權力中心,賺取無窮的錢財,卻又為世間的貧民難民悲痛,或組織社圑,為弱小群體發聲。如西季威克所指,我們似乎欠缺一更為崇高的準則,去清晰釐定到底孰是孰非——我們唯一能做的,便是任這實踐理性,引導我們時常作出種種看似不可兼容的矛盾行為。
《方法》所示之態度及評價
從《方法》可見,西季威克對倫理學問題,乃至其他哲學或學問的態度,都是嚴謹認真,仰賴理性的指引,務求能做到對所處理的問題的條分縷析,讓正面反面論點都呈現眼前,定奪真偽。他雖然持守效益主義的信念,但這種信念,並沒有影響他對其他學說的公正處理:他堅持給予直觀主義和利己快樂主義最客觀的分析,以及運用最大的努力,調和三個方法。到《方法》的最後,當西季威克找不到任何理由調和兩種快樂主義時,亦沒有受個人信念所影響,堅稱只有效益主義才是最可靠最真實的道德理論。他只道出兩者不能調和的事實。
西季威克所展示常理和快樂主義相調和的可能,比他所承繼的彌爾等人的效益主義更為嚴謹,亦啟發了諸多當代的一流倫理學家,如 R. M. Hare、Derek Parfit 及 Peter Singer。調和過程中,西季威克所設立的四個準則:
(一)基本命題必須清晰及準確;
(二)基本命題之自證必須靠仔細反省而得;
(三)自證的基本命題必須一致;及
(四)基本命題必須為人所公認。
西季威克揭示了「理性」在倫理學討論的重要性:理性既為人所共有,則倫理學之結論不管為何,都要通過理性的審核。這倡議除了使效益主義之基礎更為明顯和穩健外,更重要的是,一如西季威克對《方法》的期許,使倫理學的討論,有了證立或推翻的空間。換言之,後世哲學家處理倫理學問題,或多或少均要檢視所提倡的理論是否符合這四個標準;或者,若發現這些標準有所違漏或不足,西季威克仍提供了清晰的框架,以供修正。在倫理學系統化的發展上,西季威克可謂功不可沒。
註釋:
一、對西季威克的評價,可見 Barton Schultz. “Henry Sidgwick”, in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https://plato.stanford.edu/archives/sum2015/entries/sidgwick/.
二、John Rawls. Foreword to The Methods of Ethics (London: Hackett, 1907), v.
三、見 Bart Schultz. “Henry Sidgwick”, in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ed. Edward Craig (London: Routledge, 1998), 758-764.
四、Henry Sidgwick. The Methods of Ethics (London: Hackett, 1907), 7.
五、Henry Sidgwick. “Some Fundamental Ethical Controversies” in Essays on Ethics and Method, ed. Marcus G. Singe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35-46.
參考資料及延伸閱讀:
Rawls, John. Foreword to The Methods of Ethics. London: Hackett, 1907.
Schneewind, J. B. Sidgwick’s Ethics and Victorian Moral Philosoph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一本對西季威克《方法》一書詳細的討論,包括《方法》寫作背景及其歷史地位。)
Schultz, Bart. “Henry Sidgwick”, in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edited by Edward Craig, 748-764. London: Routledge, 1998. (一篇扼要的對西季威克倫理學中心思想的介紹,亦包括本文未有提及的他的知識論系統。)
Schultz, Barton. “Henry Sidgwick”, in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https://plato.stanford.edu/archives/sum2015/entries/sidgwick/. (此篇章除介紹其倫理學思想外,還觸及西季威克知識論、宗教、政治經濟及教育的思想,以及生平。)
Sidgwick, Henry. “Some Fundamental Ethical Controversies” in Essays on Ethics and Method, edited by Marcus G. Singer, 35-46.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Sidgwick, Henry. The Methods of Ethics. London: Hackett, 1907.
_________________
下載《香港01》App ,按「+」號加入《哲學》搶先看文章: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