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逝世|「餵飽了X億中國人」 緬懷國士背後是2千年飢荒恐懼

撰文:江流
出版:更新:

2021年5月22日中國著名雜交水稻專家袁隆平突然辭世的消息傳出,中國社會上下陷入悲痛,在其居住地湖南長沙,街道上民眾自發鳴笛,民眾冒雨相送,前去弔唁者排滿數公里的長隊,一時長沙菊花售盡。緬懷之音蕩徹中國輿論場,從官方媒體到數以萬計的線民,人們不吝溢美之詞,不掩悲痛之情,呼籲降半旗為袁隆平致哀。甚至在其遺體送別儀式上,有聲音認為官方祭奠袁隆平規格不高而表示遺憾。
一位科學家的逝世所調動的社會情緒與如此範圍的自發哀悼是非常罕見的,當大家震驚於民眾會如此推崇袁隆平時,更該追問的是,當輿論在緬懷袁隆平時,緬懷的是什麼?

袁隆平在中国备受推崇,这种超越身份的群体认同除了其的农业科技成果应用,还有他对于中国历史上饥饿时代的省思与对粮食安全的愿望。(微博@-过敏王)

事實上,可能在緬懷袁隆平的相當部分人裡,關於袁本人對中國糧食增產乃至細化到水稻領域所作出的貢獻,是沒有具體認知的,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們的真情流露。「雜交水稻之父」、「餵飽了x億中國人」這樣的頭銜已經成為幾代人的共識並廣為流傳。正如希望一切從簡的袁隆平不會在乎身後事規制的高低一樣,中國民眾對業界所謂的貢獻比較一樣不感冒。

與其說,民眾需要的是代表著中國糧食技術標準的科學家,不如說是更需要一個可以被符號化的,可以承載中國民眾對糧食願望的人。因此,大眾對袁隆平的讚譽與共情,是超越了他科學家身份所帶來的實際效應,延伸到情感投射層面。

當然,這種情感很複雜,延伸到,中國是水稻的故鄉,水稻凝聚了中國在農業技術上的驕傲;再具體的,袁隆平在公眾面前兼具樸實的農民、嚴謹的科學家、浪漫的文藝愛好者的形象。當然最重要的,是其滿足了人們對飽腹的樸素願望。

此次公眾緬懷袁隆平流傳最廣的一段文字是:袁隆平有兩個夢,一個禾下乘涼,一個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儘管這與糧食安全之間存在不少層面的現實問題,但其所寓意與「民以食為天」的本性追求直接聯通。而事實上,中國人對糧食缺乏的記憶並不遙遠。2006年中國才廢除農業稅,在此之前,這項稅收已實行2000多年。由於中國小農作業,及至農業稅免除前後,相當部分農村地區仍處於相對閉塞的自給自足狀態,每年除了上交給國家農業稅折合的糧食實物後,所剩餘糧難以支撐全家每年所食的也大有所在。不過這尚不至於到饑饉層面。

為袁隆平送行圖與歷史上的饑荒記錄:

+3

刻在中國百姓骨子裡對饑餓的恐懼是歷史上數千次的大饑荒。據統計,從中國西漢時期至近代20世紀之初,歷史上至少發生1828次饑荒,這相當於幾乎每年至少在一省發生一次。其可能是全國範圍內造成上千萬人死亡,或者是區域性數萬人受災。及至中共建政後,1959年至1961年的全國性饑荒所造成的非正常死亡人數以及對中國百姓的心理陰影至今仍揮之不去。袁隆平在一次受訪中提到這段經歷,「饑荒的時候餓死人,大家都吃不飽飯」。「吃不飽飯」,對於當政者來說,意味著政權的顛覆甚至亡國滅種的危險,對於百姓來說,「吃不飽飯」可能會發生比死亡更殘酷的事情。

2012年中國上映一部電影《1942》,講述了抗日戰爭背景下河南餓殍遍地,當地百姓逃荒的災難記憶。電影裡,為政者忙於政治博弈、仕途算計,百姓在戰爭與災害疊加的饑荒中,想盡辦法活命。偷搶糧食、賣兒鬻女,人吃驢,狗吃人……電影裡的是演繹,真實可能更不忍提。大饑荒帶來的恐懼、恥感、悲情,是刻骨銘心的,其已經化為了一種文化,以至於饑荒多發在中國北方地區的民眾,互相之間打招呼都是問「吃了嗎」。

「糧食是莊稼人的命根子」,這是電影《袁隆平》裡的一句臺詞,也是刻在中國民眾腦子裡的警句。當一個以「我畢生追求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饑餓」的科學家袁隆平出現,民意對他的加持是其本人都無能謝絕的,如果理解了中國人對糧食的渴望,就知道袁隆平為何備受推崇,甚至被認為「神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