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科佔總課時7% 教欣賞國家航天創科成就 增強科技自信

撰文:胡家欣
出版:更新:

小學常識科於25/26學年分拆為科學科和人文科,教育局今日先公布小學科學科的初步課程框架,並向業界發出問卷諮詢,諮詢期為一個月。根據課程文件,該科宗旨提及培養學生欣賞國家在科學、工程、航天和創新科技發展的成就,增強科技自信;意識到科學和科技的發展對國家利益和國家安全的重要性。目前小學常識科佔總課時11%,拆科後科學科佔總課時不少於7%,小一至小二為每周二節課堂;小三至小六則為每周三節課堂。

小學常識科於25/26學年分拆為科學科和人文科。(資料圖片)

教育局提出開設小學科的其中一個緣由,是配合國家「科教興國」的方向,從小啟迪學生的創意和科學潛能。根據該科的課程框架(擬定稿),課程設有四大範疇,包括:「生命與環境」、「物質、能量和變化」、「地球與太空」和「科學、科技、工程與社會」,共涉15個主題及39課題。當中以範疇四的內容包含最多國情元素。

「科學、科技、工程與社會」包含最多國情元素

「科學、科技、工程與社會」包括三個主題,涵蓋了科學過程和科學精神、航天與創新科技,以及工程與設計,藉此令學生「明白善用科學、科技與工程能夠造福社群,貢獻國家和社會」。

文件列出範疇的學習重點及建議的學與教活動,例如小三時,學生可做有關「中國古代建築技術」的專題研習,蒐集有關國家和香港的一些重要工程項目的資料,從而知道不同工程能改善人們的生活,亦有能力列舉相關工程例子,如磁浮列車、港珠澳大橋等,欣賞國家在工程發展上所作出的貢獻。

小四時,學生可透過觀看國家航天員的訪問片段或文章,知道國家的一些航天員的事跡和貢獻,認識太空人在太空生活的情況,欣賞國家在航天科技發展上所作出的貢獻。

小六時,學生透過蒐集有關國家和世界在太空探索和航天科技的重要成就資料、香港參與國家航天科技發展的資料,以關注國家在太空探索如月球和深空探測,和航天科技如天宮空間站、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重要成就,意識到航天科技發展對國家利益和國家安全的重要性。

至於課時分配方面,小學科學課程佔整體小學課程總課時不少於7%,四個範疇共佔90%課時,其餘10%則為「彈性課時」。小一至小二每周兩節、每節35分鐘計算,即每年不少於37小時;小三至小六每周3節、每節35分鐘計算,即每年不少於56小時。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