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泰公投】由宿敵巴塞皇馬 看懂加泰羅尼亞與西班牙恩怨情仇

撰文:甄梓鈴
出版:更新:

球賽來到17分14秒,紅黃相間的藍底白星旗幟高高飄揚,傳來一陣響亮的樂聲,在場人士高喊獨立口號,這裏不是公眾廣場,而是西甲班霸巴塞隆拿主場。選在那個時刻,是因為巴塞隆拿城在1714年陷落於西班牙軍隊之手。頃刻之間,魯營球場(Camp Nou)就變成一片示威地。
就着加泰羅尼亞於10月1日舉行獨立公投,《香港01》記者特地採訪了多位加泰人、巴塞球迷、西班牙學者、本港體育與政治專家,多角度了解加獨這個課題。

「如果加泰羅尼亞有一天獨立了,那麼巴塞必然在其中發揮了作用」,《金融時報》一篇文章分析說。這句話也許說中了許多加泰人的心聲。在自治區首府巴塞隆拿,享譽國際的足球隊「巴塞隆拿足球俱樂部」(簡稱巴塞)早於今年5月發表聲明,公開支持加泰羅尼亞發起獨立公投,為「加泰是否脫離西班牙統治」這一議題進行自決。對加泰人來說,巴塞不單是一支足球隊,更是一個民族身份的象徵。

公投當天,巴塞在主場迎戰拉斯彭馬斯(Las Palmas),開賽前主場作戰的巴塞球員穿上紅黃條紋相間的加泰羅尼亞令旗(Senyera)顏色的球衣進行熱身,巴塞副會長佐迪加度拿(Jordi Cardoner)說:「對國家來說這是歷史性的一天,我認為所有成員和球迷都可以做自己認為對的事,但我們會要求他們尊重別人。我們會專注球賽,最重要是贏出比賽。」拉斯彭馬斯的球員則在球衣繡上了西班牙國旗標誌,以示支持國家統一,令這場西甲賽事充滿政治色彩。

公投當天,巴塞在主場迎戰拉斯彭馬斯(Las Palmas)的賽事最終改為閉門作賽,昔日座無虛席的魯營,竟然會呈現出這片光境。(美聯社)

然而,馬德里派出防暴警察在公投日衝入多個票站清場,嘗試阻止投票進行,並發射橡膠子彈驅散選民,事件中有數百人受傷,多人被捕。

為免政治帶入球場釀成騷亂,這場西甲賽事最終改為閉門作賽,不開放給球迷觀戰。從電視畫面可見,觀眾席空空如也,只見球會格言出現在魯營球場的看台上,球場大螢幕出現加泰旗幟、投票箱和「民主」字句,反映這並非單純的體育比賽。

位於西班牙東北部的加泰羅尼亞自治區人口750萬,佔全國總人口的16%,與西班牙的歷史、文化、語言截然不同。加泰的獨立聲浪不斷高漲,特別是2008年金融海嘯後,更多加泰人想與西班牙分家。

巴塞球迷在魯營球場揮動加泰旗幟,高喊政治口號。(Getty Images)

48歲的加泰羅尼亞人Jordi Noguer是巴塞的忠實球迷,也是獨立派支持者。任職工程師的他對筆者坦言工作太忙,平時很少入場觀賽,較喜歡待在家中看電視直播,邊吃花生邊喝啤酒,隔着螢光幕為愛隊打氣,但每年他總有一兩次買票看西甲聯賽,進場時手中緊握象徵獨立的加泰旗幟,像部分巴塞球迷一樣,就在比賽開始後,默默等待17分14秒這一刻的來臨。

被問到為何支持獨立,Jordi說不滿西班牙中央集權的概念,中央政府禁絕本土文化,他對老一輩被打壓的遭遇仍記憶猶新,「西班牙法律限制了加泰羅尼亞語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毫不尊重加泰特有文化。」除了文化和語言的差異,經濟亦是原因之一,據統計,加泰羅尼亞是全國經濟最繁榮的地區,貢獻全國近兩成的稅收,以及三成的生產總值,是西班牙收入的重大來源。「我們繳交稅款與獲得的財政資助比例不成正比,加泰羅尼亞地區的基建投資、服務和福利方面發展不足,所交稅款反而補貼了馬德里及巴利阿里群島等地區,我不想這樣下去。」Jordi如是說。

