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芒格到基辛格 他們對中國的信心從何而來?
接連兩日,兩位在中國家喻戶曉的大人物去世,一位是美國投資大師查理·芒格,一位是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除了在中國家喻戶曉,芒格和基辛格還有一個共性,那就是看好中國。
巴郡哈撒韋公司公告稱,當地時間11月28日上午,查理·芒格在加州一家醫院安詳地離世。當芒格的消息傳到中國,不少人通過轉發芒格身前的「金句」和思維模型來緬懷這位傳奇人物。10月30日,芒格罕見現身熱門商業播客節目Acquired的錄製,談論了他的投資觀點、經驗和教訓,當主持人問「你會繼續在中國投資嗎?你對此持什麼立場?」時,芒格說,「我對中國的立場是:第一,中國經濟未來20年的前景比其他任何大型經濟體都要好。第二,中國的頭部企業更強大、更優秀,而且它們的估值要便宜得多。因此,我自然願意在芒格投資組合中納入一定中國風險資產。」
多年來,芒格在投資中國方面比巴菲特更加樂觀。在芒格購買中國汽車製造商比亞迪公司股票數年後,巴郡哈撒韋公司成為了該公司的大股東。即便在新冠疫情之後,芒格依然看好中國,也是少數對中國保持樂觀的投資家。在今年巴郡的年度股東大會上,芒格連用三個「愚蠢」來形容一切加劇中美關係緊張的行為。他說,美國應該與中國好好相處,為了共同的利益與中國進行大量自由貿易。
緊隨芒格之後,基辛格去世的消息傳來,很快又在中國社交媒體引發一輪關注熱潮,並在短時間內衝上熱搜第一。截止北京時間11月30日中午12點,熱搜閲讀人次近3億,討論人次3.1萬。基辛格最為中國民眾所熟知的,是他在上世紀70年代的秘密訪華,以及陪同尼克松訪華推動中美關係正常化,並由此拉開中美和解序幕。基辛格曾表示,第一次訪問中國後,他此後已有100多次踏上這片土地,「中國是我交往最久、最為深入的國家」,「每次都會有新的收穫」。作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過去半個世紀,基辛格成為美國政界與中國領導層打交道最多的美國人,沒有之一。
今年5月,在百歲生日前,基辛格接受《經濟學人》八個小時的採訪,再次表達了「認識中國」的重要性,基辛格說,現在的美國政府和當年比起來,被狹隘的短期利益裹挾,完全忘了怎麼和中國打交道,也完全不願意去了解真正的中國,而且「有中國經驗的官員都被美國國務院淘汰了。」如此造成的一個後果,便是對中國的嚴重誤判。基辛格說,在華盛頓,「他們說中國想要統治世界……但答案是他們(中國其實)想要強大,」「他們並沒有像希特勒那樣想要統治世界,這不是他們對世界秩序的看法,他們也從來沒有這樣想過。」「對中國來說,中國最大的恐懼是國內動盪,歷史上中國屢屢將外國拒之門外,無論是修建萬里長城,還是閉關鎖國,本質是要與外界世界隔絕,不讓外部勢力,破壞內部,引發內部動盪。」
此外,基辛格還談到了中國的儒家文化,「中國的儒家思想,影響着他們不會像納粹那般發動戰爭,比起戰爭,中國人想要的是尊重。」「如果美國不給中國尊重,那中國就會用他們自己的方法來獲取尊重。」基於此,基辛格也奉勸美國,「在這一點上我們需要理解,你不可能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排除在遊戲規則的制定之外,如果你執意將他排除在外,那麼他會自立門戶,建立一個新的體系。」「這是美國必須解決的最大問題,缺乏長期戰略思維,如果我們不能解決這問題,那美國將走向失敗。」
在《論中國》一書的序言中,基辛格這樣寫道,「美國的例外主義是傳經佈道式的,認為美國有義務向世界的每個角落傳播其價值觀。中國的例外主義是文化性的,中國不試圖改變他國的信仰,不對海外推行本國的現行體制。但它是中央帝國的傳承者,根據其他國家與中國文化和政治形態的親疏程度將它們正式劃分為不同層次的進貢國。換言之,這是一種文化上的普世觀。」
從芒格到基辛格,作為商界和政界有廣泛影響力的兩位大人物,他們的先後離世被看做是一個時代的結束,而他們對中國的思考與理解,無疑給世界各國進一步認識中國提供了教參。尤其在中國威脅論、中國崩潰論輪番上演的今天,芒格和基辛格一如既往看好中國,並非簡單的經濟賬、政治賬,而是深刻洞悉了背後的文化力量,比如芒格反覆強調的商業模型和文化,基辛格對於儒家文化的說明,這也是支撐一家企業、一個國家能走多遠的最終決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