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格:對無意識來說,死亡是應該欣然迎接的終點

撰文:唐晉濱
出版:更新:

榮格於1961年6月6日逝世,在生命的最後時期,他發現無意識根本不畏懼死亡,也不對死亡感到意外。對於無意識來說,死亡更像是一個應該欣然迎接的終點,而不是完結。

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ustav Jung)(資料圖片)

多於一個的榮格

榮格的思想不是獨立的理論,而是他生命的直接反映,因此了解榮格的生平對於把握他的理論是必要的。1875年,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ustav Jung)出生於瑞士一個小村莊凱斯威爾(Kesswil),父親是個失去了信仰的新教牧師,為求謀生勉強繼續做下去。父親的平庸與無能使榮格無法喜歡他,更感覺自己猶如缺乏了父親的角色。至於母親,她在榮格幼年時曾經精神崩潰而要住院,離開了他身邊,改由一位年輕女僕來照顧他,這段經歷影響了他往後對女性的想像與理論建構。

榮格童年時在學校被老師冤枉他抄襲功課,他也受到朋輩欺凌,甚至被暴力對待,由此榮格討厭並經常拒絕上學,不在學校的時間,他就創造只屬於自己的寧靜角落,沉醉於其中。以榮格自己後來的外向(extraversion)與內向(introversion)理論來看,童年的他是極為內向的人,但亦同時有一種內省的天賦,能以一種異於常人的感受性進入幻想與白日夢的世界,而這傾向並未因他成長而消失。他甚至在早年就發現自己的精神之中有一個「較年長,接近大自然、動物、夢與上帝的」第二號自己,以區別於日常在上學的第一號自己。其後他在理論之中稱第二號為自體(the self),第一號為自我(ego)。

《永恆之窗》(Window of Eternity)榮格會自己畫曼陀羅,並指曼陀羅是共通於所有文化的形像(janeadamsart)

榮格對於在自己精神中遇到的任何事物都非常認真,對於夢中的物象,他不以將之當作符號或象徵來解讀,他可以直接地將事物關連到自己,例如他夢見自己手握一簇微弱的燈火,就知道燈火代表著他自己的意識;當他夢到一個與自己長得一樣的人,他就以莊周夢蝶的邏輯來想自己就是那個人所造的夢。他大學時看到表妹熱衷於靈異實驗,亦能自己進入靈媒般的夢遊狀態,就大感興趣,開始研究起通靈學來,更以她的表妹作為醫學論文的題目。

榮格後來的個體化(individuation)理論,他認為人過了童年與青少年時期,精神與人格不會就此安定下來,人在中年與老年仍然會經歷轉變,人類的這個終身發展的過程,他就稱為個體化。這正好體現在他自己身上:在過了青少年時期後,他本來仍然是個敏感、抑鬱與世隔絕、狂熱的年輕人,但隨年歲漸長,他竟變成一個從容、帶幽默感的智者,並以一種魅力吸引了無數慕名來訪的客人。

榮格有名的《紅書》(The Red Book),書中有更多他繪製的插圖(心靈工坊文化)

逆佛洛伊德,集體無意識

榮格曾經與奧地利精神分析始創人佛洛伊德有極過親密的關係。佛洛伊德比榮格年長19歲,於1900年發表了《夢的解析》,其後他的聲名漸長,身邊聚集了眾多門徒。佛洛伊德於1907年與榮格首次見面,兩人就無間斷地談了十三小時。佛洛伊德非常欣賞榮格的才華,對他非常信任,並要他擔任剛剛成立的國際精神分析協會(International Psychoanalysis Association,IPA) 第一任主席與《精神分析年刊》主編。

1911年的《精神分析與精神病理學研究年刊 III》(Jahrbuch für psychoanalytische und psychopathologische Forschungen III 1911)封面(資料圖片)

