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林毅夫・二】如何理解中國經濟雙循環
2020年以來,疫情肆虐,全球經濟低迷,大國博弈暗流湧動,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中國經濟能否維持復甦勢頭,宏觀政策應該如何發力,中美關係是否存在「脱鈎」風險?
就此問題,《香港01》專訪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受邀參加習近平主持的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9位智囊之一的林毅夫。林毅夫認為:過去說中國是外向型經濟這樣的觀點有失偏頗,但這也並不是說出口不重要。
香港01:日前召開的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習近平提出「近年來,隨着外部環境和我國發展所具有的要素稟賦的變化,市場和資源兩頭在外的國際大循環動能明顯減弱,而我國內需潛力不斷釋放,國內大循環活力日益強勁,客觀上有着此消彼長的態勢。對這個客觀現象,理論界進行了很多討論,可以繼續深化研究,並提出真知灼見。」
您如何理解這個「雙循環」?
林毅夫:我覺得這也是對當前情況的一種審時度勢,與時俱進的政策方向。
首先來講,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大家認為中國採取的是出口導向型的經濟發展模式,在那種模式之下,出口對中國就非常重要,如果出口受挫,經濟就發展不了,這是一般的看法。
出口確實很重要,但是,如果仔細看出口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比如2019年出口佔中國GDP比重只有17.4%,這意味着什麼?也即82.6%的GDP是國內投資和消費,就是在國內循環。
其實像中國這麼一個大國,經濟循環必然是以國內為主,尤其到了高收入階段,不可貿易的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佔比會越來越高,出口佔比會更少。譬如日本出口佔比大約10%,美國在11%至12%。所以對大國來說,經濟增長向來都是以內循環為主的。
但是,這也不代表出口就不重要,經濟發展好需要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才能優勢互補。
習近平在這個時候提出「要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我覺得有正本清源的意義,人們過去的偏頗認識是中國採取出口導向的發展策略,尤其美國在中國貿易爭端中,總認為其根源在於中國政府採取出口導向的發展模式,所以美國才有那麼大的貿易逆差,進而把責任都推給中國。事實不是這樣的,每個國家是按照比較優勢發展。
香港01:所以在今年也是幾次對「內循環為主」進行了一個強化。
林毅夫:對,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貿易萎縮加上中美摩擦,出口受到影響,內循環就更為重要,但是,作為大國的發展,一向都是內循環為主,這次再強調一下就是破解大家認為中國是出口導向的誤解,但同時也不代表貿易不重要,中國的經濟發展要充分利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這個資源裏面包括自然資源、礦產資源,也包括技術、人才的資源。所以,習近平總書記也提「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