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攀登】陳翔志膽大心細追夢 盼征東京奧運振耳高飛
運動攀登是什麼?
由3月初贏得香港抱石錦標賽公開組冠軍的陳翔志解答最好不過。
力量非一切,最重要還是膽量,陳翔志帶着《小飛象》「擁抱自己、振耳高飛」的精神,做好自己,下定決心爬到不能爬為止。
攝影︰盧翊銘
扮謝天華 何止「其實唔難」
大圍的攀石場外,升降機門徐徐打開,眼前是新鮮出爐的香港抱石錦標賽公開組冠軍陳翔志。第一眼所見,不覺得穿了外套的他雙臂特別健壯,小腿也沒有「一眼就看出是運動員」的誇張。滿以為運動攀登最重要的三點是力量、力量、還是力量,從他的鋼條身形得出的答案是,膽量才是首要。
《小飛象》有云,Dumbo靠大耳朵在空中飛舞,在風中自由。年僅23歲的陳翔志跳上攀石牆,運用全身力量離開地面示範時,就是他最享受的一刻。攝記要求的姿勢,他Take 1已輕鬆完成,這個訪問最深刻是,大家半開玩笑地提議示範謝天華式邊攀岩邊聽電話,深藏不露的陳翔志強調「其實好易」,還多次回帶,以免記者誤以為說笑。單單這四個字,足見轉全職4至5年的他功力深厚。
▼陳翔志示範抱石技巧(按圖放大)▼
外間誤解運動攀登單靠力量
自由不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而是教會你不想做什麼,就可以不做什麼。運動攀登令陳翔志以全職運動員身份作別課室,「自知不擅長讀書,與其兩頭唔到岸,不如放手當職業運動員,當時運動攀登未被列入奧運項目,仍選擇跟隨前輩的足印」。初時跟社區中心接觸運動攀登,後來跟爸爸的同事鑽研,他沒有想太多,差不多每天都訓練換來意想不到的成果,短短幾年已擁有2017年全運會抱石冠軍及2018年全國攀岩錦標賽抱石及領攀冠軍等頭銜。他認為外間對運動攀登最大的誤解是需要強勁的手力,「很多人以為要好大力先可以玩到,實際上不需要的,需要思考如何在每一步省力兼完成路線」。
抱石簡介
是運動攀登的其中一種,特點是不設繩索,以安全墊保護。選手要在指定位置開始攀爬,雙手握實完攀點獲裁判認可便算完成該條路線,若接觸到Zone point有額外分數。
排名根據完成路線次數、完成路線的嘗試次數(愈少愈好)、達到的Zone point、獲Zone point的嘗試次數而分辨。
曾被老師阻止轉全職運動員
社會往往把學歷與成就掛勾,但這不能套在陳翔志身上。由不用讀書起,他自覺走上正確的路,開始享受飛的感覺。初轉全職時陳翔志曾有疑惑,不肯定自己能否堅持,「初時家人不支持,老師也曾阻止。不過其實我沒有真正考慮放棄,後來因『硬頸』堅持已見,令家人態度軟化」。爭取的過程輕輕帶過,但臉上得意洋洋的笑容,已交代了故事的另一面。
羅馬非一日建成,冠軍也非運動員努力就垂手可得,電影中小象Dumbo獲得馬戲團一班好友兩脇插刀,最後與被帶走的媽媽再聚,現實中的陳翔志亦有貴人之助︰「初時一同轉為全職捱的,還有鄧少熙。我們的家很近,自然一同訓練。大家體型及身高的差異,令二人動作有別。因此會互相參考及學習對方的強項,一同進步。」
小飛象在童話故事中「擁抱自己、振耳高飛」,陳翔志極之認同,「攀石都是要運用自己強項,各人特點往往不同,不用介懷自己的短處。有些人會以為矮會不利,有些人認為矮較著數」。受傷是運動員難以避免的事,暱稱「腸仔」的他,較嚴重的傷患是拉傷手指,不過賽事一浪換一浪,他只能接受物理治療、貼運動膠布「紮住上」。平常心應戰,成績反而喜出望外,那是去年亞洲盃泰國站摘亞一仗,他不止為自己表現高興,也為三甲為香港選手包辨而振奮。
《小飛象》劇照
幾年來的磨練,令陳翔志心智成熟,他轉全職後沒有特別失意,「比賽有贏有輸,就算贏了之後總有機會落敗,世上沒有全勝之師」。東京奧運首設運動攀登,名額有限之下,陳翔志坦然面對︰「會一直爬,直到爬唔到。」
東京奧運入圍難度高又如何?努力為夢想振耳高飛,就是運動員應有的態度。
東京奧運入圍條件,符合一項便取得資格︰
1.世界運動攀登錦標賽(IFSC World Climbing Championship)前7名
2.奧運資格賽(Olympic Qualifying Event)前6名
3.亞洲錦標賽(Asian Continental Championships)冠軍
場地提供:project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