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無名小輩到鐵腕總統 普京的「五大戰役」(上)
俄羅斯3月18日舉行的2018總統大選已經開始點票,若無候選人獲得過半的選票,則將于三周後舉行第二輪。不過所有人都知道,不會有第二輪投票的,更沒人能對普京的連任構成威脅。經過18年總理-總統-總理-總統的執政,普京早已和克林姆林宮之主劃上了等號——而這是有其原因的。
普京是從1999年以總理之位接手俄羅斯的,那時的「北方巨熊」已經在1991年的蘇聯解體後經歷了10年的動盪。在那被稱為「美利堅盛世(Pax Americana)」的10年間,華盛頓以能否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要脅俄羅斯開放資源,北約組織(NATO)毫無遮掩地將以前華沙條約國納入帳下,甚至連日本都要求俄羅斯放棄南千島群島(北方四島)。
回望當年葉利欽總統(Boris Yeltsin)與克林頓(Bill Clinton)等歐美領導人勾肩搭背,在1995年訪問美國時大醉酩酊的樣子,今天的多數俄羅斯人只會感受到被人當傻子一般看待的恥辱——任何真正值得誇讚的成績,都是在經歷難關後方才取得:從當年的窘境走到今天,普京扛下了5場硬仗。
決戰車臣:奠定執政地位
早在普京上任之前,他即將面對的第一場硬仗便已在醞釀。蘇聯解體之後,「歷史終結論」成為了國際輿論的主流。蘇聯和其所代表的社會主義被視作被歷史拋棄的糟粕,連帶着的是俄羅斯歷史、文化與情感基礎的坍塌。在那波浪潮下,俄羅斯周邊新獨立的國家紛紛走上了「去俄羅斯化」的浪潮,那些尚未獨立的地區也醞釀著騷動。
美國作為剛剛從冷戰中獲勝的一方,面對這個已被打趴在地的對頭,顯然還想補上最後一刀。這時,車臣這個位居高加索腹地、且有大批非俄羅斯族人口的地區,自然成了很好的落刀點,切斷了車臣,也就切斷了俄羅斯借高加索通往中東的通道。
當時的車臣實際上已與獨立無異。領袖杜達耶夫(Dzhokhar Dudayev)在1990年代初的去俄羅斯化措施和失敗的經濟政策,令當地俄羅斯人大為不滿。車臣與俄羅斯的關係也進一步惡化。而當杜達耶夫展開「種族大清洗」,消除所有境內的非車臣人以及「車臣人的叛徒」,屠殺俄羅斯人時,葉利欽政府終於發起了第一次車臣戰爭,最終卻以慘敗收場。
勝利的車臣政府未能有效控制當地局勢,車臣各武裝勢力在接下來的兩年間也更加肆意妄為,乃至氾濫到車臣以外的地區。自1996年11月開始,俄羅斯塔吉斯坦和莫斯科等地遭遇多起恐怖襲擊事件,普遍被認為是車臣武裝分子所為;1997年12月,車臣武裝分子在哈塔卜(Ibn al-Khattab)的帶領下,開始率部攻擊俄羅斯軍方基地、軍人、員警;1999年8月,哈塔卜再率2000餘人從車臣入侵鄰近的俄羅斯達吉斯坦共和國,並宣稱在達吉斯坦發起「聖戰」,揚言清除所有異教徒。這次他們做過線了——這時的普京,剛剛被葉利欽確定為接班人。
這位元名不見經傳的新總理,先是當着記者和攝像機的面,直言「車臣叛軍是畜生,不配活在世上」,隨後立刻空軍先行、陸軍跟進,在12月初便已經開始針對車臣首府發起最關鍵的格羅茲尼戰役。數月後,已經正式成為總統的普京在2000年5月對車臣實施了直接管治。在那段時日裏,俄羅斯軍隊一改幾年前第一次車臣戰爭時的羸弱,以毫不留情地方式對車臣進行了近乎血腥的鎮壓。
對此,不僅車臣的核心武裝力量被一舉打垮,只能在接下來的數年間以遊擊戰略進行小規模反抗,便是樂於見得車臣大亂、俄羅斯被切斷前往中東通道的歐美各國,也驚愕不已,只得指責俄羅斯「種族清洗」、「反人道主義」。
從那時起,普京冷血殘酷的形象便在歐美輿論中定格了。也正是從那時起,普京從1999年8月剛被任命為總理時31%的民調滿意度,在短短3個月內驟升至的11月的80%,奠定了自己的根基。
再戰高加索:格魯吉亞
眼看着車臣問題就那樣沉寂,俄羅斯的對手們肯定不會滿意。也就是在這樣的暗中對峙下,普京的第二場戰役打響了,地點仍然是俄羅斯通往中東的必經走廊高加索地區,格魯吉亞。
