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經濟的信心去哪裏了?「定時炸彈」說法危言聳聽?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多年前在中國常駐的同事最近來北京度假,回到曾經住過的社區,最大的感受是北京人少了、比過去安靜了,甚至有一種在歐洲國家的閒適感。連日來她一直在問一個問題:中國的經濟是不是真像外界說得那麼糟?

過去這段時間,經濟超越地緣政治,成為國際輿論最關注的中國話題。在境外媒體對中國的報導中,糟糕的宏觀資料、低迷的股市、危機四伏的房地產市場,近期頻頻見諸報端。

危機四伏的房地產市場引發關注,圖為碧桂園中山樓盤鳳凰城。(資料圖片)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上周在一篇題為「為何中國經濟無法修復」的文章中指出,中國曾是唯一以足夠力度的刺激措施,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的大型經濟體,有評論甚至認為,中國當時拯救了世界經濟。之後的10年,每當遇到經濟波動,中國都會通過降低信貸成本、基礎設施建設、刺激房地產市場,對抗各種關於經濟災難(calamity)的預測。

文章認為,這個過程中,公共和私人債務增長,人們對房地產榮景的可持續性,以及是否真的需要新基礎設施的質疑上升。中國的政策制定者這次陷入兩難,他們不希望看到更多白象工程,或加劇房地產泡沫,但更理想的刺激措施又無法做得足夠。

比媒體發出的警告更為極端的是美國總統拜登對中國經濟的研判。拜登本月10日在一場政治籌款活動上稱,面對經濟和人口問題的中國,是威脅全球其他地區的「定時炸彈」。

北京把以西方媒體為代表的國際輿論近期對中國經濟的關注,視為針對中國的輿論戰和認知戰。中國官媒還形容,這是美國政界與媒體唱雙簧操控輿論的常見套路。私下接觸到的一些官員也不乏這樣的表示:中國經濟的風險被過度放大,西方媒體對中國經濟負面消息的大量報導,是要唱衰和做空中國,以此對中國發起阻擊。

平心而論,「定時炸彈」說法有點危言聳聽,當前的中國經濟也遠不到崩盤,但今年第二季以來,消費、投資、出口等各項宏觀資料確實乏善可陳。

「定時炸彈」說法有點危言聳聽,當前的中國經濟也遠不到崩盤,但今年第二季以來,消費、投資、出口等各項宏觀資料確實乏善可陳。(資料圖片)

官方目前看起來還沒有意思要推出更大力度的強刺激,這相信與中國經濟本身需要轉型有關,中國確實不應為了追求短期的快速發展,不計債務槓桿、貧富差距、房地產泡沫等代價。

但經濟放緩的風險也不容忽視。對北京而言,中共執政的合法性在很大程度上來自於經濟的持續發展,讓老百姓享受生活品質提升,這也是一種社會契約。在國際舞台上,長期的經濟發展和充滿活力的市場也是中國持續在國際社會發揮影響力的必要基礎;是中美競爭中,中國形成自身優勢不可或缺的一環。

眼下的困境與外部環境不佳、地緣政治緊張、家庭財富因疫情縮水等有關,但更重要的是,企業和民眾的信心至今無法恢復。官方這幾個月來,也陸陸續續出台了一些政策,包括在剛過去的週末打出重振股市的「組合拳」,但這些政策仍無法充分說服市場,轉化為能推動經濟增長的信心。

上海疫情:防疫人員強行入屋噴灑消毒劑。(網上圖片)

這與疫情造成的影響有緊密關係。中國民眾在疫情三年裡,最初對中國式防疫高度信任和配合,到後期因為經歷高壓防控出現民意反彈,最終又在豪賭式的快速「過峰」闖關中經歷生命與健康的大冒險。這個過程中,每個親歷跌宕起伏的人感受到的深深不確定感,很難在疫情後被快速抹去;戲劇化的防疫也不可避免地損害了官方的公信力,帶著政府在疫後重振經濟的宣示一步步走入「塔西佗陷阱」。

《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最近在一篇文章中也指出,目前市場缺乏信心的一個原因是,行政權力過大,在一些領域對法治造成消磨和干擾。

行政干預經濟在中國並不新鮮,官方前幾年以行政手段介入個別行業,對這些行業造成毀滅性打擊。對行政力量的隨意性和難以抗拒性的認識,也在三年疫情中被強化。中國採取「清零」措施,行政手段發揮了強大作用,但行政權力過大,被過度甚至不正當地使用的問題也在疫情中凸顯,很難不給社會心理留下創傷。儘管官方頻頻釋放支援民營經濟的信號,但行政權力可隨時決定企業甚至整個行業命運的陰影若揮之不去,這些信號終究難以轉化成對未來的積極預期。

今年中以來,許多經濟學家疾呼,希望官方祭出強有力的振興措施,因為只有極強的刺激才能扭轉局面讓信心穀底回升,然而考慮到資源局限和負面溢出效應,一出手就是4萬億元人民幣的做法如今顯然是不可行的。如何通過強有力的改革,根本上恢復信心,會是中國走出這個經濟低迷週期必須解開的一個結。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