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科|吳大琪冀學生動手又動腦 探究應用知識比考筆試重要

撰文:洪芷菁
出版:更新:

小學常識科於25/26學年分拆為科學科和人文科,教育局近日公布科學科課程框架定稿,倡勿局限紙筆考試並鼓勵科學探究及創新。課程發展議會STEAM教育常務委員會主席吳大琪今早(7日)在港台節目表示,科學探究重應用知識,期望學生動手動腦,而老師發揮創意設計教學,對於建議小一、二級避免採用紙筆考試,認為這階段的學生可發展更重要的觀察、交流能力。

新界校長會主席朱偉林校長在同一節目表示,同一時間會有大量老師由常識科轉教科學科,對於局方相關培訓課程需求亦會大增,如大學、機構提供相似課程,相信培訓教師效果會更好。

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小學學生製作中國繩結。(郭曉晴攝)

期望老師發揮創意設計教學

科學科正式課程框架增加了科學探究、工程認識,課程發展議會STEAM教育常務委員會主席吳大琪今早在港台節目《千禧年代》解釋,注重如學生如何將學會的知識應用於實際問題,希望訓練學生如何以求真態度及科學精神看待事物,「唔係淨系喺課堂上聽好死板嘅知識」。

至於科學探究有否足夠課堂時間或犧牲其他內容,他則稱做科學探究需時較多,但課時比常識科更多,亦不需要每學一個知識點都需做科學探究。而科學探究會否增加教師工作量令教學質素下降,他表示局方有提供培訓工作坊予老師,而網上有不同學校介紹不同科學探究事例,但希望老師發揮創意去設計教學內容。另外,教育局為設立「小學科學教師培訓基地」,他稱視乎老師的需求選擇修讀與否,但認為現時可能大部分小學老師都需要修讀。

課程發展議會STEAM教育常務委員會主席吳大琪。(資料圖片/黃浩謙攝)

因應學生不同能力施教

科學探究對於肢體傷殘學校或有一定困難,吳大琪認同並非每個學生擅長動手,但有些更擅長思考,而科學探究過程不一定只有動手的部分,反而怕學生「動手但係唔動腦」,而老師需要考慮到不同學生的特質,某些學生可能不適宜做太多動手的部分,而是更多討論及設計。

小一、二級可發展觀察、交流能力

課程框架提及科學評估絕不應局限紙筆考試,尤其小一、二應盡量避免採用,他澄清並非反對紙筆考試,但要求學生集中精神坐下考試一小時,對小朋友壓力相當大。他續指,在小一、二學習階段的小朋友,不一定只發展其紙筆能力,亦可發展其他更能力,例如觀察周圍社會、植物如何生長及學會與同學溝通交流。他補充,交流未必是正式課堂討論,在科學探究過程有很多近乎「玩」的形式,學生可以在活動中互相交流。

新界校長會主席朱偉林(資料圖片/張浩維攝)

料教師培訓需求大增

新界校長會主席朱偉林校長在同一節目表示,對於建議小一、二盡量避免紙筆考試,他認為除了正式紙筆考試,在工程設計等活動均有使用紙筆的機會,例如記錄想法、蒐集資料等,只是模式不是答題模式。他又指,同一時間會有大量老師由常識科轉教科學科,對於局方相關培訓課程需求亦會大增,如大學、機構提供相似課程,相信培訓教師效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