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後追問「一國兩制」:如何從制度條文走向日常生活

撰文:泉野
出版:更新:

中共二十大結束後,從高層到地方再到學界,開始進入「學習二十大精神」的周期。11月2日,「學習貫徹二十大精神·傳承踐行『一國兩制』歷史文化暨2023版『一國兩制』知識枱曆新聞發布研討會」在北京舉辦。會議邀請涉港、澳、台相關單位權威專家學者圍繞學習貫徹二十大精神、2023版「一國兩制」知識枱曆新聞發布、港澳台歷史風物、「一國兩制」價值意義、「一國兩制」博物館建設及港澳台未來願景等進行研討。

2022年對香港來說無疑是一個很有象徵意義的年份,一方面,2022年是香港回歸25周年,這也是鄧小平當年承諾的一國兩制「五十年不變」的中期時刻;另一方面,在經歷過佔中、旺角騷亂以及2019年的修例風波之後,香港在國安法落定和選舉制度改革之後,進入了由亂轉治、由治及興的新階段。再加上二十大的召開以及外部環境之變,香港二次命運的探討顯得尤為迫切。

「學習二十大精神」的周期。11月2日,「學習貫徹二十大精神·傳承踐行『一國兩制』歷史文化暨2023版『一國兩制』知識枱曆新聞發布研討會」在北京舉辦。(「一國兩制」知識台歷編委會)

怎麼理解二十大報告和新黨章的港澳部分?

在研討會中,不少專家學者從二十大報告和黨章修改的文本出發,籍此剖析香港下一段的施政重點和方向,同時也回歸到「一國兩制」本身,並結合香港過去25年的具體實踐來正本清源這一制度設計的內涵與外延。二十大報告對於「一國兩制」的論述,延續了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香港回歸25周年之際的講話,「『一國兩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創舉,是香港、澳門回歸後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必須長期堅持。」而新修訂的黨章,則將「按照『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方針」,改為「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方針」。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法學院副教授田飛龍在開場主持中,將「一國兩制」的現代精神總結為四點:一種和平的而非冷戰思維的精神;巧用兩制的差異及其活力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槓桿精神;設定了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公平的、明確的、長期的競爭規則的競爭精神;着眼於整個國家發展與人類發展相協調的發展精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法學院副教授田飛龍。(「一國兩制」知識台歷編委會)

對於「一國兩制」長期堅持的問題,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院長焦洪昌教授提到了「一國兩制」長遠發展需要實現堅持與完善的辯證統一,而這其中又內含了「一國兩制」的變與不變。在焦洪昌看來,不變的是「一國兩制」的基本政治架構,包括「一國」的底線不變,憲法和基本法確立的憲制秩序不變,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的原則不變,中央全面管治權和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相統一的方向不變;變的是具體制度設計與相應的體制機制的優化與創新。

而圍繞黨章表述的微調,中國社會科學院台港澳研究中心主任黃平表示,新修訂的黨章從原來的「按照」到「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這不是一個小的改動,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修辭學意義上的改動,那是經過決策層認真思考的結果,也總結了過去25年香港的實踐,包括十八大以來港澳本身發生的重要變化,特別是2019年面對的挑戰與衝擊,才做出了這樣一個重要判斷。「二十大報告是一個整體,是一個全局,所以我們解讀學習理解二十大報告有關『一國兩制』部分一定要回到整個二十大報告思想系統裏面,通篇從指導思想到佈局國家的發展,以及處理發展與安全、內部與外部等。」

誠如《香港01》在二十大前所預判的,「全面管治權」與「高度自治權」將從十九大的「兩權結合」進階為「兩權統一」,且持續強化對港全面管治權。北京大學港澳研究院院長陳端洪的發言重點談到了全面管治權與高度自治權如何結合、如何統一的問題。「我們在講中央全面管治權和特區高度自治權結合的時候,我就想問:怎麼結合?結合點在哪裏?當講中央全面管治權,中央肯定是要出面的,怎麼出面?2014年的白皮書特意交代了,不是要否定特區的高度自治,不是代替,不是越俎代庖。具體方式是什麼?基本原則是什麼?中央的出面,要有一個根本的理由。」

北京大學港澳研究院院長陳端洪。(「一國兩制」知識台歷編委會)

