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造不造車?余承東:不親自造車,先幫車企賣100萬輛車
針對華為與江淮汽車聯手造車的傳聞,華為常務董事、終端業務執行長、智慧汽車解決方案BU執行長余承東接受內媒採訪時重申,車廠已經有造車能力,華為不會浪費社會資源再去建廠、買生產線。
他指出,汽車業務要在 2025 年實現獲利的目標2025年要實現盈利的目標,但華為沒有必要下場造車,要達到目標,華為得先幫車企賣 100 萬台車。余承東解釋,「華為主要做中高階產品,不會涉及20萬人民幣價位以下市場」。
余承東進一步指出,智能車就這兩、三年的機會窗,「如果華為沒抓住,將來這個市場就跟華為沒關係了,所以華為必須抓住機會。」他指出,華為要通過成立華為生態汽車聯盟,與少數幾家車企聯合開發、打造最佳用戶體驗,鞏固產品差異化,共同抓住汽車行業變革的時機。
《聯合報》指出,在華為車BU首席運營官(COO)、智能駕駛解決方案產品線總裁王軍被停職後,華為車業務由被視為華為「造車派」的華為常務董事、終端業務執行長、智慧汽車解決方案BU執行長余承東主導,引發華為車業務未來發展思路。外界關心人事異動是否代表華為考慮自行造車。
2020年底,任正非曾簽署「華為不造整車」承諾,外界對於華為入場造車的傳言平息。但進入 2023 年,這份有效期三年的承諾即將到期,傳言又開始流傳起來。余承東此次接受媒體採訪,再一次重申華為不造車。
余承東表示,車廠已經有造車能力,華為不會浪費社會資源再去建廠、買生產線。華為沒有造車資質和造整車的人員,但能夠提供軟體、設計、體驗與質量管控。而問界就是華為生態汽車,通過成立問界生態汽車聯盟,選擇少數幾家車企加入,強強聯合、共同開發,把體驗打造到極致。
《IT之家》整理,目前華為汽車業務有三種模式,標準化的零組件模式、HI模式(Huawei Inside 模式)與智選車模式。余承東說,後兩者最大區別在於,智選車模式由華為主導、華為參與最深、直接對產品成功負責;而 HI模式則由車廠主導,華為為其提供全線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近日,華為證實與江淮汽車合作,華為會深度參與到整車設計和定義環節,同時提供華為門市銷售渠道。此外,華為還被傳出計畫與奇瑞、極狐等汽車品牌開展智選車業務合作。
據中建集團官網顯示,中建六局聯合體中標安徽肥西新能源車智慧產業園EPC項目建成後,將用於華為與江汽集團在合肥共同開發新一代高階智慧電動車。該項目中標額約15.44億元人民幣、總建築面積約51萬平方公尺,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沖焊聯合廠房、塗裝車間、總裝車間、辦公場所、餐廳及相關公用輔助設施。
余承東指出,華為緊密合作的車企會在一兩年內率先走向盈利,並且會成為中國盈利最好的車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