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居民醫保一年減少2500萬人:國家崛起不能遺忘落伍者
對於當今時代來說,一個社會的醫療保障水平,往往直接影響民眾的幸福度和安全感。醫保的類型比較多,但最關鍵的是基本醫保,在內地主要包括職工醫保和城鄉居民醫保,其中大部分人以城鄉居民醫保為主。自2003年內地開始推行新農合以來,內地醫保覆蓋範圍持續擴大,到2012年已有超過5億人參保,經過過去10年的努力,到2022年已有超過13.4億人參保。從中國漫長曆史來看,這無疑是巨大的進步。但眼下內地醫保面臨新的問題,2022年內地醫保參保人數比2021年減少1700萬人,其中城鄉居民醫保參保人數比2021年減少2500萬人。
最近,據國家醫保局的回應,基本醫保參保大盤仍屬穩定,參保數據的下降是因為兩個情況,一是部分原來參加居民醫保的民眾轉為參加保障水平更高的職工醫保,比如2022年職工醫保的新增人數超過800萬,意味着參保質量的提升。二是國家醫保局持續開展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民眾重複參保等情況減少,更真實地反映了參保情況。這兩個情況都符合現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醫療體系的成績。
然而,基本醫保參保人數減少的1700萬人,城鄉居民醫保減少的2500萬人,並不都是因為居民醫保轉為職工醫保、民眾重複參保減少,而是還有更為現實的困境。
內地華中師範大學副教授王超群在《居民醫保一年減少2500萬人,為什麼有人主動退保》一文中,通過調研多個地區後認為,保費持續上漲、中年居民身體健康狀況較好、醫保受益面窄且不解決大病負擔等原因,導致了內地居民醫保退保現象。
2003年新農合建立時,個人繳費僅為10元人民幣,後來陸續上漲,2015年為120元人民幣,2023年已經漲到380元人民幣。380元人民幣的醫保費用似乎不值一提,但對於許多仍舊為基本生存苦苦掙扎的底層民眾來說,380元人民幣的醫保費用已經是不小的負擔。從2003年的10元人民幣到2023年380元人民幣,年均增長19.78%,但有多少底層民眾的收入在過去20年年均增長19.78%?許多農村家庭本就收入低,負擔又很大,除了要繳納醫保之外,吃飯、生活、孩子教育、老人養老、住房都要花錢,平時都得靠省吃儉用才能勉強維持生活,如果醫保負擔超出他們承受範圍,那隻能退保。除此之外,不少未參保居民身體健康,城鄉居民醫保受益面太窄,住院報銷比例太低,讓一些人認為參加醫保的必要性不大。
放在更大背景來看,居民醫保退保現象背後其實折射出內地醫保體系不能不言說的短板。古往今來,不知多少人看不起病,不知多少家庭因為一場大病而破產。醫保的初衷是讓天下人病有所醫,是讓民眾看得起病。這既是社會公平的努力方向,又是社會主義的應有之義。今天內地能讓13.4億人具有基本醫保,絕對是了不起的成績。但問題是,基本醫保的報銷水平嚴重偏低,依舊不能有效緩解多數中下階層民眾的醫療負擔。時至今日,醫療和房子、養老、教育仍是壓在中國人身上的「四座大山」。
目前的基本醫保對於許多小病和常見病是有比較好的保障,但難以解決大病負擔,一個普通的中產之家,如果有家人罹患重症,很可能因病返貧。受制於體制內和體制外、城市和鄉村、職工醫保和城鄉居民醫保的分化,目前內地社會越是貧困落後地區、越需要保障的人群有時候越難承受醫療負擔。
這樣的現實提醒着內地社會應該設法改進醫保體系。中國早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人均GDP日益臨近高收入經濟體的門檻,論道理,是有足夠的經濟實力去構建一套更為公平、保障水平更高的醫保體系。畢竟,儘可能讓民眾病有所醫,不再被醫療大山壓得喘不過氣,既是一項足以在於史冊的德政,又能在有效緩解廣大中下階層民眾壓力,減少他們後顧之憂的同時,提升他們的幸福度和安全感,擴大他們的消費能力,讓經濟發展結構更加長久可持續。在此過程中,以更大力度為那些最需要保障的人群、為被大病所困擾的人群兜底,是最為迫切的民生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