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批中國科研是對誰「潑冷水」?
據內地《証券時報》10月28日報道,華為創辦人任正非於9月14至18日,訪問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等學校,並與科學家和學生代表舉行座談會。華為於10月27日公開其發言內容,題為〈向上捅破天 向下紮到根〉。
雙循環是中國選擇分享「紅利」?
華為公開任正非講話的時機很微妙。時值中共舉行第19屆五中全會,公報全文於10月29日面世,內容聚焦於長遠經濟發展,包括「十四五規劃」建議和「2035年遠景目標」,其間表明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並「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與任正非的言論有呼應之處。
無論是「雙循環」還是「科技自立」,官方近月都已頻頻放風簡介,中外傳媒亦將兩者作為中國的大政方針作報道。坊間一度解讀為北京為了要應付美國動員圍堵,要走「閉關鎖國」的回頭路,官方就此多次澄清,官媒亦由使用「內循環」一語作概括,改為以「雙循環」為標準簡稱,以示中國的未來經濟走向是內外兼顧的。
華為上海舉辦Mate 40系列發布會 國行版價格較歐州版便宜約三成
如果「閉關鎖國」不在考慮之列,那麼真正的問題就在於程度之別:「內循環」為主可以做到甚麼地步呢?「科技自立」的定義又是甚麼呢?
對於最樂觀的論者來說,中國的市場總量本來就夠大,產業供應鏈亦比對手較完備,完全以「內循環」為主根本不成問題,只不過是選擇了維持雙循環,打開大門與各國分享「發展紅利」。至於「科技自主」,由於人工智能、大數據、量子技術等新領域日新月異,西方陣營不一定能保持「先天優勢」,中國有條件於全新的競技場裡「換道超車」。
「我國的基礎工業還是不強的」
任正非的判斷無異是對這一批人潑了一頭冷水。他明人不說暗話地直指:「我們今天的科研狀況很像二戰前的美國,二戰前50年時間,儘管美國產業已經領先全球,但在科研上充滿功利主義,不重視基礎研究、基礎教育,大量依賴歐洲的燈塔照耀,利用歐洲的基礎研究成果,發展短、平、快的產業。」
他認為中國應該推行人才培訓「差異化」,讓天才有發揮的空間,但即使由現在開始做到這一點,都要有待「二、三十年後」,才可以與美國的距離「適當縮小」。
至於「外循環」的存在是否僅取決於中國意願,任正非也有自己的答案:「我國的基礎工業還是不強的,小小一滴膠,就制約一個國家的故事,我們已經看到了,這是分子工程,是高科技中的高科技。而這幾千種膠、研磨劑、特種氣體……都是高科技中的高科技,我國現在還基本達不到,很多種技術一年的需求量只有幾千萬美元、幾百萬美元甚至更少,試看泡沫經濟下有幾個公司肯幹這種事。」
推薦文章:武漢千億晶片項目停擺內幕重重 內媒揭其最大股東竟「零出資」
雙循環不是一項選擇,而是攸關中國經濟命脈的必要前提;科技研發如要做到「完全獨立自主」,也是「有朝一日」的事情,當下的中國產業還未成得了這個氣候。哪麼任正非是否都潑了官方一頭冷水呢?
要保障「美國以外」的國際合作網絡
科學技術部部長王志剛就解釋得很清楚:「自立自強與開放合作不是對立關係,而是辯證統一的……同時,中國的科技創新從來都不是封閉式的創新,今後也不會關起門來自己搞創新。改革開放40多年來,開放合作、交流互鑑,對推動中國科技創新發揮了重要作用。」
實則改革開放如此成功,引入西方技術知識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基礎科學更仍是「站在巨人肩上」,而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大經濟體,都從來沒有關起門來發展科技這回事,國際交流合作一向至關重要。
美國有吸收全球人才的雄厚優勢,但由基礎科學到科技應用,美國不是一家獨大之餘,其對華敵意之強亦不能代表整個西方陣營。中國要在「雙循環」和「科技自立」兩方面開拓到可行的道路,很可能要進一步考慮如何保障「美國以外」的國際合作網絡。
在10月30日舉行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國家主席習近平首度在此場合致辭,表明中國「將實施更加開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國際科技合作戰略」,相信即是回應外部環境挑戰的先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