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風波】封殺或不封殺? 德國曝光內部矛盾尋緩衝
美國特朗普政府11月18日延長華為臨時許可證90日,容許美國公司繼續與華為交易。
與此同時,據《德國之聲》11月16日報道稱,德國執政聯盟黨(CDU/CSU)有議員提案,要求排除華為參與德國的網絡擴建,更有消息指默克爾已準備向鷹派讓步。
英國5G業務不涉核心設備
作為西方陣營要員,歐洲各國的反應一向為外界所關注,但綜合海內外媒體報道,可以掌握的確切資訊並不多。按華為10月時自家說法,現已簽訂65份5G合約,當中約有半數來自歐洲客戶,但華為未有透露箇中細節,講清楚業務模式、性質和範圍。
以英國電訊營運商Vodafone為例,該企業於今年6月,在西班牙的15個城市正式啟動商用5G網絡,其中65%由華為承建,而瑞典電訊企業愛立信則負責餘下35%。
至於英國本地5G絡,同樣由華為和愛立信承辦,不過Vodafone於今年7月稱,華為只負責建設「無線電接入網」,核心設備由美國思科包辦。
更為要者,就華為的市場准入問題,忙於脫歐的英國政府尚無定案,而根據外媒消息和合作現狀,雖然完全封殺可能性較低,但可能只允許華為參與「無爭議」(non-contentious)的部份,與Vodafone目前做法相類似。
夾在中美之間小心權衡
德國作為歐盟領袖,一舉一動均有標誌作用,所受壓力亦更形尖銳。
儘管早年爆出美國竊聽歐洲盟友,英美歐如何吵架都是自家事,論經貿科技交流、政體意識形態、族裔歷史文化、軍事國安合作等等,西方陣營淵源深厚,盟友關係歷經多年考驗,而中國則是講金不講心的「大客戶」。
不過對德國而言,這個「大客戶」卻是舉足輕重,是其第3大出口目的地,柏林一旦封殺華為,必定招致中國的經濟報復。即使單講5G業務,由於華為已是主要供應商,並手握大量專利,歐洲最大電訊公司德國電訊便表明,如果歐洲禁用華為,其5G建設將延後兩年,而移除現存華為設備更會衍生鉅額成本。
德外長防長公開異議
上個月有德媒稱,總理默克爾為免影響對華經貿關係,介入5G安全條例的擬定過程,反對制定排斥華為的內容。
柏林最終確實未有公然排斥華為,但德國外長馬斯(Heiko Maas)於11月初質疑,按中國法律,華為必須提供訊息予北京,因此德國未來希望就此增加一項可靠性測試,以保5G建設的安全程度。
德國防長卡倫鮑爾(Annegret Kramp-Karrenbauer)被視為默克爾的繼任人,她就講得更為坦白,指柏林正擬定安全條件,防止外國政府侵入重要基建:「如果這是不可能,那麼就要從程序上禁制華為,就如其他已付諸實行的國家。」卡倫鮑爾口中的「國家」實際上只有美國、日本、澳洲和新西蘭。
默克爾:必須收緊安全條款
德國的處境也許就是歐洲各國的縮影,要顧及對華關係和商業利益,同時要應付美國和國內鷹派。
默克爾在正式程序上,強調不會公然排斥華為,但任由內閣成員公開異議,對外揭露德國內部矛盾,即使最終華為無緣建設核心設備,肥肉落在別家手裡,輿論氣氛早已形成,北京亦較難加以挑剔。
實則默克爾於11月8日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會談。其間她與前下屬達成共識,指德國「必須為5G擴展嚴格收緊安全條款」,對所有供應商一視同仁。馮德萊恩則稱,正向成員國作諮詢,然後制定共同戰略。若果成事,屆時德國可以歐盟機制為緩衝,其取態較能避免成為眾人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