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角力】彭斯演講性質變化微妙 涉港內容預示對華新攻勢?

撰文:趙觀祺
出版:更新:

當地時間10月24日上午,美國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在華府威爾遜中心(Wilson Center)發表美中關係演講。
去年10月,彭斯也曾發表對華政策演說,引來中方連日反駁和轟,相比之下,中國官媒認為今年「檄文」是老調重彈,語氣似乎溫和許多,甚至明言華府不欲阻礙中國發展,美國將繼續尋求與中國改善關係。
與此同時,香港多月示威佔了彭斯演說的相當篇幅,比台海問題還要多,甚至可說是在全文中僅次於貿易戰的骨幹事件。

白宮與國會競逐話語權

香港近月形勢持續緊張,屢屢成為國際頭條,變為白宮眼中的重要議題不足為奇,但如果單就香港論香港,目光過於狹隘,連美國內部政治形勢也未能點明。

首先,最簡單的看法是時值貿易戰停火,美方由特朗普唱紅臉,彭斯則唱白臉,對華施展「蘿蔔和大棒」的傳統談判戰術,期望憑藉一手軟一手硬,可迫使北京就範。

彭斯於10月24日發表對華政策演說。(威爾遜中心官網)

另一邊廂,在特朗普入主白官數年間,「對華強硬」成為美國政壇必然立場,例如跨黨派議員提出《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威脅要制裁中港官員,國會裡就沒有任何有份量人物會唱反調。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即指出,白宮不希望於此顯得相對「軟弱」,致使喪失議題主導權,被立法機關牽著鼻子走。

NBA事件激發中美網民對壘

行政和立法機關競逐「道德高地」,致令對華政策往往沒有最強硬,只有更強硬,華為就是另一個例子。今年6月中美貿易戰一度停火,特朗普當時放風會解除華為禁令,引起美國國會反彈,部份議員更要脅立法阻撓,迫得白宮高官要解畫補充,明言只會有條件下部份放寬,必然會顧及國安。

從中美角力大格局看,香港問題和華為爭議某方面性質相近,逐漸演變為美國政治的鷹派戲碼,彭斯演說正正要回應這股洪流。更為要者,從演說內容可見,是次演說的焦點進一步由去年「大國角力」、「公平競技」和「捍衛價值觀」,摻雜了新原素,觸及「輿論動員」和「市場武器化」。

最近NBA球隊休斯敦火箭(Houston Rockets)總經理莫利(Daryl Morey)因為發表支持香港示威的言論,引起軒然大波。值得留意的是,是次不單中國網民一如往常揚言抵制,連帶美國網民亦群情洶湧,對批評莫利的籃球巨星勒邦占士(LeBron James)群起而攻之。

莫利涉及香港的言論,引發中國出現大規模的抵制潮。(Twitter截圖)

由清算「罪狀」到論戰「銳評」

NBA總裁施華亦一反其他在華外企「慣例」,在一發不可收拾之前道歉和解僱肇事者,求個息事寧人。恰好相反,NBA對莫利言論表示遺憾,但施華表明不會對華道歉或懲處莫利。中國與美國的輿情同樣真實,夾在中間的外企就怕順得哥情失嫂意;大概北京考慮到貿易戰停火大局,這次也沒有對NBA窮追猛打。

儘管事件暫告一段落,彭斯亦不忘「抽水」嘲諷:「部份NBA最大的球員和老闆向來行使言論自由批評國家,但面對其他人的自由和權利卻啞口無聲。」

實則香港議題已不限於「美國價值觀」的論述,彭斯演說便顯示,政治與經濟關係千絲萬縷,並不如一般所言容易拆解,尤其是輿情聚焦的時候。

如果說去年彭斯是發表「檄文」,從意識型態、地緣政治、經貿競合等各領域,大包圍逐項清算中國「罪狀」,最新一篇演說的文體類近polemic,意謂如同撰寫論戰中的尖銳時評,抓住一兩點猛烈攻擊,而香港問題則成為著力點,隱約預示美國在經貿領域外,將視「以經濟輸出政治」為另一波對華輿論攻勢主題。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