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館獲捐值10億鎊中國陶瓷品 官媒:贓物博物館裝什麽糊塗

撰文:陳進安
出版:更新:

近日,位於英國倫敦的大英博物館宣布,其獲捐大維德基金會收藏的約1700件(套)、價值高達10億英鎊(約98.4億港元)的中國陶瓷藏品,包括明成化鬥彩雞缸杯、元至正十一年款青花雲龍紋象耳瓶等珍貴文物。對此,中共北京市委機關報《北京日報》周六(16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受托人非但沒有物歸原主,反倒再次轉交素有「贓物博物館」之稱的大英博物館,這是任何有良知的人都無法接受的。

「有些東西,你光聽名字就知道它來自中國」,文章稱,在英文中,瓷器(china)與中國(China)同為一詞。可以說,古陶瓷藏品不僅是藝術珍品,更是中國歷史和文化的見證。據悉,大維德基金會創始人斐西瓦樂·大維德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通過各種渠道從中國搜集到這1700件(套)陶瓷文物和一卷清宮御製古玩圖運回英國,該批文物年代從公元3世紀跨越至20世紀。文章批評,無論大維德當初以什麽心態、什麽手段將他國之寶佔為己有,如今受托人非但沒有物歸原主,反倒再次轉交素有「贓物博物館」之稱的大英博物館,這是任何有良知的人都無法接受的。

文章續指,大英博物館的收藏史就是一部骯臟的帝國掠奪史,這是世所周知的。從新石器時代的石器、仰韶文化的彩陶、商周的青銅器,到唐宋的瓷器、明清的金玉製品,大英博物館裏有約2.3萬件中國文物,其中約2000件長期展示。而它們大部分依靠侵略戰爭時期搶偷霸佔而來。大英博物館一直聲稱把藏品存放在其免費參觀的展館中是最好的,目的是展示人類自創世紀以來的文化成就,但現實是其頻頻以管理混亂、丟失文物、抹殺歷史做著「針對全世界的犯罪」,例如去年又發生了震驚世界的失竊醜聞,「而今,這個贓物滿滿、黑料滿滿的博物館還高調宣告『獲捐』大宗他國文物,真是不以侵略為恥、反以掠奪為榮」。

圖為大維德花瓶。(共青團中央)

文章進一步稱,隨著國家實力增強和文化自信提升,海外文物回流成為輿論場熱門話題,牽動著億萬中國人的心緒。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不完全統計,在全世界47個國家、218家博物館中,中國文物數量達167萬件,而流散在海外民間的中國文物數量更是館藏的10倍之多。而文物追索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在實際操作中,除了厚顏無恥的狡辯說辭,文物背景調查、國際公約缺乏強制力等問題是更為複雜的,「但我們從未放棄努力。近年來,我國不斷探索外交斡旋、協商談判、執法合作、司法訴訟等促成流失文物回歸的途徑。青銅『虎鎣』亮相國博,馬首銅像回歸圓明園,天龍山石窟流失佛首重返故土……就在幾天前,56件流失文物藝術品也從意大利回歸祖國懷抱。我們相信,重逢的故事將繼續書寫,守護的征途永不停歇」。

「縱然江湖風浪急,萬里歸舟終有期」,文章最後強調,讓文物回家是對一國歷史的還原和彌補,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體現。「時代變了,正義終將得到伸張,一些人殖民主義的迷夢,早該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