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近百年首現收縮 產子減稅 倡引移民 日出招保「一億」  

撰文:楊紫微
出版:更新:

日本作為首個視出生率下降為「國家級危機」的國家,當局一直以來極度關注人口增長放緩的議題。近日,根據官方人口調查報告顯示,日本人口自1920年代起首次出現收縮,宣告了日本人口正式進入了衰退時代。

日本老年人口越來越多,自1920年代首次出現人口收縮。(Getty Images)

人口調查報告指,因死亡人口比出生人口多,2010至2015年期間日本人口減少了947345人,超越整個三藩市的總人口。聯合國估計,2100年時日本人口會由現時的1.27億,跌至8300萬,更有超過三分之一為65歲以上老人。

制定人口政策 目標是維持1億人

日本以「少子化」一詞形容日本幼年人口減少,整體社會老年化的現象。為對抗少子化,首相安倍晉三最大的改革便是任命國務大臣加藤勝信為「一億總活躍」大臣,以「讓日本全國一億人能夠發揮自我」為大前題,制訂人口政策。加藤的一大任務是讓日本人口要維持在1億,此並非易事。2012年日本平均每名女性僅生育1.41個小孩,而日本政府的目標是提升至1.8個,但要維持1億人口的話,則需要2.1個。

平均每名日本女性要「生兩個至夠曬數」,達到維持人口在一億的目標。(Getty Images)

日本政府在對抗少子化,增加勞動人口的的對策上,提出了兩個主要面向,分別為增加生育誘因及吸引海外移民。

「增加生育誘因」背後隱含的議題眾多,年輕一代的遲婚不婚趨勢,因夫婦雙方工作不利育兒而只生一個,甚至不生小孩,通通都是「一億總活躍」政策需要處理的問題。

傳統觀念沒變 日鮮有未婚生子

其中一個造成少子化的重要因素是遲婚趨勢。與整個東亞地區類近,日本非婚生子的比例比歐美地區低極多,法國和美國分別有52.6%及40.6%,日本則只有2%,表示日本在生育的問題上相當傳統,堅持結婚後才生兒育女,這代表了日本政府需要花一番功夫解除年青一代對婚姻的抗拒。去年實行的稅制改革中一項「家庭減稅」,正正為鼓勵年青人結婚而設。另外,改革中亦有一項為「生育減稅」,以減輕育兒家庭的負擔更鼓勵生育。

而日本與歐洲國家如法國、意大利及瑞典相比,用於育兒及托兒相關的支出佔GDP(本地生產總值)相當低,大約只有上述三者的四分之一。但在近年,安倍政府對育兒相關的資助大幅增加,例如在2017年前,將幼兒保育員由現時的40萬人增聘至50萬,又計劃讓育兒家庭優先入住公共房屋。另外,提倡「三代同堂」家庭的好處,為其提供資助修建住屋,令母親不再需要獨自承擔育兒的重擔,以鼓勵生育,並釋放女性勞動力。

日本近年開始放寬移民政策,以增加勞動人口。(Getty Images)

日本的移民條件相對苛刻,2012年曾推出一個「海外高級人才積分制度」,降低取得日本永久居民條件,不過因評估標準較高,2012年中只有17人合格,與當局預期的2000人相距甚遠。去年11月,地方創生大臣石破茂提出應放鬆移民政策,以吸引海外移民成為日本生產力。因應日本人移民到外地的數字有上升趨勢,他指出應吸納海外移民填補,他同時提倡外國勞工應與日本人同工同酬,以杜絕將外國人當成廉價勞工的情況。日本愛知縣知事大村秀章又提出,建立「外國人就業特區」以促進建築及製造業的外國人就業數目。日本政府對於移民政策步步放寬的態度,似乎表達了當局對勞動人口收縮的焦慮,即使放寬移民政策遭日本保守勢力斥責是「賣國」,但在日趨老化的社會下,降低移民門檻亦是無可避免的一步。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