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就職|對北京第一筆就「談崩」 台學者:兩岸關係已翻篇

撰文:陳鄭為
出版:更新:

賴清德5月20日宣誓就職並發表演說,唯演說內容主張兩岸互不隸屬、強調陣營對抗,隱含「兩國論」意識形態,引起北京強硬回應,指其暴露「台獨工作者」本性。台學者認為,賴清德就職演說要價太高,第一筆已經談崩,兩岸關係在賴清德就職後,已經翻頁,進入新起點。

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1日舉辦「520後兩岸關係與區域安全展望」座談會,邀集兩岸關係研究學者共同探討賴政府上台後的兩岸關係發展。

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1日舉辦「520後兩岸關係與區域安全展望」座談會。(陳鄭為/攝)

兩岸原則無交集 民間交流受限

台灣政治大學政治系、東亞所特聘教授、國關中心主任寇健文首先表示,儘管賴清德新政府期待兩岸雙方回歸有敘健康交流,但演說內容清晰原則與期待,結果是北京與賴政府在雙方可接受的立場框架內並無交集,料短時內不會有官方交流,民間交流也會受限。

寇健文認為,賴清德就職演說的主要論述對象是美國,在台灣確認站隊美國下,北京需求淪為其次,美國將在未來兩岸關係中繼續扮演角色,且非仲裁者、協調者,而是主要行為者之一。

寇健文認為,兩岸彼此原則、立場框架無交集,將影響民間交流。(陳鄭為/攝)

調整蔡英文兩岸策略 賴清德採取戰略清晰

台灣國防大學中共軍事研究所教授馬振坤表示,相較蔡英文八年任期的兩岸關係策略,採取戰略模糊,戰術清晰,賴清德演說表達出非常清楚意涵,包括對兩岸關係性質與定位,論述呈現戰略清晰。

2024年5月20日,賴清德發表就職演說。(中央社LIVE影音截圖)

馬振坤認為,蔡英文過去就兩岸關係定位維持模糊空間,唯戰術上捍衛安全與台海秩序穩定,堅定且清楚措施。因此蔡英文主政八年期間,縱然面對北京壓力進逼,蔡英文政府基本能維持台海和平穩定與安全。

同時,北京對台策略在習近平主政後,要統一台灣的戰略清晰,但未來要和統、武統,還是和戰兩手的戰術層面採取模糊,令各界莫衷一是。馬振坤認為,北京對台戰略清晰,戰術模糊的結果,基本是成功的。

馬振坤表示,賴清德一改蔡英文兩岸關係戰略模糊策略,如何相應調整戰術指導,是未來觀察重點。(陳鄭為/攝)

馬振坤指出,相較習近平戰略目標很明確,戰術模糊逐漸進逼,蔡英文是反過來,避免兩岸戰略目標明確相背,出現直接衝突。但賴清德就職演說在兩岸關係部份,展現戰略清晰立場,並針對兩岸定位做出論述。「當賴清德在兩岸關係策略採取戰略清晰之後,戰術層級會怎麼做?這是一個問題。」

馬振坤提醒,未來台軍第一線在戰略清晰情況下,賴清德國安團隊必須要就戰術抉擇做出決定,是要採取過去蔡英文的清晰路線,或是不同的模糊路線,還需要觀察。

2024年5月20日,新任台灣的總統副總統就職典禮上午9時舉行,圖為蔡英文與賴清德現身台府前向觀禮者致意。(中央社LIVE影音截圖)

北京對台反獨反干涉作為或將擴大

針對台媒與中外媒體對賴清德就職演說做出不同解讀,台灣政治大學國關中心助理研究員曾偉峯表示,外國媒體多認釋出善意,台灣跟大陸媒體則認為偏硬,是很有趣的觀察點。「賴清德原本可以更硬,但對他來說,說出《中華民國憲法》,已經是善意了」。曾偉峯認為,論兩岸之間釋放善意,不是只有台灣,還是要看北京反應。

