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時要求大英博物館無償歸還中國文物 諷英國製造最大的盜竊

撰文:鄭寧
出版:更新:

近日,大英博物館被曝約2000件館藏文物丟失,震動世界。由於有眾多國寶流至大英博物館,這一消息亦引起中國民眾關注。
今日(28日),內地官媒《環球時報》發社評,請大英博物館將所有通過非正當渠道獲取的中國文物無償地歸還中國,向全世界做出歸還的公開承諾,並盡快啟動這項工作。

評論稱,除中國文物的歸還外,還支持其他曾經遭受英國劫掠的國家如印度、尼日利亞、希臘等提出文物歸還訴求。

評論表示,文物大量失蹤,案件持續事件長,甚至涉嫌監守自盜,讓人難以置信發生在世界最大的博物館之一的大英博物館。並猜測,英國警方及館方遲遲不發布失竊文物照片與詳細描述,可能意味著,大英博物館仍未查明具體丟失多少,大概率比2000件更多。

評論指出,大英博物館的800萬件館藏中,絕大部分都來自英國之外的世界其他國家,且相當部分是通過非正當渠道,甚至骯髒、罪惡的手段得來的。大英博物館因此獲得全球最大的「贓物接收者」之稱,展出「盜竊所得的文化財產」。換句話說,丟失弄壞的主要是屬於其他國家的文化財產。

此次文物丟失,已暴露出大英博物館在文物管理和安全防護上的巨大漏洞,打破了「外國文物在大英博物館得到了更好的保護」的說法。

評論表示,大英博物館裏有約2.3萬件來自中國的文物,其中約2000件長期展示,包括《女史箴圖》的唐代摹本、遼三彩羅漢像、商周青銅器、魏晉石佛經卷等極其珍貴的國寶。雖然從中國流失的過程難以追溯,但國寶大多是英國對中國的趁機劫掠盜取得來。

評論指,英國有著血腥可恥的殖民歷史,卻經常站在道義高點上對別國內部事務指手畫腳,甚至橫加干涉。建議英國在把手指向別人之前,先把自己的歷史欠賬給還上,主動地與曾經遭受其殖民侵害的國家聯繫,商討如何盡快歸還歷史贓物。

評論稱,大英博物館依據英國議會1963年修訂的《大英博物館法》拒絕歸還文物,用自己設定的法律作為拒絕履行國際道義與責任的藉口,十分虛偽和滑稽。大英博物館是英國殖民擴張歷史的一個縮影,即使擦乾淨了文物掠奪者留下的指紋,也抹不去文物的真正歸屬。

評論表示,有人說,本次文物失蹤可能是「迄今為止最大的」盜竊事件。但大英博物館數以百萬計的文物有來路不正之嫌,更能說明什麼樣的盜竊是「迄今為止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