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如何成為「亞洲文化冷戰」政治宣傳重要戰場?︱專家有話說

撰文:外部來稿(中國)
出版:更新:

「文化大革命」開始這段時間裏,左派報紙對港府的態度有所緩和。英國殖民地部察覺到「大躍進」與中蘇決裂,導致中國發生經濟危機,使得「香港作為(中國)外匯來源的經濟重要性……或許超過了以往任何時候」。在此期間,香港的左派報刊失去了北京的財政補貼,發行量也日漸減少。讀者人數下降亦表明左派報紙激進的編輯立場,已不再受香港華人讀者歡迎。

作者:吳海傑(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副院長〔研究〕、副教授)

因此,《文匯報》、《大公報》等主要左派報紙在1960年調整策略,不再提供「教條式」的內容(如讚揚共產主義在中國的成就和譴責帝國主義),而是更加關注本地新聞,偶爾甚至是通俗的故事。這個時期,左派報紙「批評西方外交政策時,往往把焦點放在美國而不是英國」。

然而,即使左派報紙緩和語氣,港府在審查監督媒體及敵對意識形態傳播的任務時,也沒有因此變得輕鬆。大量內地移民湧入,為香港帶來了資本、管理技術、手工技藝和廉價勞動力,使香港工業經濟從1960年代起蓬勃發展,相反內地卻正處於經濟災難和饑荒之中。

本港法律學者吳海傑在新書《噤若寒蟬》指出,由於香港大眾傳播媒體在1950年代末和1960年代蓬勃發展,勾起了冷戰對手的興趣,希望將香港的電影院、劇院和廣播變為「亞洲文化冷戰」政治宣傳的重要戰場。(三聯書店〔香港〕提供)

隨着人口增長和工資提高,報紙不再是香港人思想、訊息和娛樂的唯一主要來源。在印刷媒體之外,日本等亞洲出口商生產的廉價收音機,促使無線電廣播成為越來越多人(無論識字與否)接收即時新聞,以及音樂與廣播劇等娛樂的方式。與此同時,電影、話劇和戲曲表演也日益成為市民與親朋好友共度休閒時光的時尚方式。

香港的大眾傳播媒體在1950年代末和1960年代蓬勃發展,不僅吸引了普通民眾,也勾起了冷戰對手的興趣,後者希望將香港的電影院、劇院和廣播變為「亞洲文化冷戰」政治宣傳的重要戰場。我們將看到港府如何監管和審查新興的大眾媒體,並於這場文化冷戰中,踏着鋼絲繼續遊走於中國、英國、美國和國民黨在港勢力之間。

香港直到1967年才擁有免費電視頻道接收服務。在那之前,除了1957年推出「昂貴且文化上呆板」的有線電視服務(只有少數富戶才能使用)外,無線電台是香港唯一的聲音媒體。香港電台(RHK)於1928年由港府成立,以響應殖民地部在1920年代的號召:「建立殖民地國家與當地社會之間直接的政治溝通渠道。」

香港電台成立於1928年,在此之前的1925年爆發省港大罷工。(資料圖片)

香港電台是英國的第二家由殖民政府運營的廣播電台,首家於兩個月前在肯尼亞設立。在其設立前,香港發生了災難性的省港大罷工,此次罷工由共產黨和國民黨統一戰線支援,目的是挑戰英國統治香港的合法性,因此香港電台自創立之初,政治就是內容策劃方向的舵輪。如1950年底一份關於香港廣播業發展的政府內部文件所言,其目的是藉推廣「欣賞和理解香港展現的英式制度」來加強殖民統治。

1947年麗的呼聲獲得有線電台廣播服務牌照,這是一家總部位於英國的媒體集團,與英國政治機構關係密切,在馬耳他、特立尼達、委內瑞拉、牙買加、巴巴多斯、英屬圭亞那和新加坡經營廣播電台。港府希望通過麗的呼聲擴展大眾電子媒體,而不必從緊絀的公共預算中撥劃資金,因為這些預算將分配給更為緊迫的戰後重建項目。據估計,在1950年代末,在香港約300萬人口中,有約77萬名成年人和39萬名兒童定期收聽電台廣播,其中約三分之二是香港電台的聽眾。

本文選自作者新著《噤若寒蟬:港英時代對媒體和言論的政治審查(1842-1997)》,經三聯書店(香港)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