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李宜雪事件關鍵是強化社會監督和提升地方政府信用
江西南昌一名年輕女子李宜雪網傳「與外界失去聯繫」和二度「被精神病」事件在輿論場引發關注,不少人質疑當地基層部門存在執法不當問題。目前各方說法不一,缺乏第三方有公信力的監督和調查機構介入,尚難以斷言李宜雪事件的真實性。
據了解,李宜雪事件源於2022年3月,當時她因一起民事糾紛而前往南昌市公安局西湖分局丁公路派出所報警。據李宜雪的說法,她後來遭到報警過程中認識的派出所賴姓輔警猥褻。不過據南昌市公安局西湖分局的說法,賴姓輔警不存在猥褻行為,但存在私自會見糾紛當事人的不當行為,故被予以停職。
除此之外,當時南昌市公安局西湖分局以李宜雪多次在公共場所揚言自殺並自稱患有抑鬱症為由將李宜雪強制送入江西省精神病院治療近兩個月。後來李宜雪又自己去一家三甲醫院進行鑑定,結果顯示「無抑鬱症狀、無焦慮症狀」。有鑑於此,李宜雪以醫療損害責任糾紛為由起訴江西省精神病醫院,並在網上公開講述自己的遭遇。
今年12月14日,李宜雪發布視頻求救,聲稱「筷子巷派出所所長帶10餘人直闖其家,破壞門口攝像頭」,之後未再更新視頻,從而引發李宜雪「與外界失去聯繫」的說法在網上流傳。
12月22日,南昌市公安局西湖分局、西湖區南浦街道辦事處發布「情況通報」稱,有網民羅某某以「2023年11月以來,李宜雪網絡直播時多次侮辱、誹謗其本人和家人」為由報警,李宜雪後來「意識到自己的行為違法,並主動寫出申請,要求聘請北京權威機構對自己的精神狀況和行為能力進行司法鑑定」,筷子巷派出所委託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3名專家 (其中女性專家2名)前往李宜雪家中進行鑑定,結果顯示被鑑定人李宜雪存在「強迫性障礙、人格障礙,實施違法行為時辨認、控制能力完整,評定為完全責任能力」。
目前李宜雪起訴江西省精神病醫院的案件尚未宣判,各方說法不一。在李宜雪及其同情者看來,李宜雪的遭遇是基層部門違法違規的體現,但據南昌市公安局西湖分局、西湖區南浦街道辦事處的說法,李宜雪存在「侮辱、誹謗」他人的不當行為。
以現有訊息來看,難以評判孰對孰錯。因為不能迴避的現實是,基層部門和地方執法機構違法違規的現象屢見不鮮,甚至可以說是中國推動法治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過程中的阻力。在社會監督有限的地方,基層部門與執法機構容易出現濫權、腐敗的問題。
與此同時,江西省精神病醫院本就存在不光彩的醫療記錄,2008年一名男子被收入江西省精神病院治療,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症,後來該男子進行長達10年的維權,直到2018年法院終審判決認定江西省精神病院的「診斷結論明顯缺乏依據,不符合診療規範」。
除此之外,李宜雪是否遭遇不公同樣有待更多訊息的披露與核實。畢竟,網絡輿論的喧囂與反轉已經多次證明一個道理:儘管應該同情和關注聲稱遭遇不公的人,但應該核實與調查真相。
李宜雪事件所引發的輿論關注和質疑說明許多人對基層部門與地方執法機構的信用存在疑慮,說明必要的社會監督之於良政善治的關鍵作用。無論是2022年江蘇豐縣生育八孩女子事件還是2023年江西南昌鼠頭鴨脖事件,都在證明基層部門、地方執法機構確實會存在遮蔽真相、互相袒護的問題,直到高規格聯合調查組的介入才基本化解紛爭。李宜雪事件會否如此不能輕下結論,但從不少人的質疑來看,李宜雪事件的真實情況有待進一步核查。
然而應該看到的是,李宜雪事件只是一件小事,只要核實清楚、依法處理即可,本應在基層妥善解決,如果最終和江西南昌鼠頭鴨脖事件一樣都有待於高規格聯合調查組的介入,既是浪費行政資源,又反過來說明基層治理的困境。正因這樣,為了化解基層治理的困境,為了免於一件小事動輒興師動眾,強化社會監督的廣度和深度便成為理性選擇。只有這樣,才能有效迫使基層部門、地方執法機構及時回應民眾關切和依法依規處理問題,才能讓基層產生的矛盾及時在基層公正解決,從而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