蘇聯的解體讓東歐中亞的前華沙條約國和新獨立國家擺脫了莫斯科的束縛,各自開啟了不同程度的「去俄羅斯化」進程。對此,歐美自然是喜聞樂見的,這些國家也挨個成為了北約和歐盟爭取的對象。自1994年北約創辦「和平夥伴關係計畫」(PfP),拉攏前蘇聯和前南斯拉夫加盟國開始,北約與格魯吉亞之間的交流就逐漸密切。
或許是覺得進展不夠快,2003年11月格魯吉亞爆發了「玫瑰革命」,該國親美的反對派在薩卡什維利(Mikheil Saakashvili)帶領下成功發起一系列示威活動,最終令原總統于第二年1月下臺。在之後的幾年間,格魯吉亞逐漸調整政策,一面轉向西方,試圖加入北約,另一面打壓國內親俄人士,尤其是針對實際獨立的親俄南奧塞梯地區。而當2008北約峰會承諾「遲早會同意格魯吉亞加入北約」之後,薩卡什維利認為有北約撐腰,便於當年8月向南奧塞梯地區發起了武裝攻擊。
沒想到的是,一直對情形保持關注,並多次譴責薩卡什維利政府迫害南奧塞梯的俄羅斯普京當局,很快就於2008年8月8日那天加入了戰鬥。不僅將格魯吉亞軍隊推出南奧塞梯,更佔領格魯吉亞所有重要設施和樞紐。
面對薩卡什維利的呼救,歐盟輪值主席國法國總統薩科齊(Nicolas Sarkozy)與美國總統小布殊(George W. Bush)於8月9日共同宣佈,將派出聯合代表團就停火同各方斡旋;北約發表秘書長則聲明,「嚴重關切」局勢、「密切注視」後續發展。理所當然的,沒有盼來任何援助的格魯吉亞只能在當月16日與俄羅斯簽訂了停火協定。
東烏:被凍結的衝突
而自2014年開始延續至今日的烏克蘭東部、南部衝突,幾乎是又一個格魯吉亞戰爭的翻版。只不過這次格魯吉亞換成了烏克蘭,而南奧塞梯換成了克里米亞。
先是2013年底,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Viktor Yanukovych)決定中止和歐洲聯盟簽署政治和自貿協議,強化和俄羅斯關係。反對派隨之發起大規模示威,要求亞努科維奇下台,提前舉辦大選。2014年2月22日,烏克蘭國會革職亞努科維奇。但是素來更認同俄羅斯的烏克蘭東部和南部地區,則無法接受首都基輔發生的事,尤其是南部的克里米亞。
到了2月27日,已經有多個克里米亞組織表示不支援基輔的決定,各地爆發親俄羅斯示威遊行,同日,克里米亞阿克肖諾夫(Sergey Aksyonov)政府成立。這時,俄羅斯議會迅速批准普京使用武力,出兵幫助阿克肖諾夫穩定局勢。剛剛取代阿努克維奇成為總統的波羅申科(Petro Poroshenko)則宣佈烏克蘭武裝力量進入完全備戰狀態。
可是,烏克蘭駐紮在克里米亞的海、空、陸部隊則在接下來的3天內接連倒戈,效忠阿克肖諾夫。克里米亞議會更是快刀斬亂麻地以78贊成、0票反對、8票棄權的結果同意成為俄羅斯一部分,並決定於16日舉行公民投票。在短短一周內,克里米亞的局勢演變到了考驗俄羅斯和北約的時刻,雙方同時在克里米亞或附近地區增派軍隊,戰爭一觸即發。
面對俄軍迅速集結的22,000人軍隊,以及大規模出動的俄羅斯黑海艦隊,儘管波羅申科一副大義淩然要與普京決鬥的姿態,但他背後的歐美最終還是認為烏克蘭不值得自己與俄羅斯動真格。
翌日,克里米亞全民公投結果97.47%支持獨立,2.53%反對,克里米亞宣佈獨立。當俄軍軍隊穿行過塞瓦斯托波爾市街頭,克里米亞人沿路歡慶,以迎王師。3月18日,普京、阿克肖諾夫、塞瓦斯托波爾市市長簽署克里米亞入俄條約。
從那時起,不管是將之稱作「克里米亞回歸俄羅斯」也好,「俄羅斯野蠻吞併克里米亞」也罷,這塊黑海的瑰寶,就這樣滴血未濺地成了普京的囊中之物。在那之後歐美能做的,也只剩下於3月24日將俄羅斯從八國組織(G8)中踢出,變為今天的G7。
受到克里米亞的鼓舞,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的大量親俄人士也和親西方政府展開了持續至今日的衝突。在經歷了最初一年多的動亂後,隨著明斯克停火協約的簽訂和再次修正,東烏地區在過去兩年間雖然每個月都有導致約20人傷亡的衝突,但已經處於實際獨立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