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充分支持和肯定美朝對話  回看六方會談至今中國堅持之路

撰文:陳智深
出版:更新:

美國總統特朗普終答允與朝鮮領導人金正恩於5月前會面,算是為朝鮮半島局勢帶來了一點正面消息,中國外交部亦對此表示支持和肯定。而在此之前,美方一直要求中國要在朝鮮半島問題上多負責任,特別是該盡力敦促朝鮮放棄核武或任何軍事行動。到底中國在朝鮮問題上怎樣看?背後又貢獻了什麼?我們可以從中國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傅瑩較早前一篇文章看出來。

對於美朝領袖有意在5月之前會面,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表示:「我們對美朝雙方就直接對話釋放的積極信息表示歡迎。朝鮮半島核問題的解決正繼續朝著正確方向邁出步伐。我們對有關各方致力於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問題予以充分肯定和支持。正如王毅外長昨天在兩會記者會上指出,接下來的關鍵,是各方積極呼應,形成合力,共同把半島局勢重新納入和平穩定的軌道,把半島核問題重新納入對話解決的軌道。王毅外長還特別指出,和平必須爭取,機遇需要把握。」

耿爽又表示,中方希望各方都拿出政治勇氣,作出政治決斷,盡快開展一切必要和有益的雙多邊接觸,全力推動重啟和平解決半島核問題的對話談判。中方將為此繼續作出不懈努力。

中國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傅瑩指,中方自2003年起應美方要求斡旋半島核問題後,一直堅持不懈地履行了自己的責任。(VCG)

本身同時身兼中國社科院國家全球戰略智庫首席專家的傅瑩指出,中國是自2003年起應美方要求斡旋半島核問題並且主持多邊談判的。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奉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朝核這個涉及地區安全的問題上,中國的立場是堅決反對核擴散。

自從承擔起斡旋責任以來,中方明確要求朝鮮停止核研發,也督促其他各方,特別是美方,關注和解決朝鮮提出的合理安全憂慮。然而,美國與朝鮮之間深刻的互不信任使得多年來談判達成的協議總是得不到落實。中方堅持不懈地履行了自己的責任,努力斡旋,並根據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參加了對朝鮮核導活動的制裁。但是,中國在督促美國和朝鮮承擔起應盡責任的問題上,其實缺乏強制力,具體努力要靠美朝雙方多走一步才能成功,這也是中方近年稱極提倡各界運用「雙暫停」模式來處理半島問題的態度。

美朝雙方缺乏互信各不相讓,令半島對抗和對立的氣氛日趨緊張,才是和平談判遲遲無法重啟的主因。(VCG)

傅瑩指出,中國本來就不掌握解決朝核問題的鑰匙,也缺乏關鍵籌碼來說服朝方停止核項目;而被朝鮮視為安全威脅來源的美國,對朝方安全訴求這個解決核問題的關鍵條件不願予以考慮。美朝雙方的意圖南轅北轍,才會令朝鮮半島核問題陷入困境。朝方伺機推動核導發展進程,與此同時,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的制裁也不斷加碼,美韓針對朝鮮的大規模軍事演習不斷升級。半島對抗和對立的氣氛日趨緊張,和平談判遲遲無法重啟,更令局勢更加嚴峻。

中國認為,通過和談解決核問題是一個以最小的代價實現利益最大化的選擇,當然這也需要各方都承擔責任,都做出應有的妥協。無論過去還是將來,為了維護地區和平和穩定,中國一直致力於推動實現半島無核化,支持通過對話妥善解決朝核問題。

韓國國家安保室長鄭義溶在白宮宣布,特朗普應朝鮮邀請將於5月前與朝鮮最高領袖金正恩會面。(VCG)

要說中國在朝核問題中扮演的角色,2003年是一個分水嶺。關於朝核問題的國際多邊解決機制在這一年誕生,中國作為多邊談判的重要斡旋者當然也參與其中。在此之前,朝核問題一直是由美朝雙方在談。當年朝鮮宣布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加上美國對伊拉克軍事行動已箭在弦上,時任美國總統小布殊為避免陷入中東和東亞兩線壓力的困境,派出國務卿鮑威爾到中國游說。

在當年,朝核危機再爆發,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美朝框架協議》沒有得到執行,導致雙方關係破裂。本來《美朝框架協議》這一名字所體現的,正是美國和朝鮮是這段歷史的主角。考察朝核問題的根源,需要追溯到對韓戰的戰後佈置。這場戰爭從法律意義上講,至今沒有正式結束。