因童年父親的缺位,榮格形容自己需要一個父親,佛洛伊德可以充當他的「父親」;反過來以佛洛伊德的性格,他亦正好需要一個兒子以保持自己的父親位置,他甚至當榮格是「皇太子」,準備要他繼承自己精神分析王國的王位。曾有一段時間,兩位精神分析師經常互相分析對方的夢,然而佛洛伊德在訴說自己的夢時表現出阻抗(resistance)反應,為了捍衛自己的權威而拒絕透露更多自己夢的細節;而佛洛伊德只好奇榮格夢中出現的頭骨的身分,榮格因而失望地認為對方只對自己的夢作了瑣碎、甚至無關痛養的解讀,這兩件事都讓榮格預示了兩人友誼的終結。

榮格愈發感到自己與佛洛伊德思想上的分歧,他認為不可為了保持兩者現有的關係,而隱藏自己的不滿。榮格認為佛洛伊德過於重視性欲,並以之作為人類精神力量力比多(libido)的本質;而更根本的,是佛洛伊德的體系中無意識心靈完全是個人的,而榮格則主張在個人無意識之外有集體無意識(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它潛在地存在於全人類的精神之中,決定著人類的思維模式與文化,因此在世界所有地方,即使是互相沒有聯繫與影響的文化,都有著某種共通的象徵,普遍存在於宗教神話與精神病人的妄想之中。

佛洛伊德:夢的解析,速寫精神分析祖師的一生

1913年,隨著榮格提出集體無意識的學說,正式宣告與佛洛伊德的關係決裂,榮格同時辭去精神分析學會與《年刊》的職務。失去曾經親䁥的父親,對於榮格是重大打擊,甚至造成他陷入崩潰的邊緣;然而,對於因焦慮而要保衛自己作為精神分析帝王的佛洛伊德,這只是他與身邊眾多學者別離的其中一次。其後榮格精神不穩,經常夢到恍如世界末日的景象:北歐被血海淹沒,或歐洲被冰浪凍住;他甚至在清醒著時覺得滿屋都是死人的幽靈。然而榮格竟將這一切嚇人的事象當作自己研究的材料,認為這是研究精神病與集體無意識結構的大好機會。最終榮格離開了精神分析的王國,自己創立了名為分析心理學(analytic psychology)的學說。

原型的分析心理學

榮格大膽地提出精神的客觀性與現實性,他認為精神是一種先驗的自然事實,是除了它自身之外就不能還原為任何其他因素的一種客觀現象,更指它是我們唯一可以確切認識的事物。

榮格認為心理學應該研究集體無意識與構成它的基本單位:原型(archetypes)。原型是共通於所有人的、同一的(identical)精神結構,原型會發動、控制與調節所有人的行為特質與典型經驗。不論人的地理位置、歷史時代、種族、階級以至信仰,原型都能一般在人身上引發類似的思想、觀念、意象、情感與神話主題。雖然榮格反對佛洛伊德的個體精神觀,但他承認每人都有自己的個人經驗,他指個人經驗會以不同的方式改變與發展這些原型,使人具有不同的精神與人格。出於榮格的原型論,他反對由洛克提出的「心靈是一塊白板」預設,而更接近柏拉圖的理型論(the Theory of Ideas)。

柏拉圖:理型與洞穴 - EP10

我們不難察覺榮格的思想總是帶著一種張力:他嘗試在心理學與精神醫學的體制之中,以科學式的論述來描述人類的精神結構,而他使用的精神現象往往都是被視為異常、非理性的,因此或會惹來過於主觀,甚至是神秘主義的質疑。我們可以再想到佛洛伊德,他認為自己終身都在做科學,而他的理論亦不斷被評擊為非科學。榮格亦一樣自認為正在做科學,只是若真要在兩者要取其一時,他會更願意關注人類非理性、奧秘那邊的經驗。

「我的生命就是無意識自我實現的經歷。」榮格在回憶錄中以這句話,總結了他的一生。

延伸閱讀──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真是一門「正面我贏,反面你輸」的偽科學?

_________________

+1

下載《香港01》App ,按「+」號加入《哲學》搶先看文章: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