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反對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徵懲罰性關稅 德汽車業界恐遭報復

撰文:聯合早報
出版:更新:

德國6月12日說,歐盟在反補貼調查後威脅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額外關稅,此舉可能引發「貿易戰」。德國汽車巨頭警告稱,此舉將適得其反。

法媒報道,德國交通部長維辛(Volker Wissing)在社交媒體X上說:「歐盟委員會的懲罰性關稅打擊了德國企業及其頂級產品。」

維辛稱:「降低汽車價格需要通過更多的競爭、開放的市場和更好的商業條件,而不是通過貿易戰和市場孤立。」

歐盟委員會12日宣布,將從7月4日開始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車徵收最高達38.1%的額外關稅。

中國是德國汽車製造商,尤其是福士汽車(Volkswagen,又譯大眾)的重要市場。業內人士紛紛警告稱,新的關稅可能會引發報復措施。

消息公布後,福士汽車表示拒絕徵收關稅。其在一份聲明中說:「這一決定的負面影響超過了對歐洲尤其是德國汽車業的任何潛在好處。」

德國交通部長維辛(Volker Wissing)表示,歐盟委員會的懲罰性關稅打擊了德國企業及其頂級產品。圖為2024年4月10日,維辛在德國下議院會議上回答議員提問。(Reuters)

德國汽車工業協會主席米勒(Hildegard Mueller)說,關稅「不會解決」該行業面臨的挑戰,而是呼籲努力使歐洲成為對製造商更具吸引力的地方。

梅賽德斯-奔馳(Mercedes-Benz)董事會主席康林松(Ola Källenius)也表達了擔憂,他說:「作為一個出口國,我們不需要不斷增加的貿易壁壘。取消限制、擴大公平自由貿易已經帶來了經濟增長。所以我們現在不應該走另一條路。」

德國汽車製造商福士﹙Volkswagen,又稱大眾﹚標誌。圖為2015年9月22日,在印度經銷商拍攝的福士汽車標誌。 (REUTERS)

與此同時,德國政府發言人黑貝施特賴特(Steffen Hebestreit)對歐盟委員會在7月4日關稅臨時生效之前通過談判解決爭端的前景表示歡迎。

他在新聞發布會上說:「從我們的角度來看,如果我們能夠達成友好的解決方案,那將是非常可取的。我們不需要進一步的貿易壁壘,但我們必須促進世界貿易,同時也必須保持公平。」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