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交叉.下|劏房做義工找靈感 工科博士:傳統科系與社會脫節
正在籌建的香港科技大學(廣州),計劃徹底拋棄傳統的「科系」設置,成為中國首間「交叉學科」大學,更已在港啟動「先導計劃」招生。《香港01》專訪了科大(廣州)(籌)校長倪明選,及就讀「先導計劃」的學生Nathan,試圖了解該校「交叉學科」到底有何特別之處。
近些年,歐美不少著名大學陸續建立許多交叉學科課程或研究中心,如畢業生獲世界頂級高科技公司青睞的聖荷西州立大學,幾乎每個學院中都有交叉學科、課程或研究項目。史丹福大學也有多達63個交叉學科項目,其數學和計算機交叉學科,便是為對數學在社會上應用感興趣的學生設計的本科課程,當中整合了管理科學、工程系和統計系的資源。
交叉學科「不是應用科學」 鼓勵學生創業
在倪明選看來,交叉學科不應被誤解為「應用科學」,而是從基礎理論到應用的完整體系。例如「金融科技」是結合計算機、人工智能和數據等領域,包括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的分析來控制金融風險;「先進材料」則是科大(廣州)將物理系、電子系、化工系、機械系當中的材料相關研究,匯集成先進材料方向,學生可藉助對高分子材料、電子材料、建築材料等不同領域材料的了解,融會貫通達致更好的應用。
「兩個看上去差別很大的領域也可以交叉」,倪明選介紹,科大(廣州)的計算媒體與藝術方向,吸引不少科技和藝術領域學生申請就讀,「我自己的一個博士生都快畢業了,居然跑來跟我說,老師,我可不可以轉讀這個?」原來該生曾是四川藝術體操全省第一名,入選國家隊,由於其母希望他讀書為重,才讀了計算機系。但其仍然對藝術抱有熱情,才希望轉讀計算媒體與藝術,將所學的計算機領域知識技術和藝術愛好結合。
港科大(廣州)採用全新「樞紐+學域」課程設計:
博士生:讀傳統學科「拾人牙慧」 研究較離地
作為2019年第一批入學科大先導計劃的博士生,現年27歲的Nathan的研究方向是物聯網和微電子。他本科是在內地就讀,曾於大四來科大交換,之後便留港讀MPhil,領域是電子和計算機工程,主要研究方向晶片技術,繼而升讀博士班。
Nathan介紹,其在MPhil階段發覺研究工作「比較閉塞」,因常是從大量論文中找熱點議題,繼而做相關的研究,「是拾人牙慧」。他認為,未能第一手發掘研究方向的實際情況,會令研究變得離地,「做完後就只是停留在論文上,沒有思考其是否真的有用、要用在哪一個實際場景中,是不是要等20、30年才能夠真正落地」。
「那時第一手資料都是看別人的,所以本身沒有太大動力去想,這個東西為甚麼吸引我去做?」,Nathan表示,他後來就讀先導計劃,便是因為獲悉該計劃有很多課程啟發同學研究更加前沿、甚至能夠落地的方向。
他舉例,傳統工學院的電子系、計算機系都是固定的研究主題,但在先導計劃中,物聯網不單研究後台算法,例如怎樣分布物聯網設備,還研究比較前端的方向,例如物聯網設備的材料。從前端到後端、從硬件到軟件去打造物聯網的佈局,是一個「full picture」的研究。
課程強調聯繫社會 工科生入社區調研劏房
作為首批體驗科大(廣州)兩門基礎課程《交叉學科的研究方法》、《交叉學科的設計性思維》的學生,Nathan讚不絕口,稱前者教其使用Python、Matlab等可應用於跨學科的工科軟件,與以往用這些軟件解方程式不同,學生會利用它們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我們把這些代碼所得到的結果,做成一個實物,驗證從理論到實作的過程」,這種研究方法更貼近研究的流程。傳統學科則是同一個領域「內捲」,少了很多可能性、機會和點子。
「後一門課程更加跨學科一點」,Nathan介紹,該課程引導他們走出課堂,例如2019年研究的課題是香港的劏房。他和其他工科背景的學生,在沒有社科經驗、不了解香港社會的情況下,很多人根本不清楚甚麼是劏房,於是老師就直接帶他們到深水埗、荔枝角,落區探訪了一些居民,了解到其處境和劏房的成因,還擔任一個義工去改善他們的生活,帶劏房的孩子參與課外輔導和興趣活動。
在探訪劏房後,有同學設計了機械自動化設備,幫劏房住戶自動搬運重物上樓梯。Nathan和團隊則考慮到很多劏房的人想要孩子有更好受教育的機會,但劏房沒有空間給他們寫功課,因此他們開發了劏房的「可摺疊家具」,可以令家具更好地做摺疊以騰出空間,未來還有望加入空氣質素和人體運動監測功能,達到提醒和兒童防摔等效果。
Nathan現正領導科大的「智慧可持續校園」跨學科項目團隊,約10名成員致力於將研究應用在校園的智慧化。他們在學校進行了調研和考察,發現目前物流管理的場還比較落後,需要人手記錄,於是想到建立一個智慧可追蹤的物聯網系統,自動追蹤和標的各個物品位置的變動和使用者,節省用家和管理人員的時間和精力,提升學校的運行效能和管理效率。
科大培養了不少科技創業人才:
跨學科、團隊合作是未來人才「標配」
談到跨學科對思想的改變,Nathan說,他一開始以為跨學科可以學到其他學科,社科、經濟學的方法,把我自己打造成全方位人才。但通過課程發現,跨學科更加注重團隊意識,因為不同領域之間有壁壘,不像是在單一學科中大家都「說同一種語言」。不同傳統學科培養的人才,能以各自角度找到獨特問題,再透過跨學科交流促成新的點子。再者,在與不同背景的人溝通過程中,有較多激烈爭論、頭腦風暴,也學會一些人際管理技能。
「這也很貼近就業的情況」,他表示,現在很多公司愈來愈大,會有更多不同部門成立,技術部門例如華為,硬件軟件很多樣化,通訊技術是他們的核心,跨學科、團隊合作將是未來人才的「標配」,學校如果能提前體驗到跨學科團隊氛圍,對於到多元化的公司會有很大幫助。
對於個人未來發展,Nathan指會繼承科大校友的創業思維,已為智慧物聯網管理系統申請了專利,並在香港成立公司,畢業後以創業為主,會把技術落地、商業化,也會與母校建立合作,解決危化品管理問題,「學校也是個很好的試驗平台,以後做的非常成熟的話,可以成為學校的供應商,跟學校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