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紀念英國女王 對中央治港有什麼啟示

撰文:杭子牙
出版:更新:

英國女王去世和國葬,在香港引起了極大迴響,港人紛紛表示悼念。《香港01》在英國駐港總領館拍攝的一組圖片在網上流傳甚廣。圖片中,數百束鮮花密匝匝堆在總領館門口,有人甚至還哭坐在花叢前癱軟不起。像這樣的情況,自女王去世後幾乎每天都在上演,港英領館門口每天都有人新獻數百束鮮花,尤以去世和葬禮當天最為密集。

另有不少香港知名藝人,也對女王去世深感哀傷。

內地網民對這種情況非常反感,網民罵這些人是「漢奸」,「認賊作父」,「甘當英國殖民者的孝子賢孫」,應該「滾回英國去祭奠他們大英帝國的主子」。有些公開表達過哀思的香港藝人還被網上聲討。

9月19日,英國倫敦民眾在國會廣場(Parliament Square)等候英女王的國葬。(Sarah Meyssonnier - WPA Pool/Getty Images)

這種情況並不奇怪。內地輿論其實並不討厭伊利沙伯女王,對女王個人罕有極端激烈情緒,相反,像在世界各地獲得的廣泛尊重一樣,女王因為端莊優雅,氣質華貴,生前又沒有做過什麼對中國不友好的事情,在內地也圈粉無數,尤其在女性中頗受好評。

和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不久前遇刺身亡時引發的網上輿論相比,就可以發現伊利沙伯去世引起的輿論迴響,在內地可說相當正面。

內地網民對一些港人悼念女王不滿,主要是看不慣他們的戀殖情結,覺得他們表現得似乎比女王的那些血緣子孫還要悲傷。香港已經回歸多年,但是很多港人迄今還沒有建立起國家認同,反而在心理感情上與英國越發親近,這是很多內地網民無法容忍的。

英女王:圖為2022年9月19日,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的靈柩抵達温莎堡。(AP)

其實,香港人紀念英國女王一概而論並不準確,主要分以下三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懷舊。主要是一些生在女王時期的中老年人與普通市民,他們經歷了香港這幾十年來的風風雨雨,懷念香港作為自由港在英國管治下經歷過的經濟騰飛與繁榮。畢竟他們人生的大部分歲月,都生活在英國殖民年代,伊利沙伯作為英國女王,已經融入了他們的生活記憶。

他們就是單純的懷舊,說不上懷念港英統治,更談不上殖民情結,甚至可能是香港回歸前最支持回歸的那一批人,是對內地感情最深的人。他們對女王去世的感傷,就和我們聽到某位與自己有過生活交集的老人去世後的感傷一樣,這些人對女王的感情是正常的,沒什麼值得大驚小怪,更沒必要上綱上線。

第二種情況是國族認同。這是最糟糕的一群,他們分佈在各個年齡段,這些人的精神已經被英國殖民,或者在精神上已經完成了自我殖民。他們沒有對祖國的國家認同,請注意,不是沒有國家制度與生活方式的認同,而是沒有國族感情、國民身份認同。他們是真正的大英帝國的孝子賢孫,認同英人為他們的元首。

2019年爆發的香港修例風波,將香港積重難返的問題暴露無遺。圖為激進示威者衝擊立法會。(資料圖片)

第三種情況是慪氣和發泄不滿。因為香港的深層次矛盾長年累積,一些該做的工作在回歸後沒做或沒做到位,坦率說香港的情況在過去多年其實並不是很好,陸港之間的矛盾摩擦不僅未能消除反而還不斷上升。

回歸這些年來,因為官商共治未能得到有效扭轉,貧富懸殊持續擴大,理想與現實之間出現了巨大落差,香港社會對央港兩級管治體系以及對內地治理變化都存在很大不滿情緒,兩地的心理在拉遠。前幾年香港動盪,這些就是深層次根本原因。

這次英國女王去世,就讓這些不滿情緒在佔中與騷亂之後又找到了一個宣泄口,這些悼念者一方面覺得伊利沙伯確實是個稱職的女王,沒有對香港做過什麼壞事,相反香港卻在其擔任國王期間經歷了經濟騰飛,一方面是想通過悼念女王的方式發泄心中不滿,是一種在也並不陌生的「悼念式示威」,如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紀念周恩來和胡耀邦的兩次天安門事件,有鬥氣的成分。

這些人並不希望回歸殖民時代,但是卻希望對生活的感知能發生期待中的積極轉變。

2016年2月8日晚上至9日凌晨(農曆年初一至年初二),香港發生旺角騷亂,引發嚴重的警民衝突。(資料圖片/陳焯煇攝)

相對以上兩種悼念者而言,第三種女王的悼念者大概是最複雜,最需要時間沉澱、需要國家在未來治港工作中做更多、更有成效的工作,才能逐漸轉變過來的一批人。需要長期浸潤,久久為功。

發生在世界各國各地區的歷史經驗表明,對上述第三種人,如果政府能通過卓有成效的工作改變他們的生活狀態,讓他們看到希望,他們就會轉變為堅定的愛國者與合格的建設者,成為社會穩定的基石。這方面,中國在文革及天安門事件後處理得都相當成功。

但是,如果他們對生活的感知沒有積極變化,同時又喪失對未來的希望,那麼他們就會滑向社會邊緣,變成危險的破壞者,成為一股叛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