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視之死】政府銀彈催谷影視業 打造「韓流」外交軟實力
香港人除了TVB、ATV,看得最多的大概是日本卡通片與日劇了,1980、1990年代,是日本影視業出口的全盛時期,在亞洲以至全球掀起哈日潮,連美國人也迷《寵物小精靈》,日劇成功入屋證明,不一定要本土化的內容也能打動觀眾的芳心。惟日本電視台故步自封,沿用舊模式運作;早幾年的「半澤熱」,以至近期的「逃恥熱」均證明,日本劇集不乏佳作,但出口及外銷的情況已遠不及舊時,在亞太地區的軟實力亦漸漸被韓國趕上,甚至超越。韓國影視娛樂事業在過去20年間騰飛,「韓流」成為了21世紀其中一個最熱的名詞,政府是幕後的一大推手。除了積極投資於公營電視台及出口韓劇,嚴打網上盜版視頻,韓國政府去年還公布「文化隆盛促進計劃」,擴大韓流在世界的疆域。
如何促進?這可由韓流進軍緬甸的經驗窺探一二。緬甸民主改革開放以來,中美日韓政商圈無不看準這隻亞洲「新金蛋」,外資湧入當地投資設廠,在影視娛樂層面,最早打進當地的恐怕是韓流了。韓國文化部門與緬甸政策協議,去年起向後者提供免費電視節目,供當地電視台播放。韓國政府免費輸出韓劇,錢當然不是白花的,伴隨韓國流行文化傳到緬甸的還有時裝、化妝品、韓食、韓語、電子產品,以至旅遊等,恍若複製日本在1980至1990年代在亞洲無可匹敵的軟實力之道。
由此可見,政府銳意協助的不只是娛樂影視事業,背後的連鎖經濟效益才是目標。仰光一些大型商場也會舉行韓國文化活動,邀來韓星表演,足見韓流已逐漸站穩陣腳。韓國政府明言,若贈送韓劇在緬甸奏效,打算與斐濟、牙買加、吉爾吉斯、孟加拉、博茨瓦納等地推動同樣合作,可見韓流的「野心」版圖已遠及中亞、非洲等地區。
不少學者都把台灣的狀況與韓國相比,台灣教育文化組副研究員劉新圓在去年發表的文章指出,韓國政府對電視產業態度與台灣恰好相反,由管控轉為支持,在1990年代金泳三政府時期,他眼見荷里活電影《侏羅紀公園》一年勁賺8.5億美元,相當於當年韓國出口150萬輛汽車的收益,因而深感震撼。自此,金泳三積極推動文化產業發展,在文化觀光部下特設文化產業局,開設影像唱片課、電影振興課等,培訓行業專才。這項投資很快就有回報,韓劇外銷量自1998年的320萬美元,至2005年飆升至9,870萬美元,不足十年暴增30倍。
在韓國政府鼓勵以及寬鬆政策下,自1995年開始,三星、現代、大宇都開始積極染指影視業,1990年代起形成KBS、MBC、SBS三台鼎立的局面,為了併收視,併廣告收入,各台都各出奇謀,出盡創意及提升製作質素,拍的不只是吸引大媽的愛情劇,還推出懸疑、動作等題材,高質素韓劇在國內國外都大受歡迎。
韓劇風靡全球,其實算有點無心插柳的,韓國於1990年代最渴望推動的是電影而非電視劇。隨着全球步入流動通訊發達的OTT時代,高質素迷你戲反而更見吃香,持續播放數周的韓劇帶來的話題性及影響力,絕對不輸一套大製作電影。反觀台灣對電視台的不干預政策,一味開放到底,導致電視頻道百花齊放,當遇上網絡衝擊時,電視台的廣告收入更是進一步分薄,較大型的電視台再無力以高成本製作電視劇,如何與中日韓劇集競爭?
回想1970,1980年代,無綫電視何嘗不是成功打進東南亞國家,多少70、80後馬來西亞青年是看TVB劇集長大,因而對香港文化及廣東話情有獨鍾?內地企業勇於擁抱網絡發展,大膽改造電視生態;韓國政府花上20年推動文化產業,業界內競爭改善製作。以往香港人嫌大陸劇老土,韓劇只賣眼淚,自哪時起香港出產的變了「膠劇」?
有關報道同時刊載於4月3日出版的《香港01》周報第54期,敬請讀者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