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四中】決戰意識形態 中共四中全會的要義
在漫長的等待中,很多人不會想到,在8月底即宣布在10月份召開的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會在10月的最後4天召開。
通常,中共這樣的中全會,會在在月中召開,鮮少有在月末召開的情況。本次會議由周一開到周四,也並不常見。中共類似時間跨度的會議,通常會選擇周中或者接近周末,甚至佔用一個周末時間來召開。
10月24日,中共舉行政治局會議,確定四中全會將於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召開。對於十九屆四中全會的主題——研究如何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很多人對此無感。
但從更高的維度來看,本次四中全會是中國在中西方文明衝突日漸擺上枱面的時候,無論從時間上,還是從主題上,都能夠看到這是中國在國家制度和意識形態層面進行的戰役準備。這也可以看作是,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在開通中國走向中華現代文明的高速通道中的奠基之舉。
如果說鄧小平當年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制度、道路,打開了中國通向現代文明的大門,那麼,今天的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聚焦「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第五個現代化——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就是要修通中國通向中華現代文明的高速公路。當然,中華現代文明的前提是中共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可以預期,在為期4天的四中全會結束後,關於如何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如何實現「第五個現代化」等「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將正式出爐,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習近平時代的演進,進行頂層設計。
在24日的政治局會議上,已經給出了「三步走」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到我們黨成立100年時,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顯成效; 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2049年),全面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鞏固、優越性充分展現。
這個時間表和路線圖,與中共十九大給出的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成現代化強國的路線圖,無論從時間節點,還是終極目標上,都步調一致。中共十九大習近平宣示中國進入新時代,給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路線圖: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2049年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2035年和2049年都是重要的時間節點。
當然,現在有關四中全會的說法還只是概括性和籠統的目標,相信在四中全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歷史決議出來之後,會具體進行全方位的闡述,公布其制度建構的目標清單,用以奠定整個制度體系的完整格局。
在習近平等中共領導人的概念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自然包括「中華文明的偉大復興」,這一點毋庸置疑。一個月前9月24日,中共政治局在中南海舉行本屆第十七次集體學習,為四中全會的召開進行預熱、鋪路和統一思想,主題為「新中國國家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形成和發展」。
中共總書記、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制度和法律制度是「人類制度文明史上的偉大創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保障中國創造出經濟快速發展、社會長期穩定的奇蹟,也為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提供了全新選擇,為人類探索建設更好社會制度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習近平同時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植根於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所積澱的深厚歷史文化傳統……經過了長期實踐檢驗」。他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制度和法律制度是一套行得通、真管用、有效率的制度體系,這是我們堅定『四個自信』的一個基本依據。」「四個自信」,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習近平還曾在多個國際場合闡述基於中華文明的文明觀,其中以2019年5月15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出席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上講話最具代表性,習近平說:
人類只有膚色語言之別,文明只有奼紫嫣紅之別,但絕無高低優劣之分,認為自己的人種和文明高人一等,執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認識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災難性的! 如果人類文明變得只有一個色調、一個模式了,那這個世界就太單調了,也太無趣了!
此外,在2014年「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60周年紀念大會」上,習近平也曾說:「不同民族、不同文明多姿多彩、各有千秋,沒有優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別。」「人類歷史告訴我們,企圖建立單一文明的一統天下,只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
他還曾這樣闡述中華文明價值導向和世界觀:親仁善鄰、協和萬邦是中華文明一貫的處世之道,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是中華文明鮮明的價值導向,革故鼎新、與時俱進是中華文明永恒的精神氣質,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華文明內在的生存理念。這顯然有別於西方世界主導的世界觀。
過去40年,中國以有別於馬克思主義哲學中西方資本主義社會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通過高度融入西方主導的世界體系的方式,實現了快速和持續的崛起,而且開始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在劇烈變化的國際事務上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更多【解讀四中】系列稿件:
中國經過70年的創造性探索所造就的一整套新體制,讓社會主義中國的「獨樹一幟」的崛起,為世界提供了有別於西方的「中國方案」。這個方案,既包括髮展模式,更包括道路、理論、制度。重要的是,中國並沒有採用西方的政治制度,這無疑是對西方的意識形態和普世價值主導的文明的一種挑戰。部分發展中國家,比如東非「小中國」之稱埃塞俄比亞,就拋棄了西方世界的理論,師法中國模式來主導自己國家的命運和發展。
此前文章《習近平在四中上究竟要談什麼》就曾指出,雖然這讓世界看到另一種制度與價值體系,具有的強大生命力和所含有的可能性。但是,因為中國在這崛起過程中所秉持的制度體系與價值體系,是與西方的制度和價值迥然不同的。很多西方人不明白,中國如何能在一黨執政的體制下實現這麼長時間的發展與穩定。當然,很多人也一直看不明白,或者不願意看明白中國的制度優勢。
正如中國政治、國際關係專家鄭永年所說,近代西方國家崛起的經驗表明,無論是國家的崛起還是民族的復興,最主要的標誌便是一整套新制度的確立和其所產生的外在影響力。中國在物質文明崛起之後,註定要成為世界重要的領導國,這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如何讓這套新制度成為系統性的理論,甚至成為有別於西方意識形態,可以推而廣之的「普世價值」,便擺在習近平這一代中國領導人的面前。
此前,美國國務院政策規劃主任、知名國際關係學者斯金納(Kiron Skinner),4月底在華盛頓一個智庫的安全論壇上,把中美競爭形容為中西文明和意識形態的爭鬥,還稱不同於美蘇冷戰,中國是美國面對的第一個「非白人」的大國競爭對手。斯金納當時表示,中國對美國構成獨特的挑戰,因為中國政府並不是的西方哲學與歷史的產物。
雖然可能有很多人不太認同,或不願意承認,但中美正在進行的貿易戰,甚至香港正在發生的街頭政治運動,背後都有不同政治體系的競爭,不同意識形態的爭鬥,更深層次的講,這也是中西方兩個不同文明的衝突。尤其是香港的亂局表明,發生在中國家門口香港這片「特殊」土地上的中西方意識形態之爭,中國暫時處於下風。這表明,中國需要形成一套完整的跟世界溝通的,能夠讓人信服的理論體系,以中華現代文明的普世價值和意識形態,去「征服」世界,奪取意識形態的話語權。目前來看,四中全會,有極大概率會成為新的歷史起點。
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報告中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樣表述: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着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意味着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意味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髮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重新審視兩年前十九大報告中的這段文字,結合習近平「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戰略研判,可以看到更多、更深刻的意味。這可能就是四中全會的要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