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奧運.港隊Z世代︱伍泰龍的直男邏輯 撇開感性尋找最佳答案

撰文:袁志浩
出版:更新:

奧運會,既盛載運動員的夢想與目標,也標誌他們的成長。
GEN Z(Z世代),泛指在1997年至2010年間出生的人,這批生於互聯網年代的運動員今屆佔香港隊超過一半。他們有的只是第一次踏上五環舞台,從懵懂小孩到奧運代表的這段路,透視了新世代不同的成長面貌。
生於千禧年的伍泰龍(Jason)縱然沒做過流行的MBTI(16型人格測試),卻很明顯是個「T人」——重視邏輯思維。正是如此,他才能撇開情緒,為眼前每道難題找出答案,成就三項鐵人運動員最需要的堅持。
攝影:梁鵬威

「社交媒體就是GEN Z生活的全部」,網絡上是如此定義這個世代。

成長階段都活在網絡護蔭下,他們早習慣在虛擬與現實世界中交替地生活著,只要翻開其社交媒體帳號,幾乎已可對其生活一探究竟。

我們就這樣順應「潮流」開始吧。

伍泰龍的Instagram帳戶上,除了獲獎照片,大部份都是踩單車、跑步與游水,就算是出席活動,或疫情間罕有上載自己打劍擊的模樣,都是跟運動有關。

他有時會紀錄自己或隊友的片段,分享在訓練間「苦中作樂」的方法,像是如何在長距離單車練習時一直踩下去,靠的就是在腦海中不斷循環同樣的歌曲,簡單節拍卻「洗腦」的音樂,配上字句與表情符號,畫面中他趣怪地點着頭,獲得不少讚好與流量。

三鐵佔了伍泰龍大部份的人生。(梁鵬威攝)

「三鐵佔了我人生至少90%。」2018年就讀中學時就成為全職運動員的Jason如是說。

他想像不到假如沒有三鐵,日子該如何過。每季之間的長假期,他留在香港的話也會忍不住想踩單車,「就算我退役都會繼續玩,或分開(三個項目)去做這些事情。」

三項鐵人重點在於「三」,在外人眼中最辛苦的事,Jason看來卻是最有趣的地方,「有三種不同運動,即是永遠也不會悶,好抵玩。」

伍泰龍小時候是老牌球會愉園的青年軍。(受訪者提供)

從越野跑開展的三鐵路

他最早期竟是踢足球的,那是國際學校中最受歡迎的運動之一,初中時為校隊右後衛的他,更是老牌球會愉園的青年軍,誰料一次與體育老師的對話,改變了往後走向。

「老師說明天參與(學界)cross-country(越野跑比賽)的人數不夠,叫我去幫忙,這樣就不用上課了。」Jason回憶起來雙眼仍發光,這可說是那年紀最令人振奮的事,他毫不猶豫便答應。

比賽成績比預期好,老師認為Jason有潛質在跑界發展,建議他練跑。而Jason加入的跑會,正是由前三鐵運動員、現任三鐵港隊總教練韋安祖(Andrew Wright)帶領,他身邊同齡朋友都轉玩三鐵,他最終也被說服加入三鐵行列。

伍泰龍的三鐵生涯由越野跑開始。(受訪者提供)

伍泰龍自小已接觸各種運動:(按圖放大)

+5

「我很享受探索大自然,嚮往戶外活動,小學、中學的周末都會去行山、玩卡丁車之類。」Jason小時候還學過潛水、騎馬、滑浪、滑雪,從舊照片上他的笑容可見,上山下海基本上都難不到他。可是在三鐵項目之中,游泳卻是Jason最不擅長的,據他形容,當初他只能讓自己不溺水,說不上懂得游泳。

結果他前後花了三年去學好游泳,嚴格來說是令自己游得快。他每周練水6日、每日練兩課。在體院的25米練習泳池內,他曾「喝」過無數啖水,「羅亮添(前港隊成員)很照顧我,他游水好勁,跟他游同一條線的話......不斷被lap(超越一圈)。」

伍泰龍認為訓練很講求自我意識。(梁鵬威攝)

黑白分明 愛直擊問題核心

更困難的,是雕琢技術細節時的孤獨,這不是單憑努力就能完成。

「你一定要好專心,好有self-awareness(自我意識)」。那是自我搏鬥的過程,「初學的我划手時雙手很容易會在前方交疊,教練讓我的手移動多數厘米才向下壓。」他嘗試向記者解釋,兩臂在空中從後向前畫半圓,「我的方法是把指令變成畫面,在腦海中先預想一次。然後發現要把雙手想像分得很開,現實中做出來才剛剛好不重疊。」

游泳時的手部動作,對伍泰龍而言最困難。(IG@jason_ng_tai_long)

這講求高度專注,但他抱着一個信念,就是不被對手lap的自尊。他持續嘗試下去,「中學同學去生日party,我都想去,但我會想,跟隊友練習都好開心,是另一種party。」比賽中抽筋、無氣、落後,他不曾擔心結果,或動過放棄的念頭,「我會專注過程,例如我上岸(三鐵首項比賽為游泳)後排名很後,就想辦法追——踩車時省力、讓跑步時快一點?或者我利用單車追前一些?」

伍泰龍是位總是渴望直接解決問題的人。(梁鵬威攝)

