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筆記|異地姊妹情—西班牙交換生的施與受

撰文:尹浩然校長
出版:更新:

文: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元朗信義中學尹浩然校長
新的學年,元朗信義迎來了新的交換生—西班牙籍的Amara Erostarbe。看到Amara,我腦海中同時會出現她的接待家庭同學----中二級的何依凝。異地感情,有著想像不到的濃厚,奇妙。

開學禮首日,Amara向全體師生介紹自己。(尹浩然校長提供)

依凝與依蕓(Amara)的異地姊妹情

接待家庭的支援對交換生十分重要。幸運地,Amara有一位熱心熱情的夥伴 — 何依凝。對依凝來說,過去在學校與其他外國交換生一起學習書法和聊天的經歷,令她充分體會到交換生計劃的意義,希望成為接待家庭,且讓外國學生更感受到中國人待客之禮及中華文化之美。故此,當Amara抵港後,依凝以同理心了解Amara面對的挑戰,不僅幫助她了解香港的生活,還帶她參加各種活動,讓她感受到如家人般的關懷。就如Amara形容,她們的關係如姐妹般親密,無論在生活還是學習,依凝總能理解Amara的感受,成為她最信任的傾訴對象。

依凝與依蕓(Amara)在校門外留影。(尹浩然校長提供)

更令Amara感動的是,依凝帶著Amara一起前往深圳慶生,讓她感受這片土地的繁華與魅力;在中秋聚餐中,她們一起分享傳統的節日習俗,讓Amara深感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國慶時更帶她欣賞維港的夜景和煙花,讓她感受港人的國慶氛圍。依凝還特地為Amara取了中文名字「何依蕓」。「依凝依蕓」,有著「凝聚優香、相依面對變幻前路」之意,不但見證姊妹情誼,更象徵著Amara的新身份。對Amara而言,「這段異地姊妹情將永遠珍藏,成為其生命中最美好的回憶之一」。

Amara 的受與施 撞出校園的奇妙火花

Amara很喜歡元朗信義。老師與同學的支持與幫助,令她很快便適應到與故鄉截然不同的學習環境。同學們主動翻譯,使她深感到自己是校內的一份子。Amara除了參加小提琴班及英文戲劇學會外,亦是國際文化交流學長,成為學生領袖。不過,對Amara來說,最令她喜出望外的是每月一次的休整日。「回到西班牙,我也會向學校介紹這個令人放鬆與聚情的安排,這實在太棒了!」

Amara也以西班牙人的熱情回饋元朗信義。由於學校開設「SALep」(Science, Arts, Language Enrichment Program),中一及中二學生可在課堂時間選修西班牙語,學校在課後時間亦開設應試的西班牙語課程,Amara主動提出擔任助教,既促進東西文化交流,也讓同學有更多機會以西班牙語對談。這安排確是不可預料,卻又如此奇妙!

Amara 與同學上課情境。(尹浩然校長提供)

成長型思維,是迎難的重要元素。

作為外地交換生,Amara 也有其困難。不過,她緊記我在開學禮推廣的「腦朋友」---「成長型思維」(Growth Mindset),以面對這一年的機遇與挑戰。對她而言,語言差異是一個挑戰,但她積極面對,努力學習廣東話,並在生活中嘗試主動與他人溝通。Amara 亦學習克服文化差異,並接受不同人的觀點。正如Amara與依凝分享:「我覺得現在就像是成熟起來,成為更獨立的人,我非常喜歡自己這一點,並為此感到自豪。我知道家人也為我感到驕傲。」這種讓她在困難中茁壯成長的思維,正正是同學在逆境時的榜樣。

交換生計劃,是培養學生成為有國民底氣的國際人才的平台

元朗信義是以成為國際化的津貼中學,培養學生成為有國民底氣的國際人才為目標。眼看Amara與依凝的情誼,依凝如何推廣中華文化及真誠地向Amara學習,Amara對學校、香港文化與廣東話的喜愛等,讓我深信作為學校領航者,只要堅定教育使命,善用不同資源,為學生的未來多想一步,做多一分,香港的未來仍是生機處處,希望滿滿。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元朗信義中學尹浩然校長。(尹浩然校長提供)

作者簡介: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元朗信義中學 尹浩然校長

香港大學文學士、香港中文大學學位教師教育文憑,香港大學哲學碩士。堅信教育是一門「本於過去,盡在當下,開創未來」的崇高志業,以「優越有愛,關懷求義」為個人發展理念以「成為國際化的津貼中學,培養學生成為有國民底氣的國際人才」為學校發展目標;與學校團隊一起為年青一代作鹽作光,讓一代更勝一代。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