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南巡30年︱專訪林哲元:社會主義不在書本里 而是在腳底下
30年前鄧小平南巡講話,外在面對蘇聯解體之後西方「歷史終結」的勝利宣告,內在面對複雜的政治環境與發展路線爭議,為改革開放吃下一顆定心丸,也擘劃了帶有社會主義底色的共同富裕目標,預告了中國將為世界發展模式走出一條新道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亞洲馬克思主義傳播研究所副所長林哲元表示,透過其長期在大陸任教的台灣學者視角,深度分析鄧小平南巡講話的歷史與現實意義,以及同樣處在時代轉折中的台灣所感受到的氛圍與衝擊。此為上篇。
01: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到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如果將這15年視為改革開放第一階段,當時相應於台灣內部的情勢,是黨外民主運動與國民黨政府鬥爭最為激烈的時間段。1992年前後兩岸都開啟了新的歷程,鄧小平南巡講話為改革開放吃下一顆定心丸,而台灣則進入了所謂的民主化,您當時在台灣如何感受時代激烈變化的氛圍?
林哲元:1992年台灣已經解嚴一段時間了,那時候反對運動起來,我們作為學生差不多也在那個時期開始關心大陸社會到底是怎麼樣,不過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當時對我個人衝擊沒有那麼大,在大陸社會影響還是比較大的。但是由於蘇東劇變,對當時包括左派在內的台灣社會,產生了社會主義到底還能不能夠維持下去的疑問。
今天來看當時台灣的民主化,那個時候大家還比較簡單的理解,以為國民黨下台了,好像台灣社會就會走向一個更好的結果了。但是過了30年之後,台灣的民主事實上連一般人都開始覺得這條路到底哪裏出了問題,可能沒有答案,但是也有所反思了。從黨外民主運動到國民黨下台,以及其後幾次政黨輪替,創造了一個有利條件,讓台灣重新再思考怎麼看大陸,也怎麼看台灣自己的制度。
01:鄧小平南巡講話觸碰並解決了當時大陸內部爭論不休的「姓社」或「姓資」的問題,重新闡述了社會主義的定義,更詮釋了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的關係。回望這30年,其實當時的爭論仍在中國大陸遺留下了深刻的影子,特別是左右之爭時不時在輿論場上掀起紛擾。您怎麼看待鄧小平的思想遺產,以及隱藏在大陸社會肌理之中關於左右和路線的拉扯張力?
林哲元:「姓社」「姓資」的問題在大陸一段時間確實是整個社會都在爭論,畢竟大陸前面走過了30年,包括革命時期的那套話語,在鄧小平南巡講話以後,社會上有了比較不同的看法。
▼中共歷屆領導人表述「共同富裕」:
但是這個問題渡海到了台灣,台灣的左派可能在「反資本主義」這一點大家好像有共識,但是實際上當時台灣左派還處於認識比較幼稚的階段,很容易把書本上或者自己理解的一些概念拿來解讀大陸,而不是從大陸現實社會發展的整體狀況來理解。再加上大陸已經是社會主義的政權,跟台灣左派作為台灣的反對勢力、想要讓台灣能夠朝向社會主義改革方向是很不同的階段,因此當時台灣一些左派都說大陸已經「走資」了。
但是我覺得應該這樣子看,30年過去了,大陸有一個「糾錯」的機制,不管是前面30年或者後面這40年,確實有走一些彎路也好,或者是台灣當時說大陸「走資」的危險也好,但最後還是可以看到大陸走回了正道。
例如1990年代末期大陸「下崗」情況比較大的時候,很多人說「完蛋了,社會主義都沒有了」,但是現在重新來看,國有企業又成為大陸經濟很重要的一個支柱。或者有人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中國特色資本主義」、已經不是社會主義了;但是現在重新來看,大陸可能不用過去講的「階級鬥爭」這些詞,取而代之的是「人民至上」、「共同富裕」這些依然具有社會主義精神的倡議。
鄧小平南巡講話就有提到「共同富裕」,以及一部分的人先富起來,一些地區先發展起來,然後先富帶動後富,最後達到共同富裕。如果純用台灣的經驗來看,會覺得這是不可能的,認為讓一部分人富起來,恐怕只會越來越拉大貧富差距。但是如果看到大陸所講的「扶貧」,也不是這幾年才講,其實有一段時間了,到去(2021)年為止算是扶貧攻堅戰,雖然沒有完全消除社會的貧富差距,但是至少確實做到了消滅絕對貧困。
這個用台灣經驗是很難想像的,台灣或者資本主義的地區有社會福利,但是社會福利僅僅是讓最窮的人不要走到過不下去的地步。大陸所提出「共同富裕」的理念,我個人覺得還是從社會主義的角度出發,讓底層的人民能夠脱離貧困,過上比較好的生活。目前只能說消滅了絕對貧困,並不是解決全部的貧困問題,這當然跟中國大陸整個發展階段是有關的。
01:不少看法慣常把中國大陸前後三十年分開來看,故而把鄧小平標舉的發展經濟視為「右」的一面。但事實上,他的南巡講話同時設定了「先富帶後富」以及「共同富裕」的進程目標,也強調了透過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以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重新來看鄧小平的南巡講話,其實仍然充滿了社會主義的精神和關懷,是不是能夠說打破了「姓社」或「姓資」、甚至是左與右這種非此即彼的二元認識誤區?
