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痛|退化性關節炎不再是老人病!運動族、過度負重3類人易中招
現在膝蓋疼痛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年輕人中有3個族群也該當心。
台灣衛生福利部統計,台灣退化性關節炎人口高達350萬人,醫師說明,由於現代人生活習慣及新型態高強度運動種類增加,因此退化性關節炎有年輕化的趨勢。
相關文章:膝痛 | 4大指標教你膝痛看哪科!中醫教自製温敷燜燒包紓緩關節痛👇👇👇
人類自能站立、行走以來,都會面臨關節退化的問題,倘若外出走路沒幾步,膝蓋就隱隱作痛或是抬腿、上下樓梯、起立蹲下,感到關節卡卡或疼痛,長期下來,將會影響日常生活行動。台灣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骨科主治醫師黃銘哲說明,關節結構和功能退化通常與年齡有關,但也可能因關節損傷、長年過度使用或使用方式不當所影響。
誰容易關節退化?年輕族群也可能發生
關節退化通常是漸進性的,且範圍並不限於膝蓋,任何身體關節處都可能發生,像是脊椎、膝、髖關節和手指關節等,常見症狀包括關節疼痛、僵硬、腫脹和運動受限。台灣萬芳醫院骨科部主任郭宜潔強調,退化性關節炎及膝關節軟骨缺損不再是銀髮族專利,年輕族群中,下列3族群也時常發生:
- 運動族
- 工作常久站者
- 過度負重者
如何治療?黃銘哲指出,重點在於患者生活型態與膝蓋使用方式的改變,藥物上則是口服消炎止痛藥,或注射葡萄糖胺類藥物、關節內類固醇或玻尿酸或濃縮血小板PRP等方式,以緩解疼痛。但如果疼痛狀況遲遲未改善,最後可能需接受關節鏡或人工關節置換等手術處理。
相關文章:骨質疏鬆|跌倒恐致嚴重骨折!60歲以上高危族群如何預防及治療?👇👇👇
釐清1迷思,將可有效治療關節退化
除了常規醫療方式,民眾自然也常透過各種補品來輔助預防或改善疾病。這也讓黃銘哲觀察到,民眾常詢問,「膝關節疼痛是不是骨質疏鬆引起?」、「補充鈣質是不是可以緩解疼痛?」原來患者容易搞混關節退化和骨質疏鬆,他認為,必須釐清2者差異,才不會離正確治療道路愈來愈遠。
黃銘哲指出,骨質疏鬆是骨骼密度降低,會造成骨頭變脆弱,且容易斷裂,主要原因包括鈣和維他命D3攝取量不足、荷爾蒙變化,以及缺乏運動等因素。通常好發於中老年後,尤其是女性在更年期後更容易受到影響。
有些人誤以為骨質疏鬆會有明顯疼痛的感受,但黃銘哲說明,「事實上骨質疏鬆通常不具明顯的症狀,因此常常被忽略,唯有當骨折發生時,才會伴隨著劇痛和運動能力下降。」而骨質疏鬆造成的骨折比較常發生在脊椎骨、近端肱骨、遠端橈骨與近端股骨等地方,也與關節退化發生處不同。
相關文章:骨質疏鬆|50歲以上患病率高如何預防?做齊5步驟加強骨骼保健👇👇👇
黃銘哲進一步提到,患有骨質疏鬆的患者,合適治療方式有鈣與維他命D3的補充、適當的負重運動與曬太陽,甚至在某些狀況下需要抗骨質疏鬆藥物的治療。反之,關節退化補充鈣質、維他命D3其實是無助於治療的,區分骨質疏鬆與關節退化,才能確保正確的診斷和治療。
雖然關節退化整體上的確有年輕化趨勢,但長輩仍須更注意退化性關節炎的問題,特別是針對此族群,更需完整釐清與骨質疏鬆的不同,才能真正預防疾病。黃銘哲亦提醒,民眾可以透過健康的生活方式習慣和定期的醫療檢查來降低風險,確保自己擁有健康的骨骼關節和更好的生活品質。
延伸閱讀:
【本文獲「Heho健康」授權轉載。】
「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