對於兩岸關係後續發展,曾偉峯首先研判,兩岸關係不會有明顯改善,對話也不會重啟,沒有理由樂觀。北京很清楚,兩岸要重啟對話,清楚是要有國族認同,有著墨就可以談,要的還有反獨反外部勢力干涉。但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中並未回應於此,雙方沒有交集,這將被北京視為沒有誠意。

曾偉峯研判,兩岸短時內磨合不成,將加深北京對台反獨反干涉力道。(陳鄭為/攝)

其次,曾偉峯預期,兩岸接下來會進入磨合期,因為賴清德提到要交流,這方面與北京對台有交集,但北京劃下戰略紅線,要一國、要同屬一中,要觸及中華民族、文化、九二共識等,但賴清德主張的是台灣主權、兩岸互不隸屬,兩岸縱使存有往來,也是一類不情願的開放交流。

最後,一旦雙邊磨合不成,北京對台反獨反干涉的作為會擴大。曾偉峯舉例,此前國台辦祭出制裁5位台灣名嘴,已經超出反獨反干涉範圍,已經是思想管轄,一旦雙邊磨合不成,未來北京對台反獨反干涉作為會更擴大。

針對賴清德就職演說內容,國台辦抨擊賴清德講話,頑固堅持台獨立場,充分暴露了其「台獨工作者」的本性。。(微博@國台辦發布)

北京對台不給時間觀察 賴清德談崩了

台灣政治大學東亞所特聘教授、國關中心副主任王信賢則是透過與大陸學者的互動,感嘆兩岸彼此對善意,都存在認知誤解,以致對話處在平行時空,兩邊之間都接不到球。

王信賢分析北京就民進黨三次執政就職發言的回應,指陳水扁2000年上台,國台辦雖抨擊其善意和解缺乏誠意,但留有「聽其言,觀其行」空間;蔡英文2016年就職演說,換來北京「未完成答卷」回覆;爾今的賴清德,則是定調暴露「台獨工作者」本性,首度看不到北京對民進黨主政者留有任何觀察的時間彈性。

王信賢認為,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中,對北京喊價太高,第一筆就談崩了。(陳鄭為/攝)

王信賢在回應《香港01》提問,如何理解賴清德作為「台獨工作者」的務實意義時,認為賴清德演說表達的內容,即是體現他「務實」的目的。在賴清德發表就職演說後的下午,國台辦、外交部、商務部相繼做出強硬回應,《新華社》21日也發表評論,直接定調其為「台獨工作者」、「麻煩製造者」,甚至評價賴清德在台獨道路上,超越李登輝、陳水扁與蔡英文,「前所未見」。

王信賢認為,北京回應賴清德就職演說的調性非常重,且定性難改,賴清德若是想在就職演說提高自己對北京的要價,顯然在第一筆拉得太高,已經談崩了。

賴清德稱兩岸互不隸屬,外交部直言回應,台獨是死路一條。(中國外交部)

兩岸戰略互疑 翻篇開啟新起點

最後,針對兩岸關係與區域安全展望在美國大選前是否風險可控?又中美台關係會否因為賴清德演說,開啟新的緊張?

王信賢認為,兩岸往後將進入戰略互疑,沒有互信、認知落差、目標不同等三點是造成兩岸戰略互疑的原因,同時也將是未來主軸。坦言北京對賴清德本來就有其定性判斷,就職演說只是作為確認罷了。

馬振坤總結認為,北京現階段不至於對台海採取冒進舉動。對北京而言,軍事解決台灣問題,是國家統一之戰,但跟中美發生衝突,是國家生存之戰,這兩點性質意義是不同的。北京唯有確認美國絕對不會介入,解放軍才會對台採取軍事行動。「對中共中央來說,絕對尋求改善與美國關係,避免與美軍出現正面衝突。」

針對未來中美台關係,馬振坤分析,從大的框架來看,大局是穩定的,賴清德演說中戰略清晰很清楚,但現在局面,兩岸關係翻頁了,北京也不用思考、再去交纏一中原則、九二共識、是否未完成答卷等問題,「昨天是一個新的開始,由友善到敵對的處置,北京都會重新思考,賴清德就職是兩岸關係新的一頁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