林哲元:我覺得要怎麼看大陸是不是還有社會主義,又或者是外界還在問大陸究竟「姓社」「姓資」的問題,應該要超越過去那種「兩條路」二元對立的說法。大陸在走一條既不是蘇聯、也不是馬克思(Karl Marx)直接訴諸的階級鬥爭或革命來達到目標。中共要維持一個這麼大的政權,要讓多數的人能夠理解或支持共產黨的路線,必須將其話語進行轉化。目前看來,在大陸社會的民意也獲得了比較高的支持。
這也是台灣比較不能理解的。尤其是一些台灣左派覺得大陸不再用「階級鬥爭」或「革命」這些詞,就論定大陸就已經不是社會主義了。透過理論來理解的社會主義,跟大陸所實行的這套制度,兩者或許有落差與不同,但是最關鍵還是實事求是,要看客觀的現實。
另外一個是對大陸市場經濟的看法。傳統馬克思主義是要超越市場經濟的,但是我們應該理解到,要超越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這一套制度,其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蘇東劇變以後,大陸也意識到在短期之內要讓人類走向超越市場、走向傳統馬克思講的全面公有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所以大陸把自己定義為「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要符合中國實際的經濟發展階段,提出這一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上還是符合大陸目前的現實的。
01:中共在2021年陸續宣告全面脱貧以及建成小康社會,同時也透過建黨百年黨慶、《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與行動價值》、第三份《歷史決議》等文告和文件,宣示「共同富裕」在下一個征程裏的重要性。在二十大即將召開之前,您認為當年鄧小平為改革開放劃定的進程目標,為當下和未來的中國留下了什麼考驗和挑戰?又會怎麼看待大陸輿論關於「內卷」、「996」和「躺平」等等涉及階層固化和貧富分化的共鳴?
林哲元:中國大陸經濟雖然現在體量很大,但人口的基數也很大,「共同富裕」是往後的目標。但是社會上還有貧困的事實,跟中國大陸是不是社會主義,兩者之間並不能等同起來看,而是要看到中國大陸整個發展方向是不是朝着解決貧富差距的問題前進。比如說最近在北京確診的「打工人」的生活狀況,或者住在北京郊區的農民工,他們還是過着很辛苦的生活、算不上富裕。大陸的社會矛盾確實還沒有完全解決,但也沒有放任讓問題擴大、或是對問題置之不理,而是處在解決的過程當中。
大陸流行講「內卷」,這幾年尤其是疫情以後,在大陸找工作等等壓力都變得越來越大。另外就是「躺平」,值得再去思考,到底是躺在彈簧牀上?還是躺在一個木板牀上,颳風下雨都沒法保障、都吃不飽?
大陸社會確實是競爭激烈,但並不表示一定是台灣所理解的那種「階層固化」。台灣社會發展到目前為止可以維持小確幸,不會餓死人,但是要再往前爬也不可能會有什麼大的發展。大陸在「內卷」的情況下,還是很多人因為自己的努力能夠脱穎而出,雖然不多,但是大家還是有盼頭。前30年的時候,那幾代人基本上完全放棄了自己的物質生活享受,為了民族和國家的命運,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而犧牲了自己的享受。現在的年輕人當然不一定能夠完全接受這一套宏大敍事,但還是比台灣的年輕人有更強的國家民族意識。不過他們也不會再像父祖輩那樣,完全犧牲個人的生活享受了。
我覺得大陸青年所感受到的社會矛盾,更多的來自於他們出生的時候,大陸已經是改革開放了,有了比較好的條件,未來若要在這個條件基礎上再往前走,就牽涉到整個中國大陸要怎麼樣把蛋糕做大的問題。恐怕還要幾代人的努力,但在努力的過程中是要付出的,也不能說大陸的年輕人都很反對付出,或者說覺得已經沒希望了。正是因為還是有希望,所以才會產生出「內卷」、「躺平」這些具有抱怨成分的說法,大陸年輕人其實還是很努力的。
大陸青年對未來的「盼頭」,不見得是過去社會主義那種具體且強烈的概念,但至少年輕人覺得要為了民族和國家的復興而共同努力的想法還是有的。大陸剛改革開放之初,中國大陸跟西方的差距太大了,當時還是多少存在着被西方嚇倒的心理。但是現在這一代人反而不會,他們開始覺得自己跟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是有的一拚的。在這樣的條件下,西方從2008年北京奧運開始給中國製造了各種各樣的阻撓,現在美國又拿疫情、新疆等問題來針對中國,包括美國拿台灣問題來介入台海,但大陸社會對這些情況還是具有比較高的自信和共識,這個恐怕也是台灣不太能夠理解的。
至於具體要怎麼做,或是應該要先注重哪一方面的工作,大家可能還有不太一樣的想法,但是看到國際上西方越對中國大陸打壓,這裏的年輕人其實越平等的看待自己跟西方的位置。舉例來說,台灣從1960年代前後陸續有人從美國留學回來,在台灣的學校或各個領域,成為了社會的中堅,他們認同美國那一套,並且直接搬回來;但是我們看大陸到美國的留學生,他可能在大陸的時候還是不是那麼認同自己的制度,可是到了美國親眼看到美國的現實情況於是產生了反思,帶着比較獨立自主的看法回到中國。
台灣則是全然依附美國、跟着美國走就對了,大陸人在世界上各地走動之後,有了我們中國人要走自己的一條路的想法,可能目前還比不上西方,但是我們有權利和自信,相信我們這條路也能走得通。這個我覺得是現在的大陸年輕人,跟台灣年輕人不太一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