延伸閱讀:跟居港加泰羅尼亞人談獨立 「我們有權自決命運」

  巴塞如何成為加泰人的抗爭基地

加泰人爭取獨立浪潮此起彼伏,不單上街示威,還經常在魯營球場高喊政治口號,專研西班牙體育政治的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學教授Jorge Tuñón接受《香港01》訪問時表示足球不只是一項運動,它被捲入西班牙的政治遊戲中,「這是佛朗哥(Francisco Franco)統治時代留下來的傳統,那時候人民沒有渠道對政權表達不滿,但球場上可以。足球從來充滿政治性,體育與政治之間的關係是不可分割的。」

巴塞球會成立於1899年,細看球會的會徽展示出傳統紅黃間的加泰旗幟,會歌《Cant de Barca》亦以加泰羅尼亞語填詞,管理層大多由擁有加泰羅尼亞血統的人士出任,也不會像其他西甲球會般,允許外國注資,正如他們的前主席Sandro Rosell所言:「巴塞永遠都不會賣出去的。」 球場內外,都充加泰地區都充斥着強烈的身份認同感,也是這個原因在西班牙獨裁者佛朗哥掌政時期,巴塞球會處處受到打壓。

近年加泰羅尼亞的獨立聲浪高漲,更多加泰人想與西班牙分家,政治爭議甚至蔓延體育界。(美聯社)
加泰隆尼亞人兼巴塞球迷Jordi Noguer接受《香港01》訪問。(受訪者提供)

加泰羅尼亞之所以成為西班牙的一部分,是15世紀一場封建婚姻的結果。1714年9月11日巴塞隆拿於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中被攻陷,自此併入西班牙領土,被西班牙菲利浦五世剝奪所有財政、行政、經濟自治權。19世紀末,加泰羅尼亞成為了全國工業中心,至20世紀初加泰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自治權力。 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專上學院講師李峻嶸博士對《香港01》表示:「西班牙內戰之前,巴塞已在分離主義者和加泰民族主義者的心中建立形象。」隨着內戰爆發,佛朗哥領導的右翼勢力擊敗了左翼政府,西班牙進入獨裁統治時期,不僅加泰羅尼亞的自治權力被取消,其語言和文字也一律被禁絕。

李峻嶸強調,作為一個民族最重要的是語言,「據說去魯營球場看球賽,十萬人一起說加泰語,沒有人會捉到你,從那時起足球強化了民族意識,球會格言『不僅是一支俱樂部』(mes que un club)正好反映這一點。這十年間,巴塞刻意拉近自己加泰民族主義的關係,如巴塞前教練哥迪奧拿 (Josep Guardiola)是支持獨立的著名人物,令球隊的形象更加鮮明。」

延伸閱讀:【加泰公投】由宿敵巴塞皇馬 看懂加泰羅尼亞與西班牙恩怨情仇

每次巴塞對皇馬,球員都踢得份外落力,充滿火藥味。圖為巴塞後衛碧基(左)與皇馬隊長沙治奧拉莫斯(右)。(Getty Images)

  巴塞皇馬超出球賽的恩怨情仇

歷史上,不少獨裁者利用足球作為鞏固政權的工具,佛朗哥也不例外,他看準以足球外交重建西班牙與其他國家之間的關係,並出手扶植皇家馬德里隊來打擊巴塞。1936年正值西班牙內戰,當時巴塞球會主席索諾爾(Josep Sunyol)因主張加泰獨立被佛朗哥手下殺害;1943年的西班牙國王盃四強賽事中,巴塞在主場首回合領先三球之下,球員收到死亡恐嚇,結果巴塞球員就範,在次回合作客以1:11敗給皇馬。佛朗哥還用權力,將阿根廷前鋒迪史提芬奴(Alfredo Di Stéfano)由巴塞強行搶過來。