即使抽離比賽環境,生活上他也是愛找答案、盡快解決問題的人,「我是邏輯性思維,很黑白分明。」他愛與一班朋友玩講求策略的桌上游戲,而最有力的例子,就是女友向他訴苦呻攰,他非但沒有安撫對方情緒,反而認真提供處理辦法,「我說不如你今晚拉下筋,可能明天便消除疲累了。她說只是想有人跟自己說一切會好轉,但我根本不可能這樣說!」毫無疑問是一位「直男」。

伍泰龍與媽媽Adrienne感情要好。(梁鵬威攝)

母兼父職無限量支持 「選擇做就盡力做到最好」

其實無論是什麼世代,性格都離不開原生家庭的影響。

Jason的媽媽Adrienne在港出生,3歲已移民加拿大;父親則來自美國,然而兩人在Jason小時候已離婚。自此Adrienne便身兼父職,「她還是服務員、廚師、經理人,all-in-one(多功能)。」她一直鼓勵Jason接觸不同運動,尋找自己最喜歡做的事。而自從Jason投身三鐵,她更是最強大後盾,把兒子照顧得無微不至。「小時間在香港比賽,每次她都早上4點多5點便起床載我出去,她其實不必這樣做。」

+3

雖然Jason會「投訴」常被媽媽催促做功課,但最後他依然很聽話,「她很可靠,有她在,我就可以很放心、專心練習跟恢復。」像是5月底於哈薩克的亞洲盃中落實奧運資格後,Jason僅留港約一周,期間不僅要維持訓練,又要應付大學考試與接受傳媒訪問,有媽媽幫忙安排各種行程,確是無後顧之憂。

媽媽在訪問當天也協助伍泰龍打點一切。(梁鵬威攝)

而無形中媽媽成為了Jason的榜樣——Adrienne曾是體操選手,學生時期也玩過三鐵,所以很清楚運動員需要什麼,或是如何平衡生涯與學業。

「如果她選擇去做一件事,她就會認真去做,不會偷懶、玩玩吓,想盡辦法讓它成功。」記者對此也深有體會,在安排今次訪問的過程中,Adrienne對訪問形式、日期、內容等都希望有充分了解,若有含糊之處,她定必再三確認;而她提供的舊照片,最令記者驚訝,皆因她將照片分類得井井有條,且每張圖片均附上說明。可見Jason的「直男」特質,很大程度是來自媽媽。

體院外的空地剛好放了一個「龍頭」,名字中也有「龍」的Jason拍照留念。(梁鵬威攝)

意外僥倖逃一劫 「避不開就繼續向前」

作為母親,Adrienne最擔心的便是兒子在比賽或練習中途受傷。Jason經歷過兩次較嚴重的意外,第一次發生於2018年的法國集訓,他接連在游水時被人撞斷鼻兩次,需要做手術矯正。

第二次是今年2月,他在沙頭角公路作訓練單車期間,被一輛雙層巴士爬頭時撞到,一度夾在巴士與防撞欄之間,更被撞到拋起離單車手柄幾米高後落地,令左手手肘及左膝擦傷。

伍泰龍今年訓練時被雙層巴士撞倒,手腳均有受傷。(IG@jason_ng_tai_long)

過去有三鐵運動員在同類意外中重傷骨折,甚至失去性命,Jason強調自己能夠「全身而退」是極其幸運。他難免留下心理陰影,而當時面對的,更可能是奧運夢就此破滅。

「受傷很大程度影響到訓練,意外後兩周的比賽對奧運資格很重要,當時憂慮狀態會下滑;震驚的情緒影響了我一段時間,令我怕在公路上踩車,很沮喪。」

撞車意外發生之後,伍泰龍一度對在公路上踩車有陰影。(梁鵬威攝)

他的邏輯性思維再度發揮「作用」,「就算沒法子如常練習,我也到體院田徑場行一會兒,再接受物理治療,我想令自己維持在訓練的環境跟氣氛之中,專注於康復過程。」他明白怨天尤人也不能改變事實,「我不可能避開意外,除非我永遠也不踩單車吧,但做三鐵運動員,我一定要這樣做。我不能被困在過去,要跨過這個關口,想想今天的事、如何繼續向前。」

跨過關口,繼續向前。(梁鵬威攝)

也許是年齡的關係,我們對GEN Z總帶有「稚嫩」的偏見,但試想想,這一代小時候便經歷過肆虐全港的「沙士」,看着大人面對席捲全球的金融海嘯;更在最可貴的時間遇上新冠疫情,本應豐富的青春留下了兩、三年空白。

他們在不安中學懂凡事審慎以對、考量現實,更擁有強烈的自我驅動力,更喜歡自己尋找答案。縱使Jason不知道何為MBTI,但他在務實這方面卻很GEN Z。

伍泰龍一直渴望代表香港。(梁鵬威攝)

伍泰龍的成長片段:(按圖放大)

+3

「我從來沒有訂下過一定要參與奧運的目標,一直都只想做到最好。」能夠代表香港近800萬人踏上五環舞台,對他而言是榮幸,也是肯定,「奧運時我身邊的人都是精英中的精英,這很酷!很期待看見不同高水平的運動員。」

時間與排名,都並非最重要,「確保比賽時將我最好的一面展現出來,享受比賽。」期待他在巴黎奧運,能找到那個有關三鐵與人生的答案。

伍泰龍將首度參與奧運。(梁鵬威攝)

巴黎奧運2024香港隊名單 免費直播時間表+港隊賽程+獎金一覽

巴黎奧運港隊重點賽程 江旻憓7.27登場 張家朗何詩蓓7.29爭獎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