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戾氣盛?江蘇高校血案震驚社會 專家籲建減壓機制防極端事件

撰文:聯合早報
出版:更新:

江蘇一所高校周末發生畢業生持刀傷人案,這是中國一周內發生的第二宗造成超過20人傷亡的襲擊事件,也是今年以來官方公布的首宗嫌犯為年輕人的惡性攻擊事件。受訪學者指出,社會壓力疏導不應只採用圍堵方式,應該建立正常、健全的減壓閥機制。

江蘇宜興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11月16日發生一宗持刀傷人案,造成8人死亡、17人受傷。據宜興警方通報,21歲嫌犯的作案動機是考試不合格未拿到畢業證、對實習報酬不滿。

《聯合早報》17日從事發學校附近商家瞭解到,案發後不少學生因害怕而離校回家。一名劉姓店家告訴記者,傷者中有一人是該校女生宿舍的外賣配送員,在救一名女生時被捅三刀,事發當晚住進重症監護室,不允許親友探望。

這名店家說,嫌犯襲擊地點分布在學校各處,包括男女生宿舍、食堂、林蔭道、樹林等,嫌犯在警方抵達前襲擊了超過20人,這讓他感到不可思議,「他是劉翔也跑不過來」。

網傳影片顯示,一名疑似嫌犯在學校操場被三名警員撲倒在地,學校大門停有多輛警車和救護車。

疑犯當街追斬同學影片:

兇手走近鏡頭,可以清楚看到他手上持有利刃。(影片截圖)
兇手走近鏡頭,可以清楚看到他手上持有利刃。(影片截圖)
一名男子懷疑遭兇手刺中,一度倒地,但幸而成功起身逃走。(影片截圖)
一名男子懷疑遭兇手刺中,一度倒地,但幸而成功起身逃走。(影片截圖)

江蘇省委書記信長星在案發隔天召開影片會議,稱江蘇在珠海駕車撞人案後不久發生這一慘痛案件「令人十分痛心」,必須「深刻反思、深刻警醒、深刻汲取教訓」。他並要求,全面細緻排查化解各類矛盾風險,最大限度地把矛盾和問題化解在基層、處置在源頭。

廣州一葦渡心心理諮詢中心首席專家韋志中受訪時指出,當個體受到一些事件的刺激,自我消化不掉時,就會採用惡性和極端的方法向外表達。

台灣開南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張執中則認為,從目前已有的信息來看,暫時無法確定近期的襲擊案是個人因素,還是社會壓力造成的。

據《聯合早報》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內地已發生至少10宗持刀傷人或駕車撞人事件,其中六宗集中在過去三個月。從嫌犯年齡來看,除本次江蘇高校嫌犯為年輕畢業生,其餘嫌犯年齡介於37歲到62歲。

警察手持盾牌進入校園影片:

學生用宿舍房間書枱堵住大門。(網絡圖片)

官方高層批示對襲擊案件舉一反三、加強風險源頭防控後,多地目前正在對「四無五失」人員進行排查摸底。

但韋志中指出,目前社會心理服務的思路是「把有問題的人找出來」,但並非所有的心理問題都能被監測到,因此應該將科普和服務的工作做在前面,透過文化建設,讓社會更有韌性。

旅居台灣的時事評論人徐全受訪時指出,江蘇高校事件中,學生的畢業證關乎他能否就業、能否在社會上生存;而學校可能在處理時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導致悲劇發生。

徐全也說,面對經濟下行和社會階級固化,一些年輕人不太容易在社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可能會認為社會不公。

江西萬安縣三名在職大專學歷女生本月被提名鄉鎮副職,引起輿論「走後門」質疑,也反映出在考公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內地年輕一代對公平的關注。

徐全說,在年輕一代日益追求公平的背景下,在一旦個人利益受損,很多人的反應會「非常的直接」。

疑犯被制伏影片:

接二連三的惡性事件引發內地社會震驚,社交平台上不少網民對社會上瀰漫戾氣感到擔憂。

徐全認為,在疏導社會壓力上,官方目前採用的基本是圍堵的方式。「如果社會缺乏一個正常、健全的減壓閥機制,那麼在利益(訴求)表達機制不暢通的情況下,就很容易發生極端事件。」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