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通史》白話文版問世 百年前預示台灣「坐困愁城」命運

撰文:張鈞凱
出版:更新:

台灣史家連橫(連雅堂)逾百年前撰寫《台灣通史》,記述上起隋大業3(607)年,下迄清光緒21(1895)年乙未割讓台灣,共約1,290年之台灣史事,兼備史學與文學意義。連家後代台灣前副總統連戰及其女連惠心等人,邀請18位學者,將《台灣通史》翻譯為白話文體,並加以注釋,於2月7日下午在台北舉行新書發表會。

今(2024)年已高齡87歲的連戰偕夫人連方瑀到場,連戰表示,希望藉由白話文版《台灣通史》的刊行,能讓台灣社會各界,特別是青年朋友,更深透、更正確了解台灣的歷史及這塊土地與人民。他也說,「台灣先民從閩粵跨越黑水溝(台灣海峽),跋涉抵台,篳路藍縷,以啟山林,這段艱辛的移民開拓歷史,子子孫孫都不能忘,這才是中華民族,炎黃子孫,所該保有的慎終追遠人文情懷。」

連震東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連惠心致詞時指出,李登輝時期開啟的台灣「教改」走向本土化,歷史認識則越來越去脈絡化,「現在小孩讀的歷史,中國歷史幾乎等於是外國史,國文系也快變成外文系。」回憶其曾祖父撰寫的《台灣通史》,目的就是為了保存在台灣的中國文化,以及先民努力開墾台灣的歷史,「我們把《台灣通史》翻譯成了白話文,讓更多人能夠接觸和親近它」。

參與編譯寫作計劃的學者之一,台灣嘉義大學應用歷史學系教授吳昆財發表感言。他衷心盼望將來會有更多台灣人接觸雅堂先生這一本嘔心瀝血之作後,更能了解他的苦心孤詣,以及對史學的貢獻。吳昆財語帶振奮地說,「我們這一代台灣人何其有幸,得以目睹這部文言與白話共存的《台灣通史》,面對21世紀無常變化的世界,台灣人能夠傳承雅堂先生的精神,與時俱進。」

台灣作家楊渡在會中發表「《台灣通史》的當代意義」演講,談到了連雅堂先生兼具熱血青年與革命情懷的人文典範,也發掘其游俠書成、名山偉業的史家心境,同時還舉出他在日本殖民統治時期作為社會運動與劇場推手的幕後角色。

楊渡提到,儘管連雅堂先生於1933年以55歲之齡,由於台灣反殖運動遭到鎮壓,決定帶着沉鬱的心情遠走大陸,後於1936年在上海逝世,但可以用「游俠情懷,史筆如劍,磊磊胸懷,鑑古知今」這16字總結其一生與作品。

連橫在《台灣通史》最後寫道,「台灣海中孤島,憑恃天險,一旦援絕,坐困愁城」。楊渡解讀,這段文字可說是連雅堂替台灣命運留下的一個隱喻,彷彿是當今台灣命運的導引指示,「這難道不是台灣命運的寫照嗎?」

台灣行政院前院長,現任中華文化永續發展基金會董事長劉兆玄做出結語,痛心疾首地指出,現在看到的往往是斷層、扭曲的台灣史,「欲要亡其國,必先亡其史」,因此此時重現《台灣通史》,尤其將之白話文化,意義非常重大。「青山不改,青史長存,白話通史,功垂千年」,劉兆玄以此16字作為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