在1953年7月,以代表朝鮮和聯合國軍的雙方,在板門店簽署了《朝鮮停戰協定》和《關於停戰協定的臨時補充協議》。但是那只是一紙停戰協定,而非和平條約,也就是說,相關國家雖然休戰了,但仍處於戰爭狀態。這是朝鮮半島局勢長期以來穩定不下來的重要根源之一。

作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締約國,中國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核武器擴散,一貫主張全面禁止並徹底銷毀核武器。同時,中國主張通過談判和平解決分歧。既然《美朝框架協議》執行不下去了,而美國又希望中方能夠出面斡旋,中國政府當年就決定接受美方的請求。終於雙方都同意派代表到中國來談一談,美方與朝方可以在三方框架內接觸。

韓國國家安保室長鄭義溶在白宮向特朗普轉達朝鮮領袖金正恩願意與美方會談的意圖。(VCG)

從2003年4月到2007年10月,在中方積極斡旋下舉行了一輪中、美、朝三方會談和六輪有韓國、日本、俄羅斯加入的六方會談。六方會談中所形成的三份文件——2005年的《9.19共同聲明》、2007年的《2.13共同文件》和《10.3共同文件》——為通過對話談判和平解決朝核問題打下重要的政治基礎。但令人遺憾的是,這些協議在達成後卻往往得不到執行,會談常常陷入破裂,局勢才一再地升溫。其後中方雖然一直努力斡旋,但在更多分歧下,六方會談仍然未能重啟。

就目前形勢來看,傅瑩認為朝核問題有三種局面可能出現:第一種局面,是繼續「制裁、試驗、再制裁、再試驗」的惡性循環。朝鮮相對封閉,獨立性較強,制裁雖能造成很大壓力,但不會使國家撐不下去。而制裁之下的朝鮮更不會放棄核開發,事實上,朝鮮正是在受到制裁後才開始核試的,每次核試驗也是在一次比一次嚴厲的制裁之下發生。因此不難判斷,這種局面會使朝核問題拖下去,制裁升級和朝鮮核導試驗相互刺激的循環出現,直到朝鮮核導技術達到「臨界點」。

朝核問題第二輪六方會談在2004年於北京舉行,中方更特別了六邊形的會議桌讓各方能平起平坐交流。(VCG)

第二種局面是朝鮮政權垮台,這是美韓最期待的。美對朝政權長期採取不認可和敵對的立場,「政權更迭」一直是其對朝政策的主要目標,這也是過去奧巴馬政府「戰略忍耐」政策的重要立足點。在很大程度上,美對朝不斷加大制裁力度,只壓不談,就是期待能以制裁促使朝鮮內部發生變化。而對朝接觸、對話在美國內易被視為助朝穩定,阻礙實現其政權的垮台。這也導致朝鮮認定美國不願放棄對朝敵對政策,因而要強力應對。但現實情況是,近年朝鮮國內農業和經濟進入恢復階段,民生狀況相比最困難時期有了改善。金正恩接任朝鮮最高領導人後已基本穩住局勢,雖然朝鮮國內政策和表現令外界反感,但將解決核問題的希望寄托於朝政權短期內崩潰恐難以實現。

第三種局面是恢復對話和認真談判,使核問題得到緩和甚至解決。重啟對話並不容易,因為多年來美朝間已極度互不信任,六方會談的起伏甚至倒退也削弱了各方的信心。但過往的經驗證明,對話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一是對話可以穩定朝核態勢,為解決彼此關切創造條件;二是對話是通往達成協議的必由之路。

韓國民眾亦非常關注美朝對話的進展,在街頭留心觀看新聞直播。(VCG)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朝鮮在發展核導技術上一步一個台階,朝核問題的現狀和談判的基點已遠遠脫離了2003年啟動六方會談時的原點。若能再度恢復對話,各方能否現實、理性地接受上述事實,不預設任何前提地談起來,這將是決定對話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換言之,任何一方如果偏執地試圖回到過去,那麼對話仍可能無法成功。

所以按目前形勢來看,中方提出的「雙暫停」可以是一個現實的起點。按照中方「雙軌並進」思路,將實現半島無核化和建立半島和平機制結合起來,同步對等地解決各方關切,最終找到半島長治久安的根本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