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 │日研究發現一種細胞致大腸癌復發 消除後復發機率急跌!

撰文:浩賢
出版:更新:

任何癌症在均有可能在痊癒再度復發,試想一下若在經歷多次辛苦療程後,癌症竟然再度復發,恐怕就沒有更能打擊癌症患者的事。近日,日本九州⼤學生體防禦醫學研究所中⼭敬⼀主幹教授所領導的研究團隊就發表了一項針對「大腸癌患者在復用抗癌藥物治療後仍會復發」的研究結果,研究團隊發現消除靜止期的癌症幹細胞p57+細胞,可有效抑制腸道腫瘤於化療後復發。

基於此研究,未來有望開發出去除引致大腸癌復發細胞的藥物,甚至開發出徹底根治癌症的治療方法。研究成果已於3月8日在美國醫學期刊《Cancer Research》上發表。

近20%患者會再度復發

(圖片來源:九州⼤學生體防禦醫學研究所)

研究團隊指出靜止的癌症幹細胞(CSCs)對於傳統的抗癌治療具有抵抗力,更已被被證明有助於某些癌症類型治療後的疾病復發。據研究團隊的數據指,大腸癌是一種常見的疾病,據說每 11 名男性中就有 1 名,每 13 名女性中就有 1 名,一生中至少會患上一次,而且即使是在癌症初發階段便進行切除治療的患者,仍然有近20%會出現癌症復發。

研究團隊對腸道惡性腫瘤進行分析,發現癌幹細胞中存在著兩類細胞增殖狀態不同的細胞群。而其中,雖然p57細胞可以令癌細胞維持在生長緩慢的休眠狀態,惟癌症幹細胞p57+細胞(p57+ CSCs)卻具有化療耐藥性。研究團隊認為,這可能是因為傳統的抗癌藥物,是針對快速增殖的癌細胞的藥物,對於增殖速度緩慢的p57+癌症幹細胞效果則會大打折扣。

去除p57細胞竟可抑制復發率至不到5分之1?

在上叙的研究結果下,研究團隊開始同時投入消除p57細胞的藥物及抗癌藥物,竟發現癌症的復發被大幅度抑制。並由此判明,p57細胞為大腸癌復發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從老鼠身上的實驗結果得悉,癌症的復發率被抑製至不到5分之1。

基於此研究,研究團隊認為,未來有望開發出去除引致大腸癌復發細胞的藥物,甚至開發出徹底根治癌症的治療方法。

及早發現可根治 第一期五年存活率達9成多

大腸癌是香港第二位最常見的癌症,也是本港致命癌症中排第二位。在2019年,大腸癌新症共有5 556宗,也導致2 174人死亡。大腸是消化系統的最後部份,分為結腸與直腸。有時大腸內壁細胞會不正常生長,出現息肉、潰瘍或其他形態腫塊,但這些大部份的腫塊為良性的,唯亦有小部份息肉可能發展成為惡性腫瘤,變成大腸癌。

如果及早發現並接受治療,很多大腸癌個案都可以根治。整體患者的五年相對存活率為58.2%,當中第一期及第二期患者的五年相對存活率甚高,分別為95.7%及87.3%。第三期的五年相對存活率下降至68.7%,而第四期的五年相對存活率進一步下降至9.3%。了解大腸癌的徵狀及成因亦有助及早察覺病情。

大腸癌高風險人士

大腸癌的風險因素包括飲食中的纖維含量不足、進食大量紅肉和加工肉食、缺乏體能活動、肥胖、飲酒和吸煙。以下類別人士患上大腸癌的機會較高︰

- 帶有遺傳性的腸病,例如「家族性大腸腺瘜肉病」或「連氏綜合症」。

- 大腸長期發炎,例如「潰瘍性結腸炎」。

- 過往有大腸瘜肉。

- 有大腸癌家族史,尤其是直系親屬(即父母、兄弟姊妹或子女)。

相關文章:大腸癌|肥胖飲酒7種人屬高危險族群!留心6大症狀糞便帶血要就醫👇👇👇

+4

大腸癌5大警號

早期的大腸癌或全無症狀。大腸癌的常見徵狀包括:

- 大便帶血、或呈黑色、帶黏液,或直腸出血。

- 排便習慣突變(持續便秘或腹瀉)、糞便形狀改變(幼條狀)、大便後仍有便意。

- 無故體重下降。

- 下腹不適(腹部發脹或腸絞痛)。

- 身體出現貧血徵狀:手腳冰冷、疲倦、心跳加速、氣喘、面色蒼白、頭暈。

大腸癌5大警號(按圖👇👇👇)

+11

預防方法

健康的生活模式,包括多吃高纖維食物、少吃紅肉和加工肉食、恆常進行體能活動、保持健康體重及腰圍,以及避免飲酒及吸煙,可預防或減低患上大腸癌的風險。

大腸癌預防貼士(點圖👇👇👇)

+5

(參考資料:Cancer Research九州⼤學生體防禦醫學研究所

大腸癌的復發機率高嗎?

是,即使是在癌症初發階段便進行切除治療的患者,仍然有近20%會出現癌症復發。詳情按此

如何能降低大腸癌的復發機率?

日本有研究團隊發現,只要消除癌細胞中的p57細胞,加上抗癌藥物的治療,可將大腸癌的復發機率降低王5分之1。詳情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