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是:形而上學 - EP02
在現代人看來,「形而上學」似乎並不是一個討人喜歡的名詞。「形而上學」幾乎等於抽象、玄思和空想的同義詞。人們經常用「形而上學」指責論敵的觀點欠妥,似乎人們都已經很清楚「形而上學」的意思,不過正如哲學家黑格爾所言「熟知非真知」,人們並不總是很清楚他們經常使用的詞的真實含義,更何況人們運用「形而上學」一詞的時候,大多數都是在標籤他人。
若把鏡頭拉到二千多年前的古希臘,我們會見到那時已經有哲學了。不過自泰勒斯(Thales)到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的哲學發展歷程中,根本並無「形而上學」一詞。這個詞首次出現在亞里士多德逝世後:他的第十一代門徒安德羅尼庫斯(Andronicus of Rhodos)整理了他的文稿、講義與筆記時,將研究自然界變化原理的著作編成「自然」(英︰Physics/希臘︰φυσικά)一章,又稱「物理學」。「物理」在古希臘有自然、自然現象、也有生長的含義,所以「物理學」所研究的就是︰自然事物的變化發展規律和道理,亦即「物」之「理」,合而稱作「物理」。
在「自然」之後
在「自然」這部著作之後,有一系列討論物性背後的抽象概念與原理,於是安德羅尼庫斯將之整合成書,取名為Meta-physics。可是,Meta除了「之後」外,同時又有著「超越」(transcendent)的意味,於是把名稱翻譯成拉丁語系時,Metaphysics兼有了超越自然,形而上的意思。在《周易》裡頭寫著「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因而得名。簡而言之,「形而上」指的是無形,無形是因為形而上之物超出了人類經驗可感的範疇,例如宗教的神、靈魂等一類人們常說的超自然事物就屬於「形而上」的事物;至於「形而下」的事物,人類用感官感知到的就是了。但當我們說形而上學的對象,即「形而上」的事物超出了經驗感知時,決不是指人們對它們根本不能有任何認知,古希臘哲學家認為,感知和認知是兩碼子事,人們靠感官感知不了的,可以用理性思維去認知。所以我們知道metaphsyics是和phyiscs相對來說的。
形而上學最典型的特徵是︰尋找一個所有自然現象的統一的基礎,而這個基礎又是整個地超出了自然現象的。簡而言之,尋找世界的本源。而這個本源又叫「始基」(arche)。亞里士多德曾在表示︰「因為,既然我們的事業是為了獲取知識,而在發現每一事物的為什麼,即把握它們的最初原因之前,是不應該認為自己已經認識了每一事物的,那麼顯現,我們就應該研究生成和滅亡以及所有的自然變化,並引向對它們本原的認識,以便解決我們的每一個問題。」
亞里士多德認為,任何自然事物都為另外一個與自己不同的事物產生,例如父生子,子又生孫。所有自然事物彼此就構成一個嚴格的因果鏈條。但這個因果鏈條又不可無限地向後和向前延伸,因為無限是不能被設想的。因此,亞里士多德認為一定存在一個「第一因」(prima causa),這個「第一因」能夠產生他物,但自身不為其他事物所產生,如若不然,它就不是「第一因」,而且在「第一因」之前,不存在任何事物。亞里士多德對這個「第一因」賦予很多名稱,例如實體(希臘︰ousia/拉丁︰substantia)、神、不動的推動者(unmoved mover)等等。。由於形而上學關注世界的起源與如何變化,亞里士多德把探討萬有原理的學問稱為「第一哲學」(first philosophy),這個名稱足以顯示形而上學的高貴。
哲學家們的形而上學
後世哲學家尼采曾經以極其精簡的說話,概括出形而上學的特點:形而上學研究一切事物的原理,它詢問兩個最主要的問題:一、甚麼是真正存在的?二、它是甚麼樣子的?
