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局】嫦娥五號料年底前發射 為何近年各國加緊對月探測?
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于登雲19日(上周六)在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表示,預計中國今年底之前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實現月球區域軟著陸及採樣返回。
內地官媒《人民日報》海外版旗下公眾號「俠客島」23日(周三)發文分析指出,近年各國加緊對月探測,原因是月球是富饒「礦場」,也是理想的「太空補給站」。
文章指出中國探月工程有個好記的「六字訣」:「 探、登、駐」,「繞、落、回」。「探、登、駐」是實現月球探測最宏觀層面的「三步走」,即無人探測、載人登月、短期駐紮(建立月球基地)。按照這個進度表,美國已走完前兩步,蘇聯/俄羅斯已走完第一步,中國和其他有探月實力的國家正在走第一步。
「探」又可分出三小步:繞、落、回。具體含義是,實現環繞月球探測,這個由嫦娥一號完成了;實現月面軟著陸和自動巡視勘察,這個由嫦娥二號、三號、四號完成了;實現無人採樣返回,這個交由嫦娥五號、六號實現。
嫦娥五號的發射,標誌著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小步的最後一步即將完成,「探、登、駐」三大步的第一階段開始收官。
于登雲說,包括軌道器、返回器、上升器、著陸器四部分的嫦娥五號,將實現中國航天史上的四個「首次」。其一,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其二,首次從月面起飛 ;其三,首次在38萬公里外的月球軌道進行無人交會對接;其四,首次帶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
文章又分析,近年各國加緊對月探測,原因是月球是富饒「礦場」,也是理想的「太空補給站」。前期嫦娥工程探明,月壤中的氦-3儲量達120多萬噸。氦-3是可控核聚變發電的理想「燃料」,在解決地球能源危機與環境問題上,可控核聚變一直被寄予厚望。
更重要的是,如果月球上真的存在足量「水冰」(水或融水在低溫下固結的冰),那就意味著,火箭燃料的來源、氧氣和飲用水的製備、建立長期基地等,都可能在月球上變成現實。月球將成為人類邁向星辰大海征途上的巨型「太空補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