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環太平洋演習獨秀 央視釋「鷹擊18」射擊畫面強調反艦戰鬥力

撰文:許祺安
出版:更新:

由美國主導的 2024 年環太平洋演習(RIMPAC)6 月 27 日在夏威夷島嶼及其周邊地區登場。有分析認為,這是美國與盟友在為中國以兩棲攻擊艦武力攻台的可能性作準備。或不讓環太平洋演習專美於前,央視同步公開解放軍一款具有強大突防能力的新型導彈「鷹擊18」,強調其全方位的發射能力。

外媒報道,參加今年環太軍演的「菲茨傑拉德號(DDG-62)」神盾艦抵達美國檀香山後,被媒體發現已裝備海軍打擊導彈(NSM)。

美軍準備參加環太軍演的「菲茨傑拉德號(DDG-62)」神盾艦抵達檀香山後,被媒體發現已裝備海軍打擊導彈(NSM)。(X@Aurora107E)

報道介紹,NSM 導彈是一款尖端隱形反艦導彈,射程約 180 公里,可搭載精度極高、又可躲避對手的智能影像紅外線的尋標器,防空效能比原先搭載的 AGM-84 魚叉(Harpoon)反艦導彈先進許多。但就目前解放軍大型戰艦裝備的反艦導彈情況看,NSM 導彈射程仍然較短。

或受近期環太平洋演習演習影響,內地媒體近日也頻頻釋出軍事宣傳,宣傳解放軍主要反艦導彈為「鷹擊12」 和「鷹擊18」,並指這兩種導彈都是近年研發成果,射程可達 290 英里(466公里)。

解放軍主要反艦導彈「鷹擊12」、「鷹擊18」。(X@Aurora107E)

央視報道,「鷹擊18」具備強勢的低空突防能力,是解放軍最尖端反艦戰力之一。在央視公布的影片中,「鷹擊18」出水後幾乎緊貼水面飛行,報道稱「這種飛行方式雷達是極難發現」。

央視公開解放軍一款具有強大突防能力的新型導彈「鷹擊18」,強調其全方位的發射能力。(搜狐網)

報道介紹,「鷹擊18」可瞄準打擊660公里外的航母戰鬥群,且經過改良之後,「鷹擊18」可採用獨特的「變速跑」模式:在初段飛行中,導彈以亞音速前進,這樣可以有效地延長飛行半徑和射程。快要接近目標時,立即提速至3到4馬赫,迅速完成對目標的有效打擊。「這樣的突然提速,即便敵方擁有最先進的防禦系統,也難以有效攔截。」

此外,「鷹擊18」不僅具備潛射能力,還能透過陸基、空基和艦基多種方式發射。央視介紹,這種全方位的發射能力,使其在不同作戰環境下都能發揮重要作用,大大增強了解放軍的靈活性和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