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貢行山路線】登大枕蓋賞吊鐘花 再行上窰郊遊徑探曝罟灣堤圍
是日(20/1)為豬年的「收爐」之旅,由於連續兩年的12月和1月都明顯溫暖,想起去年同一天的吊鐘花在鹿湖郊遊徑和大枕蓋的「收穫」甚豐,不如重遊一趟,路線方面亦考慮到近日遠足次數較少,所以會進取一點,除觀賞吊鐘花外,順道走走附近去年沒到過的東心淇半島、牌額山和曝罟灣。
日期:2020年1月20日(一)
路線:黃石碼頭—土瓜坪—東心淇—東心淇山—牛湖墩—牌額山—繞道往大枕蓋吊鐘林—萬宜路—曝罟灣—起子灣—北潭涌
天氣:間中有陽光
農曆新年在緊隨的周末,西貢天后廟一帶多處已見相關佈置,亦設年宵市場售賣年桔和七彩繽紛的年花。乘坐10點40分開出的巴士往黃石碼頭,沿黃石家樂徑經土瓜坪往東心淇村,正正在高塘口繞上大半圈。
土瓜坪和東心淇兩村規模頗小,每次經過都是非常寧靜的模樣,相信交通不便,沒有村民會長居,至於坐落在東心淇的水上活動中心,只有夏季才偶爾有遊人。讓人驚訝的是東心淇村尚有幾座三層高的丁屋,屬上一代的西班牙式設計,不過外貌十分潔淨,可能純粹作為村民的度假屋。
東心淇村沒甚地方好看,就是拍攝黃石碼頭與塔門島一帶為主,停留幾分鐘就離開。剛才從土瓜坪經半破爛的村徑進來,在不走回頭路的前提下,登上東心淇山往麥徑二段。東心淇山海拔165米,斜度不算高,屬叢林與小量密林夾雜的路況,但山徑似乎較過往難走,或是「山竹」風災的後遺症。
按圖看清路線、沿途風景、設施▼
稍後會到的地方是牌額山,從地圖看經赤徑及「金山尾」是最短的路線,不過相信已不能通行,網上相關遊記或相片接近完全欠奉。
繞過易名後的北潭坳營地登牛湖墩,之後再在山崗上上落落往牌額山,海拔由263米逐漸上升至約409米,中段更可無阻隔觀賞赤徑口和蚺蛇尖,還有另一邊的西貢群島海域。牌額山頂一帶植物以箬葉(竹葉其中一種)為主,那裏擁有大灘海、灣仔半島以至黃竹角咀的優美景觀,亦可見山嶺間冒出的大浪灣和長咀,還有「金山尾」山崗的人狀沖刷痕跡。
從牌額山東面小徑接鹿湖郊遊徑,想到大枕蓋與田尾山之間的大V谷實際是個十字路口,可通往鹿湖郊遊徑及萬宜路,決定探索從鹿湖郊遊徑至V谷的小徑,先後步經已停用的露營地方和雙鹿石澗盡源,環境當然是沒有任何景觀的密林。
按圖看清路線、沿途風景、設施▼
更多靚景打卡行山路線:
吊鐘花通常在1月尾至2月中盛開,正是農曆新年前後,早於清代廣東人視之為年花,並祈求帶來金錢和學業上的好運,英文名字則被稱為Chinese New Year Flower。本地郊外多處有野生吊鐘花林,尤以西貢大枕蓋和港島紫羅蘭山徑最為著名,每逢農曆新年前後的假日人流如鯽,蓮麻坑礦山、石獅山的吊鐘花林規模亦較大,不過難度關係固然較為冷門。
上世紀初之前不少市民為求好運而到郊外大量採摘吊鐘花,政府在1913年宣布禁止把吊鐘花販賣,之後在1937年更納入《林務條例》,禁止任何販賣、採摘和管有吊鐘花的行為。鹿湖郊遊徑至大枕蓋一段可謂吊鐘花最密集的地方,但未知今個冬季是否從未出現過寒冷天氣還是怎樣,數量稀少和疏落,與去年情況差天共地,只好盡量留影,感覺有如近期社會的寫照,本地經濟衰退、多次公眾活動、還有撰文時國內出現發展速度遠超想像的肺炎,怨氣和負能量充斥。
按圖看清路線、沿途風景、設施▼
既然吊鐘花林觀賞性不高,決定不花太長時間停留,趁尚有兩個多小時日光,立刻從大枕蓋下山,經萬宜路和上窰郊遊徑短遊一趟曝罟灣,欣賞灣內的半圓形堤圍。快到萬宜路的一段斜度頗高,漁護署上月已鋪設樓梯,近日再插上多根剪裁過的樹幹,防止遊人亂走。
上窰郊遊徑路況大致平坦,過了曝罟灣營地後接小徑下曝罟灣堤圍,黃昏時的曝罟灣更添幾分寧靜,只有名釣魚翁仍努力釣魚。在堤圍休息半小時,天色漸暗,沿陰暗的山徑往起子灣村,最後再走約廿分鐘村徑返回北潭涌,完成連遊東心淇半島、牌額山、大枕蓋吊鐘花林和曝罟灣之旅,整個豬年行程就至此為止。
按圖看清路線、沿途風景、設施▼
免責聲明:有見遠足活動成為潮流,當中有相當多為新手,讀者在參閱本網誌後不宜完全跟隨內容所述的時間及步速,始終實力有一定差距,應盡早起步為佳,在選擇路線時亦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及事前蒐集好資料,避免迷途或受傷繼而要求救援服務。本網誌大部份遊記對全無遠足經驗的讀者來說都不適合,如讀者貿然跟隨遊記而導致有任何意外或財物損失,本人概不負責。
【本文獲「北潭坳Blog」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