看在加泰人眼裏,皇馬仿如當權者的棋子,代表加泰地區的球隊巴塞很自然成為反抗政權的象徵,巴塞雖不及皇馬有錢買球星,但多年來依靠集資支撐經費,變成現在一個這般規模的大球會。到了今天,球場依然是加泰人向中央政府抗爭之地,巴塞球迷總覺得中央政府傾向支持皇馬,每次對皇馬,球員都踢得份外落力,充滿火藥味,向來支持加泰羅尼亞獨立的巴塞後衛碧基(Gerard Piqué)與皇馬隊長沙治奧拉莫斯(Sergio Ramos)從場內鬥到場外,令雙方球迷看得激動。

不過,並非所有巴塞球迷都支持加泰獨立。51歲的Carlos Soler是其中一名反對獨立的巴塞球迷,作為加泰人的他15歲便在魯營球場櫃枱賣門票,長大後曾在巴塞青年軍從事文書工作。Carlos憶述稱:「他們告訴我要是想往上爬,便要說加泰羅尼亞語。」當時他未明球會為何避免使用西班牙語,直至今年初一場西班牙國王盃賽事,改變了他的看法。

部分加泰人基於政治、文化及經濟原因,支持脫離西班牙獨立建國。(Jordi Ventura Plans攝)

  「政治應該留在更衣室」

那場比賽在魯營球場舉行,西班牙國王費利佩六世(Felipe VI)也到場觀賽,觀眾卻報以噓聲,Carlos認為巴塞球迷行為十分無禮:「運動應該是公平競爭和具奧林匹克精神,但巴塞不理這些規則。」其實類似事件時有發生,2015年國王盃決賽由巴塞隆拿對畢爾包,畢爾包所來自的巴斯克自治區也有強烈的獨立意識,在開場前奏西班牙國歌環節,兩隊球迷噓聲四起。事後兩隊都被西班牙體育委員會判處罰款,不過高等法院最終裁定球迷噓國歌沒有構成犯罪,事件最終不了了之,球迷Jordi見怪不怪說:「近年西班牙境內發生至少6次噓國歌事件,法官都說我們有言論自由,而且一次過罰款5萬人以上非常困難。」

「我認同自己是加泰人,我深愛巴塞,也拒絕多繳稅給中央政府,但不代表我想脫離西班牙⋯⋯政治應該留在更衣室,不該帶入球場。」Carlos這樣說。今年5月,球會更公開政治主張,發表對《全民公投協議》的支持,該協議旨在取得組織或個人連署,以支持加泰羅尼亞舉行獨立公投,Carlos對此表示失望,他形容巴塞淪為「獨立派運動的宣傳喉舌」,變得太政治化,遺忘了自己的支持者,其實來自西班牙全國各地。

球迷經常在魯營球場內高舉示威標語,包括表達民主訴求。(美聯社)

在加泰羅尼亞除了有球隊巴塞,還有另一支球隊愛斯賓奴,愛斯賓奴是反對獨立的一群。有別於巴塞,愛斯賓奴會徽上沒有加泰旗幟,只有皇冠加冕,愛斯賓奴(Espanyol)在西班牙文的意思就是西班牙人,於1900年由當地大學的愛國學生所創立,深受上流社會愛戴。在佛朗哥時期,愛斯賓奴與皇馬一樣被統治者暗中利用,以足球打壓巴塞,抑制異見聲音。這支球隊的立場明顯是親政府,堅決反對西班牙分離主義。居港加泰人Sergi(化名)告訴筆者:「相比皇馬,一些巴塞球迷更討厭愛斯賓奴,因為愛斯賓奴支持者認同自己是西班人多於加泰人,他們大多數是反獨份子。」

(節錄)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請留意刊載於10月3日出版第80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敬請讀者留意。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