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壤」海外餐廳美女侍應 七成收入上繳黨 遇抵制血汗錢更難保

撰文:陳駿豪
出版:更新:

每當踏入名為「平壤」( Pyongyang)的朝鮮國營餐廳,顧客可得到身穿朝鮮民族服、來自朝鮮僱員招待。餐廳供應泡菜、冷麵、燒墨魚等韓式食品,不少遊客為一睹朝鮮風韻,紛紛光顧「平壤」,令餐廳成景點。不過,近日朝鮮先後核試和發射衛星,動搖東北亞局勢,韓國不但在外交上聯同美國舉行軍事演習, 並試圖封鎖朝鮮經濟,宣布關閉兩韓合營的開城工業區,更呼籲海外人士抵制「平壤」,免得資金流入朝鮮核工業。在韓國的指控和制裁背後,本來就生活艱苦的海外謀生朝鮮人,更顯得雪上加霜。

餐廳「平壤」員工身穿民族服接待顧客。(網上圖片)

「平壤」在中國、俄羅斯、泰國、柬埔寨、印尼等12個地方設有分店,分店數目總數近130間,員工近2,000人。《韓國時報》報道,朝鮮在外勞工人數約5萬人,每年為朝鮮帶來近1億美元(約7.8億港元)收入,連同開城工業區的收益,朝鮮每年收入可達2億美元,近16億港元。

英國《衛報》指,「平壤」收入轉為外匯主要用於「勞動黨務」,包括政治宣傳、購置貴重物品、發展軍備,由朝鮮「39號辦公室」管理;又引述消息指,餐廳收入用於支持朝鮮足球隊的日常開支。

朝鮮勞動黨篩選出身優良、年約20多歲的女性到海外餐廳工作。(網上圖片)

海外勞工收入多上繳中央

縱然海外收益豐厚,但朝鮮人得到的收入不多。《韓聯社》報道,海外勞工的每月工資約為100至1,500美元(約800至11,000港元),當中七至九成須上繳政府。外派的僱員都是朝鮮的精英,僱員大多是經朝鮮政府精選、出身成份優良的國民。然而,員工待遇並無特別優待,居住地都是政府指定,平日難以外出。

除經營餐廳外,朝鮮海外業務包括伐木、礦產、建築、醫療以至資訊科技。不過因外國制裁朝鮮商品出口,朝鮮透過外地勞工的賺錢更有利可圖。最近,不少非洲國家更向朝鮮購買銅像;朝鮮藝術機構「萬壽臺創作社」出口至安哥拉、剛果民主共和國、埃塞俄比亞、乍德等國家的巨型銅像,已成為出口主要收入來源。

朝鮮出口到非洲的銅像是穩定收入來源。(網上圖片)

據韓國情報部門透露,朝鮮的海外業務面臨打擊。2010年,科威特的建築公司跟朝鮮解約;阿爾及利亞近期亦不賣帳,於2015年拒絕朝鮮增加輸入外勞的訴求;卡塔爾政府亦要求朝鮮工人要親身領取工資,否則向工人懲收罰款,增加不少朝鮮外勞支薪的困難。工人收入微薄,加上海外業務縮減,在外謀生殊不容易。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