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天地|元朗信義中學:珍視成長 樂學未來

撰文:校園投稿
出版:更新:

今日,教育已到更廣闊更人本的「教育3.0」階段;要順應趨勢,讓一代更勝一代,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元朗信義中學推出了「樂學HappyDemic」發展重點。校長尹浩然認為,樂與學實乃相輔相承,「玩得又讀得」才是今日的教育期望;樂學並非口號,而是確切實踐的措拖。尹浩然校長指出,「執行力」是斷定學校能否實踐理想,持續發展的關鍵;學校在多年發展中,校長、副校長及助理校長各有所長但同心同德,成為火熱的領導組合Fantastic 6,以Design Thinking的概念重新檢視學校措施,帶領團隊同行,讓「樂學」得以落地生根。(內容由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元朗信義中學提供)

十二月舉行的學校簡介會,有多達三千多人報名。尹浩然校長與出席家長分享學校在教育3.0發展趨勢下應有的承擔與使命。(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元朗信義中學提供)

學習成長報告取代成績表

負責學術發展的副校長譚建勳指出,傳統成績表上冰冷的數字,與「求學不是求分數」理念相悖,學生學習範式難改變,成長的種種也得不到全面肯定;因此在新推出的「學習成長報告表」中,紙筆考測、學生學習態度與興趣同受重視。此外,學校亦以自律、禮貌、責任心及勤勞等指標總結學生表現,並透過社會服務、奬勵紀錄、師長評價等多角度肯定學生。學生更會就全年成長寫反思,或在學術、或在活動,或在做人,全以學生為本。改動過程經反覆測試與諮詢,對於領航者譚建勳而言,「我們深信,這必會成為學生成長的催化劑,幫助他們破繭成蝶。」

譚建勳副校長(右一)與學生同行,看到學生的需要,成為優化學生成長報告表的動力。(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元朗信義中學提供)

活用STEM於成長之中

學校重視STEM發展,設STEM發展總監,除了一般編程與機械人訓練外,亦將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應用於日常演講訓練(Moodie AI)、英文寫作(Scribo)及高中選科(Rightpick)等不同領域,讓學生慣用科技強化成長。另外,亦推出「Marty機械人領養計劃」——學生領養機械人回家,為其改名,並因應名字背後的期望而編程,機械人可成足球員、音樂家、航空員等,具個性化。統籌全校資訊科技發展的助理校長陳耀明坦言,「師生用心創造,將冷冰冰的編程變得更溫暖及有情感,這才是真正的『人工智能』」。

陳耀明助理校長(右一)與學生研究如何以編程,個性化屬於他們的Marty機械人。(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元朗信義中學提供)

姊妹學校網絡,突破學習地域限制

學校與海外姊妹中學及大學多達23間,大大豐富學生學習經歷與出路。品學兼優的學生經校長推薦,於文憑試前可獲姊妹大學取錄。北京清華大學每年給予學校優先取錄名額,讓學生一圓國內一等大學升學夢。統籌對外發展的助理校長韋慕琹近年更與國內曦城協同學校、東湖中學及日本羽水高校與櫻美林高校合辦「環球專題研習計劃」(G Project)。「突破思路及地域限制,與祖國及日本兩地學生更廣闊全面地探索全球議題,以大格局觀人處事,讓結論更堅實立體,他們從中相互了解及尊重,這就是世界公民需持的態度。」

韋慕琹助理校長(左一)率領學校團隊於十二月出訪日本學校,成就三地學生的G Project。(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元朗信義中學提供)

致力學生幸福感,學習效能因減得加

學校的「樂」,並非外顯笑臉,而是「靈性、體能、智力、人際及情意」五個層面的內在幸福感;一向好玩的學生成長副校長鄧智荔強調「Working smart and playing hard」,認為學生有空間,才可學得更深更廣。因此教學規劃不加反減,限制全校家課考測數量及全班性補課,讓學生有空間發展興趣,多與親友相處。學生所有活動,包括周會分享、服務學習、課外活動等都以幸福感為核心而展開,例如每月一次的休整日。統籌班級經營的副校長董明認為在香港要學習好,平日需有「輕鬆愉快的氣氛和心情,休整日就是元信『樂學規劃』一道美妙的『甜點』」。師生於休整日下午進行班本活動,或課室玩樂,或外出看電影,或禮堂玩電競,各適其適。當日更不安排家課,翌日亦無考測,讓師生同樂,凝聚感情。

鄧智荔副校長(前排右二)平日教授地理,深明寓學於樂的道理,與中六學生前往石澳,一邊玩一邊引證書本所學。(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元朗信義中學提供)

教育是不斷突破之志業,不易為,但更要有為,方能切合社會期望,成就學生未來。樂學教育,是珍視學生成長,扶持學生擁抱未來的嘗試。正如尹浩然校長所說,時代給予我們崇高的使命感,只要團隊同行同心,視學生如子女,就一定知道選擇與方向。

(內容由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元朗信義中學提供)

若學校有意於校園天地刊登文章,歡迎聯絡香港01代表黃先生:

電郵:education@hk01.com (標題註明 『校園天地投稿』)

WhatsApp或電話聯絡:35828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