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技戰+防疫限制 外媒:台工程師赴陸「像冷戰時期去蘇聯」

撰文:陳鄭為
出版:更新:

縱然習近平與拜登(Joe Biden)甫結束久違的會面,中美關係貌似出現和緩契機,但無改兩強地緣政治對立的結構依舊,其中半導體作為各方關切的關鍵戰略資產,中國大陸對於COVID-19防疫限制與中美持續科技熱戰,會否牽引科技人才流動始為人關注。

根據美國媒體《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報導,中國大陸致力發展半導體產業,曾以優渥待遇吸引大批台灣工程師赴陸工作。時隔多年,COVID-19防疫限制與中美科技戰發展,促使這些赴陸台人改變想法,湧現回流台灣趨勢。

在這篇發自台北的報導寫道,中國大陸嚴格的防疫措施令許多台籍工程師疲乏,加上北京對台日益強硬,地緣政治局勢令他們的工作更為棘手。台灣政府擔心本土工程師帶著商業機密投靠大陸,已著手設限。

40歲的李姓工程師曾效力台積電,2018年,他被中國半導體廠商的高薪、到處出差探索新技術的機會吸引,即使新東家名聲沒那麼響亮,他仍熱切地搬到中國東北部,搭上中國政府積極扶植半導體產業下台灣人才西進的列車。

兩年後,COVID-19席捲中國、國際局勢日益緊繃,他和其他台籍高階工程師陸續回到家鄉。李姓工程師說:「有些到中國工作的人是以機密換取金錢的壞蛋,有些想要擺脫台灣的工作壓力,還有一些人是真的想探索新領域。」

台積電晶圓廠區主要分佈在台灣、中國大陸與美國。圖為2021年6月時台積電廠區全球分佈圖。

台灣面對日益不安的華府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等官員曾說,即使美國持續在軍事層面支持台灣,精密武器所需晶片依賴台灣的程度仍需要降低。美方積極推動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設廠,以利分散美國晶片來源。

針對拜登政府10月晚近鎖定中國半導體產業祭出廣泛禁令,引得北京抨擊美方新規,指此舉將同時傷害中美企業的利益,於台灣方面,也直接導致台積電處在全球供應鏈潛在亂局前緣。

據台積電說法,到目前為止,美方新規影響有限。拜登政府給予一年豁免權,讓台積電得以持續擴大在中國江蘇省南京市的廠區。但華府加強技術出口管制之餘,禁止美國公民或持有綠卡的中國與台籍工程師效力中國半導體廠商。

曾任台灣立法委員的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Harvard Kennedy School)訪問學者許毓仁接受採訪時稱,這項禁令將迫使約200名中國與台籍工程師離開中國或放棄美國公民身分,掀起寒蟬效應,每個身在中國半導體產業內的台籍人士都如坐針氈。

由於市場狀況惡化,以及受到美國新法規的影響,中芯國際的毛利率將從2022第3季的38.9%降至第4季的30%-32%,中芯國際聯席首席執行長趙海軍指出,美國的出口管制使一些美國客戶對與公司合作「猶豫不決」。(資料照片)

中國多年來積極挖角台灣半導體工程師

根據台灣經濟研究院估計,2019年,約3,000名台灣半導體工程師在中國任職,占中國半導體產業核心4萬名工程師近1/10。

部分台灣半導體高階主管跳槽中國廠商,包括美方認為與中國軍方有關連的中芯國際。

曾任台積電資深研發處長的梁孟松2017年投效中芯國際,擔任聯合首席執行官。中國國營媒體2021年報導,梁孟松率領的工程師團隊替中芯國際開發7奈米製程技術,這項突破性進展是拜登政府鎖定中國半導體產業祭出新規的原因之一。

蔣尚義是另一名投效中芯國際的前台積電高層。他2021年離開中芯國際,今年接受加州計算機歷史博物館(Computer History Museum)訪問時坦言,到中國工作是他做過「最蠢的事情之一」。

曾任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合夥人的台灣政治學家林夏如則稱,對台灣工程師而言,替中國廠商工作一向很冒險,「人家會問『你有到那邊嗎?』過不了多久,情況就會像冷戰時期去蘇聯一樣」。

報導同時寫道,隨著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台灣開始設法阻止人才外流,維護經濟核心動力來源。

依照2021年頒布的規定,台灣獵人頭公司不得刊登中國半導體產業職缺訊息。台灣法務部也成立工作小組,下令搜查多家在台營運的中國企業,這些企業疑似是為招募台灣工程師而設立;台灣政府9月公布,自2021年以來,逾40起挖角與竊密案件被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