這是陳端洪的問題意識,也是很多港人自2014年開始,面對中央首次提出全面管治權之後以及香港大小事變之後愈發疑惑的問題。在陳端洪看來,全面管治權在港澳問題上體現的是制憲權,確立特別行政區自治的權力,特別是設定特區制定基本法的權力,制憲權是全面的,制憲權是決定權力的權力。一旦轉為憲定權,也就是寫成法律條文後,所有的權力都是有限的。而中央的全面管治權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維護特別行政區憲制秩序以及宣佈緊急狀態。「對待高度自治的問題上我們要把日常管治和憲制秩序的維護區別開,不是對待日常管治,不是代替特區政府做日常決定。」陳端洪最後強調。

如何從制度條文走向日常生活?

制度條文之外,如何讓港人真切意識到「一國兩制」對香港來說是最佳制度安排,進而推動國家認同和人心回歸,這就需要從抽象制度條文走入港人具體的日常生活中。「一國兩制」知識枱曆編委會自2021年開始推出枱曆,並正在推動「一國兩制」博物館的建設,正是從抽象到具體,從法律條文走向日常生活的有益探索。

「一國兩制」知識枱曆編委會主任呂英傑在發言中坦言,希望「一國兩制」枱曆可以成為「一國兩制」主題宣傳的一面旗幟,新版枱曆豐富了新選制、香港國安法和二十大中與港澳台相關的新內容,主要包括:濃縮和展現中國共產黨「一國兩制」方針政策與制度體系形成的歷史;濃縮和呈現港澳的歷史發展脈絡與全球化的成功經驗;以講故事的形式與港澳社會、與國際社會對話互動;蒐集和選錄對「一國兩制」事業有突出貢獻的港澳台人物及其故事,傳承愛國愛港,愛國愛澳的光榮歷史傳統與奮鬥精神。

「一國兩制」知識枱曆編委會主任呂英傑。(「一國兩制」知識台歷編委會)

談到香港的國家認同和人心回歸,去殖民化和香港的教育問題往往會被談及。嶺南大學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高級研究員劉蜀永在發言中建言,除了通過修好地方誌、用好地方誌促進人心回歸之外,還應該推動歷史教育和去殖民化。「過去這些年,部分香港年輕人激進化,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香港歷史教育的缺失,去殖民化做的不到位,現在應該是時候去掉一些有殖民色彩的街道名稱了。」建言之外,劉蜀永也坦言,去殖民化並不只是更改街道名稱這麼簡單,還需要深入的正確的歷史教育,但更改街道名稱也是需要做的一件工作。

對於劉蜀永的建言,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張龑進一步補充道,「單純的基本法,包括一些其他的相關法,很難真正的切入到香港生活深處的,要想實現高質量、高水平,要能夠探入到、延伸到文化脈絡的毛細血管,如果在這個層面能夠做出一些改變,自然而然很多問題就會水到渠成了。」

此外,張龑也回應了陳端洪所提的全面管治權與高度自治權如何結合的問題,「全面管治權和高度自治權的真正融合可能不是一個單純制度層面能完成的,從我們法學理論研究來講會知道,現代法制觀念根子上是文化概念,法是人造的東西,既然是人造的,除了我們講的主權意志決斷,還要有歷史文化的長期浸染,這是法變成法制非常關鍵的一個維度。」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張龑。(「一國兩制」知識台歷編委會)

修例風波之後,尤其是中央以雷霆手段推出香港國安法之後,不少港人選擇用腳投票逃離香港,這期間也不乏一些認為「一國兩制」已死的悲觀論調。對於經歷過修例風波「高燒」的香港來說,任爾東西南北風,發展是硬道理,而要想實現健康持久的發展,必須不斷提升全面治理能力和管治水平,必須着力破解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香港的獨特性在於,迄今世界上從來沒有一個地方,像香港一樣,具體實踐着資本主義,卻又在主權和法律意義上歸屬於社會主義的中國。要知道,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兩種不同體制與制度的共融互通、交流競合,不僅對於時下正糾葛不斷的台灣而言意義非凡,而且對於整個世界思考不同制度與文明如何「聯姻」,或許都將是一個樣本式的存在。這樣的香港,至今仍無法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