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筆記|培養人文情懷 拓展多元出路 青年藝術家的夢想校園

撰文:校園投稿
出版:更新:

文︰保良局朱敬文中學趙文浩校長
我是一個沒甚麼美感和音樂天份的人。自小在男校成長,雖然有一些學習繪畫和樂器的機會,但總是半途而廢。長大以後,每逢參觀博物館、欣賞音樂會的時候,那種一竅不通的無力感,都對我造成莫大的困擾。

參觀教育大學。(趙文浩校長提供)

成為校長之後,我就希望建設一個「文藝校園」,讓有藝術天賦的同學能夠發揮所長,讓來自基層家庭的同學都能培養人文情懷,學會欣賞文藝和音樂,提升個人修養。我校同學普遍乖巧受教,校風純樸,同學們有時只差一個機會去實現個人夢想。在與同學傾談的時間,我有時也會感受到他們的熱情和上進心,更驅使我盡力為他們搭建舞台,成就他們作為自己人生的主角。

在藝術創作上,我支持視覺藝術科老師多帶同學外出參觀,擴闊視野。為此,我校聘請了兩位全職老師及一位教學助理,支援同學參加不同類型的比賽和活動。幾位老師從不計較工作量,不論在日常教學還是課外活動都是親力親為,因此同學們的進步也十分明顯。今年中六級孫慧悅、陳飛伶及陳芷柔同學,就曾參與「城門河燈柱畫創作設計活動」,透過在城門河畔創作和展示色彩繽紛的畫作,介紹不同中國城巿的特色。能夠在社區展示個人的作品,對同學而言也是意義重大。

+3

共同努力,分享成果,從而建立自信,我相信成功的經驗才能引領同學繼續追夢。在校園的每個角落,我都盡力展示同學的藝術作品,學校樓梯和走廊的牆壁、學校發出的每份請柬和刊物,我都採用同學的設計,作為對他們努力的肯定。在老師的指導和支持下,學生漸見自信,積極透過不同平台展現個人藝術天份和才華,陳飛伶同學就曾在保良局慈善獎券設計活動中獲獎,作品被選中印刷在獎券上。這個成功的經歷,更鼓勵她以視覺藝術科教師為職志,為她的人生路上找到了清晰的目標。

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藝術創作的背後,需要文化和知識的底蘊。現今世代的孩子終日「機不離手」,對閱讀不感興趣,難以建立良好的學術基礎:有次我跟同學談到金庸小說,講了半天才發現,他以為我在講關於「金融」的書,鬧了一個大笑話。所以我也很看重閱讀,希望能夠培養同學良好的習慣,讓他們發掘文字的美麗。

今年我校聘請了一位青年文學作家,擔任中文科教師。在她的帶領下,學校的閱讀小組發展迅速,同學們已經在嘗試創作新詩,亦有同學在徵文比賽中獲獎。有同學跟我分享作品,雖然略顯青澀,但在創作路上踏出了勇敢的一步,也應該得到應有的讚許。中四級廖凱詩和王佳妮同學,在中國歷史科老師的指導下,亦參加了由香港樹仁大學舉辦的歷史穿越小說創作比賽,並成功躋身決賽,能夠在講台上向來賓分享作品。在我看來,獲獎與否並不重要,能夠堅毅而有勇氣地踏出第一步,在創作的過程中學習,從而豐富個人的知識和修養,才是彌足珍貴。

我相信學習並不只在課室內發生,多元化的文藝和學術活動,亦能讓同學得益。我在中學和大學的時代,都是辯論隊的活躍份子,深深感受到辯論在增進個人知識、培養思維和表達能力的重要性。在剛剛過去的星期六,我校中文辯論隊亦完成了首場比賽。當日我在湖北考察,為同學聯繫當地大學,未能親身觀賽打氣,深以為憾。但我相信,這支以初中學生為骨幹的年輕隊伍,將來也會在不同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華。

展望未來,我希望繼續在保良局朱敬文中學推動「文藝校園」的發展,盡力提供優質的師資和豐富的資源,以多元化的課程設計及活動,啟發學生創作潛能,深化他們的文藝素養,培育更多優秀的社會未來棟樑。

趙文浩校長(校長提供)

作者簡介:

保良局朱敬文中學趙文浩校長

中學校長,教育及文學碩士,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及創新教學獎得主,深信人人可教,致力在校內推動體驗式學習,同時透過寬廣的課程、多元的生涯規劃,為學生定立目標和方向,鼓勵他們展示才華,建立自信,追求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