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背後是國家能力的修煉|專家有話說
中國國產大飛機C919的首次商飛,無疑吸引了全球關注。美國《華爾街日報》稱,C919商業首飛成功意味着,波音和空客幾十年來的「雙頭壟斷地位」在中國市場受到了挑戰。這一挑戰規模尚小,卻頗具象徵意義。
目前,C919訂單已超千架。中國商飛發布的《中國商飛公司市場預測年報(2021-2040)》顯示,預計到2040年,中國的機隊規模將達到9957架,佔全球客機機隊比例22%,成為全球最大的單一航空市場。更重要的是,隨着國產大飛機事業的推進,一大批產業鏈將被帶動發展。這種帶動效應,令大型民用飛機工業被視為現代工業皇冠上的一顆明珠,亦是中國堅持自主研製的重要原因。
彼時,當中國決定製造大飛機的消息公開後,西方世界第一時間給予了回應。其中不乏冷嘲熱諷者,比如美國《航空周刊》曾刊載文章,其作者稱,「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登上C919飛往成都或上海,我不相信我能活到那一天」。
同時,亦有諸多西方業內人士洞察到客觀趨勢。波音公司前首席執行官說:「我不認為中國有克服不了的技術障礙,他們已經兩次將宇航員送到太空,而且一些世界上最好的空氣動力學家就是中國人。」無論褒貶,這些回應都足以證明,西方世界對中國大飛機極為關注。歐美走在世界民航工業前列,其政商界深知,對於類似航天航空等高技術系統工業而言,國家能力是其重要支撐,這正是歐美的成功經驗。
中國大飛機承載了幾代國人的夢想。北京大學教授路風曾在訪談中提到,中國高層關於大飛機的重新討論是在2003年,有兩個重要的事件背景:一是1995—1996年台海危機,二是1999年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用導彈襲擊了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這兩個事件之後,中國政府領導層開始加大對國防工業的投入,所以才有了今天的一系列成就,比如殲-20、殲-10戰鬥機等。
不過,鮮為人知的是,早在1980年,中國獨立自主研發、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一架大型遠程噴氣式客機運-10,已在上海大場機場首飛成功。趙憶寧《大國工程》一書提到,運-10的成功研製,標誌着中國跨上了發展大型民用飛機必經的台階,其研製只比空客起步晚三年。遺憾的是,到1983年,運-10已得不到經費支持,後漸被擱置。雖然這是轉軌時代的遺憾,卻是對中國自主工業體系和能力的一次極大證明,亦為中國民航工業的後續發展打下基礎。
如今,C919橫空出世,可謂填補了當年的遺憾。無論是中國如今的經濟發展水平,還是強大的製造業體系和基礎,抑或是高端科技人才的培養儲備,皆為民航工業的發展奠定基石。加之國家層面清晰的戰略支持,以及社會整體民意的認可,大飛機事業顯然進入了厚積薄發的時代。那些質疑C919創新不足、或謂之「組裝」之流,顯然不解民航工業的基本情形。
如今飛機制造業的主流是「主製造商-供應模式」(簡稱「主供模式」),其代表正是波音飛機,其有65%左右的零部件,都是在波音公司所在地以外的地方採購的。波音飛機的核心競爭力,體現在其對供應商的主導集成能力。中國商飛正是在學習波音的「主供模式」,在「飛機的靈魂」機翼部件等核心設計上自主創新,同時集成國內外供應商。當然,亦要承認,中國商飛目前與波音相比,在對供應商的主導集成能力方面,尚有差距。但是,只要舞台搭起,後續演練自然會不斷加深功力。
其實,內地經濟界數年來存在一種論調,認為政府不干預,市場經濟便能自發實現產業升級。近年來,中國汽車產業、新能源產業、高鐵、大飛機等一系列產業成果,恰恰證明了這種論調的簡單化。放眼世界的歷史與現實,高技術產業的興盛離不開政府及國家能力的背書。
以美國為例,其計算機、噴氣式發動機、半導體等幾乎所有核心技術創新的初始市場,都是由美國政府通過包括國防訂貨在內的政府採購提供的。其中的典型代表,如蘋果智能手機應用的許多通用技術的基礎研究,都受到過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的資助。美國近年發布的《晶片與科學法案》和新能源汽車補貼的規定,更是直接突顯了政府對產業政策的影響力。歐美如是,中國又有何例外?
本文作者呂瀾,系內地資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