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山】如何規劃100公里麥理浩徑?王福義淺談40年前揀路原則

撰文:顏銘輝
出版:更新:

麥理浩徑在1979年啟用,至今40周年。麥徑由西貢的北潭涌開始,越過西灣山、牛耳石山、雞公山、針山、草山及大帽山等多個山頭,至屯門為止,東西橫跨100公里。
不過,大家行麥徑的時候,有沒有想過為何走線會是這樣?為什麼要行萬宜路兜個大圈而不走西灣路?為什麼不上「香港三尖」之首蚺蛇尖?為什麼要人辛苦地走針山及草山而不行城門谷?前漁護署助理署長王福義逐一解釋規劃麥徑路線時的考慮。

王福義在1978年加入漁護署(當時稱漁農處)擔任林務主任,雖然他未有直接參與麥理浩徑的劃定,但他都了解同事在規劃麥徑時的工作。麥理浩徑由開始規劃到1979年10月26日由時任港督麥理浩剪綵揭幕,僅花9個月時間。王福義解釋:「麥理浩徑不是一條新路,只是將以前的村路及現有的路駁在一起,由東到西,盡量經過郊野公園。」

01體育行山專頁:靚景推介 裝備介紹 人物訪談

時任港督麥理浩出席麥理浩徑的開幕禮,他的身邊是麥理浩徑設計者莫素珊。(由受訪者提供)

麥徑走線要避開生態敏感地

村路古道繁多,當時漁護署是如何決定麥徑的走線呢?王福義提到幾個考慮因素,他說:「一方面要好風景,另一方面避開生態敏感地,不要進入私家地,盡量用現有路徑,又要避開危險的地方。」

麥徑首段由北潭涌出發,經萬宜路至萬宜水庫東壩,要行約10公里的馬路,才能抵達往浪茄的山徑。王福義解釋:「北潭涌有條西灣路直接去西灣亭,不用繞整個水塘那麼遠,但可能想人看一看那一邊的大蛇灣、東壩及西壩的風景,還有白臘也很漂亮。如果你直接行西灣路去西灣亭,那段路是沒有好風景看的。」

麥徑第1段途經風景美麗的東壩。(顏銘輝攝)
麥徑第2段途經大浪西灣的西灣村。(顏銘輝攝)

麥徑盡量經郊野公園及政府土地,但在麥徑第2段,就不得不途經西灣村及鹹田村。王福義說:「其實麥徑很少經過村落,但不是沒有。赤徑那段是在出面行的,那條路屬於政府,而嶂上那段也沒有入村。麥徑經過的村真的不多,但有年西灣村就封路,結果有麻煩。」王福義表示40年前劃定麥理浩徑時,沒有聽到有途經的村落反對,因為那些村路本身已經存在,只是加了個名字叫麥徑。

說起那段麥徑,王福義提起山徑石屎化的問題,坦言漁護署常被行山人士冤枉。他說:「(有石屎路就)入了漁護署數,但其實不關漁護署事。多數是民政(民政事務總署)做,改善鄉村工程,如果你不興建石屎路,村民怎樣還貨入去!難道搭船?萬一他們要求興建一條馬路入去,影響豈不更加嚴重!」

王福義表示麥理浩徑要盡量避開生態敏感區域,減少郊遊人士對環境的影響。(顏銘輝攝)
如果你吸引到很多人去,破壞了生態環境,那就很難處理,所以很多地方要避……
前漁護署助理署長王福義

避入城門風水林故走針山

麥徑離開鹹田灣後,沒有繼續沿海到大灣及東灣,更沒有上「香港三尖」之首蚺蛇尖,而是經大浪坳出赤徑。王福義解釋蚺蛇尖山勢陡峭危險,不適合太多人前往,而且有管理上的考慮。他說:「那些地方需要大量維修,那就不要經吧。」他補充,麥徑第5段不上獅子山頂,而是經山腰過,相信也是安全原因。

王福義特別強調生態敏感區域的重要性,他說:「如果你吸引到很多人去,破壞了生態環境,那就很難處理,所以很多地方要避,例如大埔滘。」麥徑第7段要上針山及草山,被視為其中一段最難行的麥徑,他解釋麥徑走線上山脊的原因,「麥理浩徑是繞城門而行,不入城門谷,因為下面有風水林。除了沒有入去城門的風水林,(麥徑第10段)也沒有經大欖涌的植林區,都是行引水道行到尾。」

由針山往草山的麥理浩徑。(顏銘輝攝)
王福義在2008年從漁護署退休,現為香港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客座教授。(顏銘輝攝)

今年是麥理浩徑啟用40周年,《01體育》將會以一系列的報道及活動,去追尋這條全港最長行山徑的故事,讓市民了解麥徑的風光與歷史,回顧在這條100公里山徑上發生過人和事。

【麥理浩徑通走1】40年前麥徑首個公開山賽 華人挑戰英軍紀錄

【麥理浩徑通走2】大浪西灣多人棄賽 雞公山成迷路黑點

【麥理浩徑通走3】大埔道漢堡包先到先得 梁笑鳳靠拖鞋上大帽山

【麥理浩徑通走4】冠軍楊振德終點等8小時 只為妻子衝線後添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