由於形而上學研究宇宙的第一因、真正的存在,而且亞里士多德又經常把第一因比作神,所以到了中世紀,古希臘的形而上學便深受基督神學的歡迎,當然這並不表示基督宗教全盤接受古希臘的形而上學,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基督神學大量吸收了第一因、真正存在者、最終實體等這些概念,並把它們比附作猶太基督宗教的上帝。著名的阿拉伯三哲人、阿奎那(Thomas Aquinas)、司各脫(Duns Scotus)等人的著作中,人們可以見到上帝作為萬物的終極原因的表述。
到了近代,哲學家笛卡兒把人文學科體系比喻作一顆大樹,形而上學是樹根、物理學是樹幹、其他學科是樹枝。笛卡兒的大樹隱喻說明了形而上學是所有學科的基礎,因為它研究所有事物都的本源和基礎,反過來說,沒有形而上學的實體,所有學科都失去了穩固的基礎。同時形而上學的實體對於政治哲學、倫理學也有重要作用,因為好的生活就是配合本源的生活,舉一個例子,如果我相信基督宗教的上帝,那麼我就知道好的生活必定是過上一種符合上帝期望的生活,反之,則會受到上帝的懲罰。簡而言之,為甚麼人們要這樣生活呢﹖因為本源是如此這般規定了應作和不應作之事。自尼采宣佈「上帝已死」後,人們在生活的各方面都失去了指導和希望,人們普遍感到不安、焦慮和無所適從,正是生活缺乏形而上的基礎所致。
雖然笛卡兒提出「我思」(cogito)作為絕不可動搖的基礎,而且他甚有嫌疑地從「我思」的不完美,推導出必定有一個完美的東西跟不完美的我相對,而這個完美的東西他名為「上帝」。撇開笛卡兒的「上帝」不談,不難發現笛卡兒看待形而上學的態度基本上跟古希臘哲學家並無二致,只不過他把那個基礎換作「我思」。他甚至時而將「我思」理解為實體。人們通常認為笛卡兒通過普遍懷疑,得出了「我思」作為最為確定的基礎。由此人們開始對主體,即人自身進行研究。可以說近代「主體哲學」興起,應該要歸功於笛卡兒。不過「主體」(subject)的拉丁詞subjectum可解作基礎、基底,亦即在事物底下托起事物的基底(that which lies beneath),這詞仍承繼了古希臘關於實體的含義,亦即基礎的含義。
笛卡兒之後,西方哲學迎來了德國古典哲學。康德在哲學上實現了一場偉大的「哥白尼轉向」:以往哲學家認為人類只能單純反映外界的事物的影響,換言之,人們只是被動地、近似全盤接受外界對自身的刺激和影響,人類是圍繞住外界事物而轉。康德指出人類不是單純接受外界事物的刺激和影響,而是外界事物要符合、按照主體的認知方式而給予主體。簡而言之,人就像天生戴了一副不能被除下的眼鏡,自然顯露給我的形式也必然會符合我這副眼鏡。如果我帶了一副墨鏡,外部世界即使是五光十色,也只能以黑沉沉的影像給予我。所以康德的思想暗指了一種超出人類認知形式的絕對之物,康德稱之為「本體界」(noumena)。當然嚴格而言,康德並沒有斷定超出經驗的事物到底存在抑或不存在。但康德繼承了笛卡兒的主體哲學傳統,他問「人類的認知如何可能﹖」最後他追溯至「純粹統覺」(apperception),即自我意識作為最確定的基礎和本源,任何認識的材料都要經過自我意識加工,才能為形成知識。
康德的批判哲學,啟迪了後來的費希特、謝林、黑格爾。無論是費希特的「本源行動」(tat-handlung)、謝林的「絕對同一體」(absolute identity)抑或是黑格爾的「絕對精神」(absolute geist),它們的共通點,在於它們在各自的理論體系之中都作為世界的基礎、本源。他們三人都認為哲學作為嚴格的科學,應該由一個基礎開始,經過發展,再回到原來的的起點,完成一個循環的閉合。起點即終點,精神由頭到尾貫穿整個過程的,就是一個嚴格的體系。嚴格而言,本源和過程看似是兩個不同的東西,但在他們三人看來,本源和過程都是同一的:本源是尚未展現的過程;過程是展現中的本源。對於本源、基礎的堅持與追尋,對人們的科學認識、指導政治、倫理生活、審美都提供了重要的指導意義。
參考書目
亞里士多德(1959)。形而上學(吳壽彭,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亞里士多德(2003)。物理學(徐開來,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笛卡兒(1958)。哲學原理(關文運,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笛卡兒(1986)。第一哲學沉思集(龐景仁,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康德(2004)。純粹理性批判(鄧曉芒,譯、楊祖陶,校)。北京市︰人民出版社。
黑格爾(2013)。精神現象學(先剛,譯)。北京︰人民出版社。
尼采(2007)。偶像的黃昏(衛茂平,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葉秀山(2015)。哲學要義。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後浪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