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真假難保障、盈利手法似傳銷 內地興「脫單盲盒」卻風險處處
內地近年來興起「脫單盲盒」,包括線下的「脫單小攤」、「脫單便利店」以及線上的脫單小程序、App等,五花八門,部分甚至標榜只需付費1元(人民幣.下同)就可以抽取一個聯繫方式,頗受年輕人歡迎。然而雖然風靡一時,可當中問題卻不少,除了信息的真實性外,還可能涉及色情或詐騙陷阱等,加上一些不良商家利用交友需求引流變現,令其存在洩露、售賣個人信息的風險。
初初興起時,脫單盲盒主要以在商場、夜市、學校等場所擺攤的形式出現,玩法十分簡單,民眾花1元就可以在盒中拿走1人的聯繫方式,也可以把自身聯繫方式投入其中。
後來「脫單便利店」在各地陸續出現,民眾花幾元到幾十元不等可購買脫單盲盒,工作人員會按照生日、星座等進行分類排列。以天津和平區一家店為例,顧客入內需要支付49.9元,包括門票和一個瓶子的費用,之後可在瓶中投入自己的信息,並拿走並拆開一個裝有他人信息的瓶子,但不能帶離店。
據《法治日報》調查報道,其實不論線上線下,通過盲盒脫單的成功率並不高,甚至信息的真實性已出問題。一名盲盒交友攤販介紹道,不時會有人存了別人,或與自己實際情況不相符的信息,而這種情況很難核實。
安徽宿州的李琳(化名)就曾遇上這樣的騙局,她通過脫單小程序抽到一男士盲盒,對方在留言欄內註明自己是「陽光帥氣的25歲男生」,結果聯繫後,才驚知他原來是一名言語輕佻的40多歲中年漢,嚇得她趕緊刪除聯繫方式,同時質疑平台沒有加以審核。
記者實測發現,在7個脫單盲盒小程序、5個脫單盲盒App中,僅有1個平台的客服會在用戶存紙條時提醒禁止發布涉色情、暴力之類的信息,且配上人工審核,違者將被拉黑,還會退還費用予不幸抽中的用戶,可其餘11個平台均沒有相關提醒。
另一方面,單身男女的願望還會被商家利用以引流變現,如小程序「月老辦事處」稱,用戶在看完一段廣告後,可免費存取一張含有他人聯繫方式的紙條,可經搜索,這些用戶皆顯示不存在。
亦有商家通過「拉人頭」的方式牟利,廣告語不乏「賺錢很快」、「推廣即分傭」等,如一款脫單盲盒小程序的工作人員介紹道,民眾可以9.9元至39.9元不等開通「紅娘」,加盟後即可用自身二維碼進行擺攤,透過抽佣方式賺錢,當中有人一天發展幾十位「紅娘」下線,日賺200多元,也有人因到截止日期仍未發展一位下線而被踢出群。華東政法大學教授任超認為,這種模式極像傳銷,也類似於微商的分銷。
此外,一些App雖然名稱帶有「盲盒」,但登入後,系統會按照定位直接推送他人信息,且大多涉及借款、色情服務等違法內容。安徽省宿州市公安局埇橋分局桃溝派出所民警楊俊楠介紹,這些平台可能存在洩露個人信息的風險,也容易令消費者跌入「殺豬盤」、電信詐騙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