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改】分析:效法毛澤東 防山頭主義 五大戰區司令互調

撰文:蔡志郁
出版:更新:
軍中將星韓衛國中將(前左)及殷方龍上將(前右)分別擔任新成立的中部戰區司令和政委。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昨日向他們頒發軍旗。(新華社)

被視為1949年建國以來最大規模的解放軍改革有突破進展,海內外關注的七大軍區改編成的五大戰區今日正式成立,各大戰區的司令和政委正式亮相。令外界驚訝的有三大看點:第一,五大戰區司令在原有七大軍區的基礎對調,而相關政委基本留守本區;第二,北京軍區副司令韓衛國中將晉升為戌守京畿的中部戰區司令,成為軍中一顆閃耀將星;第三,原有南京軍區司令蔡英挺「名落孫山」,或如外傳般調任軍事科學院院長閒職。

 

東南西北司令大對調

 

新華社報道,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周一(1日)在北京八一大樓向新成立的五大戰區的司令頒授了軍旗。東部戰區司令為原蘭州軍區司令劉粵軍上將。雖然劉粵軍被從大西北調到東部,但其搭檔、東部戰區政委則由主責東南方的原南京軍區政委鄭衛平上將「留任」。原本鎮守東北三省的瀋陽軍區司令王教成上將被調任南部戰區司令,而本來就是南方廣州軍區政委的魏亮上將則「留任」南部戰區政委。

 

此外,原本鎮守山東及河南兩省的濟南軍區司令趙宗岐上將,被從東部調到西部戰區任司令,其拍檔則由原本管轄西南部的成都軍區政委朱福熙「留任」。原本北京軍區司令、「九三」大閱兵總指揮宋普選上將被調到北部戰區任司令,而原本就是東北部瀋陽軍區政委褚益民上將則「留任」北部戰區政委。

 

42年來首次對調軍頭

 

這種大規模軍區主帥調動,是文革後期1971年9月13日爆發的當時的副統帥、十大元帥之一林彪「叛逃」,在蒙古「折戟沉沙」事件後,毛澤東隨後下令當時的八大軍區司令對調以來,近40餘年來從未發生的事情。

 

外界普遍認為,毛澤東當時「互調軍頭」是為了防止中共黨內、軍內的山頭主義及宗派主義,同時防止鬧獨立的重要舉措,以確保軍隊在黨的絕對領導下,聽黨指揮。在國共三大戰役中指揮了其中遼瀋戰役及平津戰役兩場、戰功赫赫的林彪,當年其「四野」將領幾乎遍布全軍,著名將領的包括當時的「四大金剛」:總參謀長黃永勝、副總參謀長兼空軍司令吳法憲、副總參謀長兼海軍第一政委李作鵬及副總參謀長兼總後勤部長邱會作。

 

提拔親信戌守京畿

 

五大戰區中,被視為最關鍵的中部戰區司令卻出人意表地由2013年底才升任北京軍區副司令的韓衛國擔任。剛滿60歲的韓衛國,在2013年12月底還是級別上屬於正軍級、軍部設於江蘇徐州的12軍軍長,當時還是個少將,他能在短短兩年左右的時間,從正軍級升至副大軍區級,如今又「破格」完成了正大軍區級的跨越,並晉升為中將,相信能力出眾之餘,在政治上亦深受習近平的信任,是將來晉身中央軍委的熱門將領。同時,二炮出身的總政治部副主任殷方龍上將能成為中部戰區政委,相信亦深受習近平的賞識。

 

南京軍區司令名落孫山

 

另方面,原有七大軍區的司令中,除了高升陸軍總司令的成都軍區司令李作成上將以及調任陸軍總部副參謀長的廣州軍區司令徐粉林上將外,最後一名原七大軍區司令蔡英挺上將將會官居何職,目前還未有公開報道。外界傳聞蔡英挺將出任同屬正大軍區級,但被視為「二線工作」的軍科院院長。


曾任中央軍委前副主席張萬年秘書的蔡英挺,履歷完整,先後擔任過駐福建廈門的第31集團軍軍長、南京軍區參謀長、解放軍副總參謀長以及南京軍區司令,是軍改前七大軍區中,資歷僅次於徐粉林的司令,加上他今年只有62歲,具年齡優勢,同時他在習近平初執掌大權時,積極撰文「挺習」,因此他今次「名落孫山」,令外界頗感訝異。